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分科評語

中華民國第三十八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生物科評語

今年度生物科的參展作品 73 件,其中包括國際性參展作品四件,與往年相比,不僅在量的方面極其豐富,更重大的進步乃是學生研究品貿的提昇。整體而言,學生在科學研究的態度上,具有主動研究之精神,以嚴謹的態度,由生活化的環境中把所觀察到的問題發掘出來,以次序性的科學探討、精采的照片、完整的紀緣、環保的精神、呈顯出所研究的主題,比較以往只偏重觀察、有缺陷的研究流程、不切主題的研究,不完整的數據處理,或取材自教授級的艱澀研究,卻在評審面談中漏洞百出的種種缺點,非常令人欣慰,足見我國科學教育上的長足進步。較特別是在生物資賦特殊優異的部分作品中,見到提早進入具閱際水準的實臉室的優異表現,學生不只是攀附在高手如雲的實臉室中學點皮毛,而是現代生物學特別領域中習得踏實的知識技術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唯科學的整體進步來自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的堅實 基礎,我們更鼓勵雖然沒有機會進入大學或中研院等教授實驗室中,接觸一流的科學儀界,受教於尖端生物科學的洗禮的同學,特別是來自較偏遠地區,卻以科學熱忱在實驗室儀器較受限制的環境中,能完成一個純學生性的創意研究。

中華民國第三十二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地球科學科評語

一、本年度件數有顯著的增加,甚為可喜。 二、利用本土材料的作品很多,為一大特色。 三、初小、高小與國中集體作品多,且團隊精神佳,值得鼓勵。 四、有甚多作品為實際觀測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解釋,且能配合實驗室的數據,研究方向正確,為可喜之現象。 五、部分作品甚有實用價值。 六、部分作品過於瑣碎,不能集中精力於單一方向,而無具體結論為一大缺憾。 七、國小組部分作品,老師參與程度明顯過高,應力求改進。

中華民國第三十四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數學科評語

一、本年度高中數學參展作品不僅件數增加且品質都很整齊,應該是各高中老師鼓勵學生參加得成效,也可見到透過科展活動提昇高中生對研究數學興趣的效果。 二、往年參展的數學作品,國中學生部分一直是最弱的,今年國中學生作品的品質有顯著的提高。 三、高小數學參展作品今年呈現兩極化,且部分作品可發現指導老師過份參與的現象。 四、數學科作品對於參考資料的引用大部分都未能很恰當的引用,建議應加強此部份。

中華民國第三十一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一、今年入選參加全國科展的學校中不乏一向以升學著稱的學校。顯示這些學校的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風氣比以往更為普遍。這是學校科學教育進步的表現,令人鼓舞。 二、學生的科展題目比往年更具開放性,顯示同學們對木知的桃戰更為大膽。也因為如此,實臉及結果往往顯得不很完美,雖然如此,學生卻顯示出有更大的思考馳騁的空間。 三、學生的研究作品有傾向於理論及實臉兼顧的趨勢。由於兼顧理論的綠故,在實臉測量的精確上有時不能力求精益求精。 四、國小實臉研究方面在變因的控制上尚有待加強。

中華民國第三十二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化學科評語

優點: 一、今年作品的件數國中組與高中組的都多於國小組的,與往年的情況略有不同,難能可貴(考慮升學壓力)。 二、國小組的研究題目多數與實際生活有關,高中組的則有偏重理論性探討的趨向。其中高小組第一名『尋找「白齒黑牙」的根源』探討行程齲齒的原因與飲食習慣比較,內容周延、數據充足而且學生態度認真,思考靈活,可供有興趣於科展的同學參考。 三、作品中有數件比往年的有所進步,這些作品的共通點是(1)周延的計畫。(2)較長時間的研究。(3)比較晚整的數據。(4)表達能力強。 尚待改進: 一、要廣查文獻,據實以報。 二、科學研究要能量化,根據事實做合理的解釋,不要勉強推理。 三、雖可大膽假設,但必須要小心求證,不要自認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