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物科

踩著波浪舞步的千足蟲-磚紅厚甲馬陸

一年一世代的磚紅厚甲馬陸,每年10~12月是它的繁殖交配旺盛期,在校園各角落都能看到行色匆匆急著找伴的成蟲。屬節肢動物門倍足綱厚甲馬陸科的磚紅厚甲馬陸,在幼年期共會蛻6次長至成蟲;每蛻一次皮身體會長出7節每節有2對腳。多數時間磚紅厚甲馬陸都生活在土壤裡層,消化枯葉腐木成有機質,並讓大土塊變小鬆軟土壤,只在繁殖交配期會出現土壤表層。身體兩側分泌出的酸性驅避液會造成灼傷動物皮膚,驅除螞蟻。

蝸目相看—校園蝸牛探究

本研究是針對校園蝸牛做野外調查,結果發現校園蝸牛共6種,都是右旋蝸牛,以非洲大蝸牛為最大族群。我們發現蝸牛最喜歡有樹葉堆和草地的環境,牠們出現在校園的十三個區域中;經調查的413隻的蝸牛螺層數以3.1~4的螺層最多;而且蝸牛有結膜與沒有結膜的個體數量會因為溫度高低和雨量的多寡而不同。在針對非洲大蝸牛的研究發現,牠們會產白色和黃色的卵,黃色卵孵化率高,白色卵完全不孵化;非洲大蝸牛的的成長速度緩慢,愈大隻的蝸牛結膜速度愈快,反之,愈慢,而且只要不提供水和食物牠們一定會結膜;每一隻非洲大蝸牛的殼色和殼紋都不一樣;牠們利用腹足前進,左右觸角點地次數會決定行進方向;牠們喜歡黃色,排泄物和所吃的食物顏色一模一樣。

會鑽洞的小工程師\n─裝死專家米象蟲的研究

有一天,我幫媽媽到米缸量米,忽然看到一種很奇怪的蟲在蠕動,我不敢量米,所以就趕快跑去找媽媽來看,媽媽看完說:「別擔心,那就是米蟲罷了」我又問:「它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媽媽說:「我也不知道,這要你自己去觀察。」就是媽媽這番話,引起了我研究的心理。

天方葉談–利用葉錠浮沉來測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本研究以葉錠浮沉實驗來測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由文獻探討發現,影響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如何以葉錠浮沉實驗來了解這些因素的影響卻鮮少被討論。在這次研究中,我們找出進行葉錠浮沉實驗所需的最佳方法及條件,再以此比較不同光源、不同的植物特性以及不同葉齡等變因下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速率的差異。 由實驗結果可知,0.24%的碳酸氫鈉溶液具有最佳的時間穩定性。此外,陽性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較快,陰性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較慢,耐陰性植物的變異較多,這些結果與植物生理特性一致。為了追根究柢,我們進一步做了葉片的組織切片,發現不同的葉片組織結構與光合作用速率快慢有關。

蝸牛眼睛探秘

在漫畫書堙A我常看到背著房子走路的蝸牛,總有一對斗大的眼睛,畫家們很誇飾地畫出牠那長長觸角上的兩個圓球,真吸引人。這時,引起了我的好奇,蝸牛的眼睛真是長在觸角上的嗎?真的能看到東西嗎?有沒有除了「看」以外的功能呢?因而對牠的眼睛產生了研究的興趣,於是邀了三位同學,一起展開一連串的實驗研究。 為了研究蝸牛眼睛的祕密 · 我們先搜集有關的賣料,再把這些資料,加以分類、處理,得知:鍋牛的眼睛生長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二類,一類是眼睛長在觸角的頂端,另一類是眼睛長在觸角的基部。 眼睛長在觸角頂端的蝸牛,通常雌雄同體,且頭上長有二對觸角,後觸角也稱為「視觸角」。而眼睛長在觸角基部的蝸牛,通常雌雄異體,且頭上只有一對觸角。

