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1屆--民國70年

一塊餅屑的利用

(一)同樂會時,同學們與高釆烈的吃著餅乾、糖果、瓜子等、只是倒沙士時,滿杯都是氣泡,而且氣泡不斷的溢出杯外。(二)有位同學,用餅乾沾沙士吃,嘿!怪事發生了,杯裏的氣泡很快的消失了。(三)大家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把餅乾放入盛沙士的杯子裹,氣泡就消失?為了瞭解個中原理,我們就決定深入研究其原因。

嘉南平原施肥與水質污染之研究

據統計台灣肥料之消耗量 1972 年為八十八萬噸,至日前,每年還以 10 %之增加量累積,於此巨額消耗量中,氮肥佔最大部份,以1972 年而言,其消耗量約為氮素十七萬噸,世界其他各國,氮肥之消耗量也是最高。由過去發表之文獻,發現氮肥施於士壤後,被植物所利用者,僅佔 50 % ,其他 50 %被流失,氮肥之流失除表面之逕流外,主要係以 NO3- 離子型態淋洗到地下水。山於肥料之流失,很自然地使造成水質汙染之問題。許多研究指出,如果水中含有 40 mg / l以上之 NO3-離子時,嬰兒飲用此種水後,則將發生變性血色蛋白血症或藍嬰( blue baby ),而為害人體之健康。對於家畜,也同樣會發生許多病症, 1976 年美國伊利諾州農田之地下水經研究後,也發現其 NO3- 離子含量超過 60 mg/ l,已可導致小豬死亡。作者窮居在嘉南平原的一個偏僻農村裡,深知目前一般農民往往為了能在單位面積耕地上獲得高度產量,增加施肥已為其通行之手段。例如水稻作物,以往政府之氮肥推薦量為每公頃施八十公斤氮素,而今農民之施用量已增加到一倍,甚至於還有每公頃施二百公斤以上,如此,農民並沒有考慮到其增施之肥料量楚否有效於作物,抑或產生流失作用。鑒於施肥影響水質污染之重要性,作者自 1972 年開始對於嘉南平原農業區之地下求質進行調查研究,俾供有關單位參考。

揭開魔瓶之謎

去年學校舉行校外教學和小朋友到新竹青草湖十,有許多小販在賣"魔瓶"只要用手輕輕一握,瓶忠液體就千變萬化,好玩極了,玩呀!玩呀!問題就來了,「老師,這"紅水"為什麼會上升?」老師,這"綠水"是什麼?」我玩了玩,想了又想,一時也說不出個道理來,只好無奈地說:「小朋友,等老師回去研究看看,是不是能找出答案。」

花笑了─捉住鮮花青春

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物質生活的充裕,人們漸漸走向對精神生活真、善、美的追求,當今插花班林立,婦女以插得一盆好花為榮,且爭相習之,即為例證。無論辦公室裹、客廳、房間有一束鮮花,不但美化環境,亦可透過視覺上消除疲勞,透過嗅覺上吸得一股花香,更可達到身心舒暢,生氣盎然之效。一日,合議桌上擺了一盆花,大家異口同聲讚美造物非凡。隔日卻見花影消瘦,灑下片片粉淚,不禁為花嘆息,「紅顏薄命」「昨日黃花」,更何況費了一番心思設計插花的老師。雖不如林黛玉的淚灑葬花為花哀悼,心也不甘將嘔心泣而之作此此入垃圾筒中。相信賞花、插花者都希望好花常留!我們是否也能為它捉住青春呢?

齊次對稱不等式的一個定理

摩擦與運動的研究

物埋弟二冊第六章裏,有關摩擦力的討論,僅針對靜摩擦方面,我們希望對「摩擦和運動體間的關係」做進一步的瞭解,及同狀況下,靜摩擦與動摩擦的比較,囚此請教老師共同研究製作簡便儀器來探討下列問題:(一)運動中的物體和接觸面間的摩擦係數如何求得?(二)物體運動的快慢不同,是否受有不同的摩擦阻力?(三)路上常見各式各樣大小型車的輪子半徑人小是否會有不同的滾動摩擦係數?(四)接觸面種類一定時,不論下壓重量多大,靜摩擦係數,仍不受接觸面積大小的影響嗎?

戶口普查

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零時到六時,為全國戶口普查標準時刻。我們全家都在家裹等候普查員的普查。我們覺得很新鮮,好玩!為什麼要動員那麼多的老師、警察伯伯和其他工作人員,來做這件事呢?我們老師累病了,還是抱病預查,為什麼呢?我問老師,她回答我說:「戶口普查是一種國力調查,可以明瞭人口質量、經濟狀況和居住分配的情形,以應人力運用、居住改善及各項建設規劃之需要。」我看到電視、報紙、廣播也談這件事。但是,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人口質量是什麼呢?它和國力有什麼麼關係呢?於是我和同學建議老師說:「我們班也做一次戶口普查好嗎?」老師笑著說:「 很好!很好!」

透過數學的模式研究民生主義

人類社會的現象可說是錯綜複雜,其影響的因素甚多,故一切社會科學的理論及決策,往往必須透過數學的模型,給于簡化,並藉此印證實際現象,更提供往後更深入的研究。雖然數學模式不能切實代表實際現象,然而它可提供一個近似的模型,如我們常見報紙登載說:今年預計我網經濟成長率為7.5% ,無道這趙自我吹噓,無憑無據的嗎?答案是不對的,原來那是透過國民所得的理論模型下而估計的,現在吾人也欲想透過一套數學的模式而對民生主義,何以主張均富?何以民生主義是解決民生問題中最完美的主義?及一此政府決策,提出一們新註解更能使其理論有所依據。

向心力實驗之改良再改良──兼談本校推展科學教育之紮根工作

科技可經世濟國其重要性已不可待言,因此政府至望從 事科學教育工作者能做好科教工作。本校物理科教師成 認使命重大,因此致力於科教紮根工作,目前在升學主 義扔未消除之下,本校教師之積極配合方怯是鼓勵學生 在配合現有教材上,例如目前實驗課程鼓勵學生如何加 以用別的方法去做實驗,如何改進、改良。在改進改良 過程中,可觸發學生理論與實驗配合,或產生更創新方 法。所以本校物理教帥現帶頒學生致力於實驗教利之改 良,已獲得多次成功,更得上級重視,尤以去年推出的 水波槽光干涉之改良得全國高中教師組第一名,給我們 更大鼓勵。此次兩套向心力改良實驗是一連串改良中之 一,其中一套已在本校列為正式實驗教材。擬將大量推 廣,現連同最近才改良的一套,一併展示。

鹽水奇異振動現象之探討

將一紙杯底部穿一小孔,裝了鹽水,置於一預裝清水之透明杯中,如圖一所示當然最後這兩種液體將混合在一起,但如果你將其中之一染色,在它們混合前你會看到一奇怪的現象。就是鹽水下去一股後卻停了下來。接著清水亦冒上來一股,如此下去形成振盪現象,且這種現象可以持續幾小時,為什麼會如此?這振動週期又與何因素有關。這都是我們要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