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物科

異形

您或許從未重視過「誘變源」(mutagen),但事實上「它」卻已深深的影響到你我的健康,甚至於世代的子孫都將飽受誘變源的迫害。 六年前沙士中所添加的黃樟素,今日礦泉水中添加的苯、香腸中添加的亞硝酸鹽等等皆為令人可怕的誘變源,也都直接傷害到人類。究竟誘變源對生物的影響有多大?環境中還存有邢些誘變源?又該如何將其對人類的傷害降至最低?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收集資料及請教過老師之後,我們便設計一些實驗希望能增加有關遺傳突變方面的知識,更希望能因此引起大家對誘變源的注意,一起防治這可怕的「文明產物」。

光光閃亮晃晃─十字花科植物、豆科植物受不同週期的光產生的影響

本實驗探討光的週期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並使用小白菜當做實驗的主要對象,用白熾燈作為光源,產生週期24hr、12hr、6hr、4hr、1.5hr、0.5hr、7.5min、112.5sec、56.25sec、28.1sec、7sec 和1.7sec 且進行永晝、永夜的實驗。首先發現週期1.5hr 的小白菜生長高度較週期24hr及週期12hr、6hr 來的高,但綠豆影響不明顯。但使用水耕法死亡率高,不易觀測,所以將水耕改為土耕。後來將週期設定為112.5sec、56.25sec、28.1sec、7sec 和1.7sec,發現週期7sec的小白菜生長最快,但週期1.7sec 的小白菜生長速率較其他低。此時我們也在阿拉伯芥上發現與小白菜一樣的結果。又分別用綠豆及小白菜進行永晝、永夜的實驗,發現永夜的植物都較永晝的高。最後進行2DGel 的電泳,在電泳結果中找到週期28.1sec 含有特殊的蛋白質,證明不同週期的光會影響植物生長。

池塘邊的舞者─水田嬰(青紋細蟌)

這個實驗的主題可說是台灣本土最多的豆娘-青紋細蟌,整個實驗目的可以分成三項:一、解開青紋細蟌自己的各種奧妙,例如身體結構、雌雄差異、交尾與變化。二、探索青紋細蟌對病媒蚊的防治是不是也有一些貢獻,她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三、青紋細蟌最引人入勝的羽化過程與生活史的演變。幸好在農藥如此氾濫的都市邊緣還能夠找到兩三塊觀察實驗的場所,在野外觀察與紀錄下的結果;至於羽化過程與生活史的研究,則從野外收集豆娘樣本,回到實驗室飼養與觀察,慶幸的是,這些研究後的豆娘,很能夠適應學校的水生教學園區,也能夠繁殖出新的豆娘世代,不會因為研究而傷害了豆娘們的生存;以下就是整個研究成果。

沙丘的陷阱專家─褒忠沙崙的蟻獅

本實驗旨在探究褒忠沙崙蟻獅對棲地選擇的情況,研究中發現蟻獅選擇特定的沙崙活動,主要是與沙崙中的沙粒特性、地形結構中的坡度以及餌食生物的種類及豐富度有關。研究中發現蟻獅傾向於選擇沙粒顆粒較細、地形坡度較為平緩以及紅螞蟻數量較多的地方挖掘沙穴。此研究並對蟻獅的微棲地進行初探,顯示人類的活動可能會影響該物種的棲地選擇。

惡水之龍一生物指標與溪流污染之研究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而環境污染中除了空氣污染外,河川溪流的污染;亦漸受重視。故我們選擇了離校較近的三峽大豹溪(下游又稱三峽溪),研究其沿岸的露營區、烤肉區、遊樂區、住宅區、垃圾場、工廠及農田等,對該溪流的污染情形,做更進一步的探討。而污染情形的測定,除了利用理化儀器之外,最主要的是利用一些水棲生物來當做污染指標,進而推廣之。以下就是我們一系列的探討與研究:

熱及金屬離子壓迫作用引發HsP70基因在鏈黴菌及鼠神經膠瘤細胞中表現

關於熱壓迫蛋白的作用研究起諫於 1962 年,由果蠅唾腺染色體“泡夫” ( puff )而起。泡夫受熱、水楊酸鈉,或 Dinitrophenol ( l ) 所引發,也受其它形式的壓迫而引發( l ~ 4 ) ,只需引發數分鐘,如此的 DNA 合成也在其他細胞和組織中發現( 5 ~ 6 )。在 1 9 73 年 , Tissiere ( 7 )引用 SDS 蛋白凝膠電泳法以分子量分析泡夫所引發出的蛋白質問題,這是第一個熱壓迫蛋白的分析突破。

鬼斧神工的編織手

我的研究報告主要為: 1.中型金蛛外型、行為及生活方式2.各式隱帶的介紹3.蛛網的結法4.蛛絲的觀察及實驗蜘蛛一般人給的印象是噁心的,但是蜘蛛應該有牠生存的意義吧?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在思考牠有何貢獻之前,應該對牠有深入的認識。一般來說蜘蛛捕食小昆蟲如蚊子、蒼蠅等,對人類應是益蟲,但人類侵犯了牠的生存空間之後,反而將牠視為害蟲。我找了「中型金蛛」為研究對象,觀察中型金蛛除了使我瞭解牠的生態外,更讓我學習到面對大自然的態度。

金門西南濱海地區待霄花〈OenotheradrumnodiiHook〉的族群分布與型態適應之觀察

待宵花(Oenothera drumnondii Hook)屬於柳葉菜科(Onagraceae)、月見草屬(Oenothera)的植物,原產於北美洲,是金門的「歸化植物」。本項研究自 90 年 6 月至 91 年 5 月,就金門西南濱海地區待宵花族群分布及變化、生長環境與其形態上的適應進行調查。發現待宵花生長在海濱沙丘,其主要族群分布地有六處,以湖下海堤內的族群最大。族群密度在六月達最高峰,而在十二月時最小。4?8 月是待宵花盛開的月份,而 12?2 月則極少開花。待宵花對海濱沙地的生長環境適應性很強,經觀察發現它們以其植物體多種特殊的形態與構造生長在乾旱的沙地上,在金門海濱沙地少有植物可與它們競爭。

六腳拾荒客

無摘要

空氣濾清機─尋找呼出最新鮮空氣的植物

老師說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陽光、水和葉綠素,並且能夠產生氧氣和澱粉。育倫好奇的問,是不是每一種綠色植物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二氧化碳都一樣多呢?這一次,我們要來找出那一種綠色植物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最多,產生的氧氣也最多,如此一來,這種綠色植物就可以種植在校園裡和馬路上,產生更多新鮮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