再造生生不息的世界—鹽化植物大作戰

鹽害及乾旱是限制植物生長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估計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灌溉土地均有鹽害的問題存在,肥料的使用與海水倒灌一直是土壤鹽害的兩大元兇!鹽害對植物的傷害到底多大呢?若以不同濃度的鹽水培養植物,則因植物耐鹽性的差異,仍可發芽,但發芽率很低。若先以清水催芽後,在以不同濃度的鹽水培養植物,則可大大提高發芽率。可見催芽對植物的重要性!然而,鹽化的傷害在初期最嚴重,中期與後期因植物較能調節使傷害降低,但不論初期、中期或後期在模擬海水的濃度下生長都有抑制!植物對鹽害的生理反應是:首先葉片開始變形、捲曲,莖部失去水分而枯萎,到萎縮而死亡。根部吸水量的減少,細胞的溶質相對提高,使細胞滲透壓提高,雖然提高滲透壓,仍無法吸收外界的水分,所以植株會因吸不到水而響生理作用,走向死亡的命運! 在水耕植物鹽化的即時處理的實驗中雖然初期的生長有所抑制,但仍可恢復生機!而其決定關鍵在鹽化後5-6小時之內!另外,在模擬土耕環境下土壤鹽化的恢復對植物的影響,得到了很好的結果,決定關鍵在鹽化後4-5小時之內,對植物而言仍可恢復生機,且生長良好! 雖然如此,我們仍希望能搶救垂死的植物,實驗證明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促進植物長出新根。電解水的灌溉可救活更多更嚴重的植物。而我們找到一些吸收鹽類的植物,在不影蠻生態平衡下,以最經濟的做法解救他們!相信未來能有所貢獻於社會!

那根有何用──仙人掌體溫恆定之研究

在溫差極劇的沙漠中,所能生存的生物必備有特殊的機制,以來抵禦炎熱及缺水的環境所帶來的不便。日夜溫差的劇烈,以及沙漠水份之缺乏,造就了沙漠植物之耐熱及抗早性,仙人掌( Cactus )為典型存活在沙漠之植物,其必有能克服高溫及溫差大的構造和生存方式,為充分了解仙人掌的生存機構以及沙漠植物在困境中存活之法,以利人類在沙漠等特殊環境中活動,所以啟發實驗動機,著手設計實驗,並且特別就於仙人掌之針狀葉,討論其散熱特性,以彌補一般對於針狀葉功能之認識。

影響菇類菌絲多醣體生成的培養條件研究

本研究以簡易的天然物或食品(馬鈴薯、阿華田)為培養基,來培養松杉靈芝、鮑魚菇、杏鮑菇、金針菇、松茸菇、白松茸菇、蠔菇、香菇等8種菇類菌絲體,篩選出菌絲體產量較高的菌種:松杉靈芝、蠔菇,並研究影響菌絲多醣體生成的不同培養條件。結果如下:1.不同菇類的菌絲體各有其適合的生長溫度,菌絲體的產量與多醣體的產量,並不成正相關。2.菌絲多醣體的生成受培養基種類、培養溫度、培養基起始pH值、培養天數及培養容器通氣與否影響。3.松杉靈芝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PSB培養基、起始pH6~8、溫度26~30°C、培養13天。4.蠔菇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含0.3%啤酒酵母之PSB培養基、起始pH5~8、溫度16~20°C。

無線寬頻WiMAX 2.4GHz電磁波對線蟲老化的影響

照射WiMAX2.4GHz功率1瓦特的線蟲,從卵發育至L4晚期各階段所需的時間均比對照組長。顯示卵發育過程中接受照射電磁波會減緩其發育速度。從L1發育到L4延遲8.25小時是延遲最多的一個發育階段;但從L4晚發育至成蟲所需的時間卻比對照組短。卵發育過程中接受照射會減少其壽命。照射10小時組壽命縮短了4.48天,縮短了30%的壽命。實驗組SOD與CAT活性都比對照組低;時間愈長,SOD活性愈低,可看出氧化壓力的傷害有累積效果,但非線性倍增的關係。顯示WiMAX確實會降低體內抗氧化酵素的活性,對正在發育中的線蟲產生氧化壓力。也會延遲嗅覺恢復正常,造成其被捕食的機率增加以及尋找到正確食物的機率減低。

果蠅

有一天,我和媽媽到水果行買水果時,看到在快爛掉的水果上有飛來飛去的蟲,有大有小,就順手用塑膠袋套了幾隻帶回家觀察,結果發現了這種蟲飛行時發出的聲音像蒼蠅,心想:「蒼蠅不是只愛吃腐爛食物和「米田共」嗎?怎麼也會要吃水果呢?」於是就上網查了一些資料,還請教了水果店的老板娘、也問了媽媽,最後請老師幫忙證實,才知道這些小飛蟲叫"果蠅"。因此我和幾位同學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來研究這些愛吃水果的果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