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物科

水果殺手的愛與恨-東方果實蠅的生態與其防治之探討

東方果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是台東地區水果的大殺手,每年造成農業上的巨大損失,本研究為探討東方果實蠅之生活史及其對不同水果、顏色、光度、光質與香料的趨性,並研究氣候因子對東方果實蠅蟲口密度的影響,瞭解其生態特殊習性,以便利用來誘殺東方果實蠅,降低東方果實蠅的危害。研究結果顯示:東方果實蠅完成一世代約需 20 天以上,發育所需天數在低溫季節較高溫季節長;東方果實蠅喜愛在不同果園叮咬,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又以番石榴果園中的蟲口密度最高;東方果實蠅對黃色器材或黃光趨性較強,在夜間尤其以黃色 200 Lux 以上之光強度最能誘引東方果實蠅;為探討東方果實蠅對氣味的反應,比較十二種香草中對東方果實蠅之誘殺效果,結果以蘋果天竺葵效果最好,香蜂草次之;另比較五種植物天然萃取物對東方果實蠅之忌避效果,發現東方果實蠅對樟腦油最忌而遠之;此外,逐果套袋或用網室可有效阻絕東方果實蠅之危害,讓牠無叮咬產卵的機會;東方果實蠅會被白殭菌感染生病而亡。因此,配合東方果實蠅的生態特性,在初春開始以其最愛的黃色誘殺器材、黃光或蘋果天竺葵、香蜂草等香草誘引,一舉消滅;或以東方果實蠅對樟腦油的忌避性,或逐果套袋或用網室可有效阻絕東方果實蠅之危害,此外,東方果實蠅也會被白殭菌感染生病而亡,這些方法可提供作為東方果實蠅生物防治的參考。

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小菜蛾的生態及防治研究

淡水河邊有廣大菜園,每天生產大量蔬菜供應台北市民食用,偶然一天路過,見菜農正在收割,一小堆菜葉上有蟲咬痕跡,大部分則無,覺得十分好奇,便趨前詢問,菜農笑道;「這堆彼蟲咬的表示無毒,沒使用過農藥,是保留自己食用,其他乾淨的為了賣錢」。說真的。被蟲咬的蔬菜品質降低,不為市民接受,菜農為了利益,不求其後果,大量施用農藥,以驅除主要害蟲小菜蛾(Plutella maculi pennis) ,而農藥餘毒由市民天天吃入體內,影響健康,由此引起研究小菜蛾的興趣,今將結果提出報告,望能以拋碎引玉,激起國內有關機構注意,加強研究有效又安全的防治方法,以提高菜農收益,及免除農藥遺毒對消費若的威脅。

會飛的小箝子─台灣鍬形蟲分布及生態習性的探討

台灣地區是典型的島嶼形生態系,生物的資源相當豐富,過去在台灣有紀錄的 18 屬 50 種鍬形蟲中,有 26 種為台灣的特有種,因此台灣是研究鍬形蟲的寶庫。但過去數十年台灣缺乏鍬形蟲完整有系統的田間調查,因此台灣的鍬形蟲研究資料仍相當缺乏。我們嚐試將過去利用寒暑假在野外採集或觀察到的鍬形蟲作一整理,並列出我們飼養鍬形蟲的心得,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種會飛的小鉗子-鍬形蟲的生態。且我們將發現的鍬形蟲性別數量做比較,並比較他們的趨光習性,發現野外發現的鍬形蟲雌蟲數量多於雄蟲,而且似乎和和雌蟲與雄蟲表現不同的趨光性有關聯。另外我們的研究也發現鍬形蟲對白色燈光表現最強的驅光性,藍光次之,鍬形蟲對紅光、黃光及綠光則不表現趨光性。

水溝小鬥士 ─ 囊螺的研究

有一次從事自然觀察,有個同學低下頭看著水溝說: 「 看!那是什麼?」原來水溝裡有很多細小黑黑的東西,仔細看看發現是螺,我們覺得好奇就跑去請問老師並尋找圖鑑及資料,才知道這種螺是「囊螺」,於是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去研究這種「水溝小鬥士」。

