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測定重力加速度教具及其研究
(一)在我們所學的國中物理課本中,直接用來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儀器與實驗是物理第二冊P111所提示的多次曝光照相機及照片,玆錄原文如下:如圖 (一)「質量不相同的兩個球同時開始落下時的情形 這圖是利用每 30 分之一秒閃光一次的照相裝置所拍攝的”利用這張照片試算出重力加速度 g的值」1.圖(一)簡介,有大小二球同時下落合攝於一張照片中,第一球為靜止位於標尺 0.0cm,其餘各球的位置如圖(一)所標示。2.計算例一:依據S=1/2gt 2.....1 1. 此處 S18=162.0cm 而 t 為 l / 30 秒的 17 倍,所以 t=0.567sec 代入 1 式則162=1/2gt 2 g=1078cm/sec 2 3.計算例二:依據 a=V-Vo/t-to....2因為g還未確定,不能用Vt 2=2gs來求Vt,均以平均值為準,則互相抵消之結果,仍為正確若V=S18-S17/t18-t17=162-144/1/30=540cm/sec Vo=S11-S10/t11-t10=309cm/sec t=7x1/30=0.23sec to=0 a=g=540-309/0.23-0=1004.35cm/sec 2 4.由以上兩種不同方式的計算例來看,應以例二較正確,但與標準值比較仍相差甚鉅,且1004.35>980 的結果更不能作令人滿意的解釋,因為1.台灣省是低緯度省份,其重力加速度應小於 980cm /sec 2才合理。2.2.空氣有阻力及浮力,所以其實際的:應小於98Ocm/sec 2才對基於以上理由,我們就請老師解釋,老師的答覆是一同作「實驗研究」。(二)在以往的國中物理課本中有 T=2 √ 1/g…… 3 一式,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比較精密的單擺能自動追查出 T來,作為與動機(一)研究結果比較,這樣我們所求得的 g 值不是更較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