活躍於光明的闇獵人 ---- 安德遜蠅虎

近年來蜘蛛在生物科技上日益受到重視,但和蜘蛛有關的資料卻非常少,因此我們透過了這個機會,詳細地觀察探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德遜蠅虎(Hasarius adansoni)。牠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喜好獨自出沒於室內光亮的地方,具極佳的視力和跳躍能力有利於捕食獵物,牠偏好活的蚊子和蒼蠅,對於人類可說是零污染的殺蟲劑呢!安德遜蠅虎雖然不靠結網捕捉獵物,但其一生和蛛絲還是脫離不了關係,尤其特別的是其雄蛛會吐絲製做巢室,以供夜間休息;雌蛛還會做產卵室,並有極強的護卵行為。以後當大家在屋內瞧見那跳躍的輕盈身影時,千萬別再將牠打死了,其實我們可以和平相處,讓牠稱職地當我們人類的好幫手吧!

滲透壓和植物水分關係之探討

在學習生物體水分之調節時,課文中說:「水分可以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使我們聯想起利用芹菜作「莖的運輸作用」實驗時,浸在塩水之芹菜有枯萎的現象,而且浸紅墨水之芹菜,當紅墨水加多了些,除觀察到芹菜變紅色外,也有枯萎現象。令我們想到這現象便是水份由芹菜細胞內跑出來了。芹菜細胞內水濃度大概很高吧?其他植物的細胞又如何呢?如何來測定呢?於是便請教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一些較熟悉的植物細胞,藉由測定滲透壓之大小,探討細胞內水分之濃度大小,更進一步研究影響細胞含水濃度之因素。

奇妙的燈光與綠豆的生長

假寒到外婆家,外婆家在彰化縣田尾鄉有一大片的菊花苗圃。趁此機會參觀了花圃,發現花圃在晚上點著燈泡,我問外婆為什麼?外婆告訴找這樣可以幫助菊花的生長。由於我的好奇,引起了一連串的問題:燈泡是不是真的能幫助植物的生長呢?日光燈是否也能促進植物的生長?還有,彩虹的七種光是不是也會促進植物的生長?如果是,那會有什麼影與呢?為了瞭解這些問題,我就開始找資料,結果在老師所收集的科學研習月刊(第十九期第四卷第五頁)中也發現了有關的研習題目,更引發了我研究的興趣,我就找了幾位同學共同研究。

洋蔥會破壞紅血球嗎?

很早以前就曾聽人說過:「洋蔥會破壞紅血球,有貧血的人不能食用」,當時曾聯想到洋蔥是人們日常喜愛蔬菜之一,尤洋人為甚,若能引起貧血影響健康,那不是很糟嗎?當學校舉行第三屆科展時,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在老師的協助下,開始收集資料,果然在一本石JAM.VETMDE ASSOC 160 ( 3 ) : 323.327.Illus.1972 雜誌上看到一段記載,大意是說有九匹馬飼養在小而遍佈野洋蔥( Wild onion )的牧場上,檢驗其中兩匹馬,均發現有貧血及黃膽症狀,而且紅血球形態亦呈變異的情形,於是我們想到野洋蔥和人們食用的洋蔥是否具有同樣的作用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開始看手研究的計劃。

「結毯果的植物」的探討

六十一年十月,當我們到鄰校參觀教學時,適遇某老師自然課講到「結毬果的植物」一課時,他說:「各位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到有些種子植物,不會開花而能結成毬果嗎」?不會開花而結成毬果的種子植物有松、杉、柏等」。當教學進入課文時,有一學生提到:「老師,不開花怎麼會結成毬果呢?毬果怎麼又有雌雄毬果呢?由這些一連串的有趣發問,我們走近學生身旁翻閱本單元教材,一眼看到課文裹第一段第一句明白寫著「有些種子植物不會開花卻會結成毬果…毬果分雌雄兩種…」從課文的記載使我們發生疑問,於是我們決定進一步地去觀察研究。

致命的吸引力─豬籠草的捕蟲袋

在花市的一角,我們發現了豬籠草這種葉子尖端特化出袋子的奇特植物。仔細地觀察袋子內,竟然裝有許多液體與蜂、蛾、蚊、蟻等昆蟲的屍體。記得以前上生物課時,老師也曾經在有關“植物的感應”提過類似的許多“食蟲植物”如毛氈苔、捕蠅草、瓶子草等。正所謂「虫吃草,不稀奇。草吃虫,才怪異」。豬籠草的捕虫袋到底存在著什麼奧祕?我們很想研究探討,一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