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小組

喔喔!豆豆先生中毒了?!—塑膠水對豆類發芽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瞭解塑膠製品製成的水溶液對豆類發芽的影響,透過問卷調查與三個批次實驗實際栽種,獲得結果如下: 1. 環境荷爾蒙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和動物一樣,都是緩慢而長期,由內而外改變生物的生長情況,而非立即性的造成死亡。 2. 由塑膠水的製程到水質檢測,確定塑膠製品部分成分會溶於水中;使用塑膠水種植的豆類,其發芽情況不同於使用常溫水種植的豆類。 3. 小學生對環境荷爾蒙認知有嚴重偏差,應讓其有正確的認知與行為。研究發現塑膠製品容易因高溫水而溶出物質,其水溶液確實會影響種子發芽,藉此希望人們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頻率,以降低環境荷爾蒙的吸收。

「有備無患」-無患子的研究與探討

與無患子樹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班親會舉辦的一個活動-「彰化縣老樹巡禮」,在它不起眼的外表下卻有著豐富的內涵,令我們深深著迷。解說員說:「在早期沒有洗髮精、沐浴乳的年代,無患子樹的果實是老祖母、老爺爺他們最佳的依賴,從洗臉、洗頭到洗衣服處處皆可見其蹤跡。」對於這樣一顆小小的果實卻具有如此強大的用途,我們深感興趣,但也不禁好奇地想比較它跟現今的洗潔用品究竟有何差異?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多方地查閱資料,並透過實驗來驗證我們的想法。我們發現萃取方法的不同、浸泡時間的長短、不同階段的果實,以及放置時間的長短都會影響無患子的洗潔能力。此外,以無患子清洗衣物,久了白色衣物會被染黃,且布料結構會受損。雖然無患子的洗潔能力不如市售的洗潔用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無患子比較環保,對動、植物的傷害遠低於我們常用的洗潔劑,值得我們加以利用、推廣。

好"聚"好"散"!用過不留痕跡!~ 好黏又好去的自製天然環保膠~

我們因為幫學校去除玻璃的海報,展開了一場黏膠、去膠探索之旅,想利用生活中常見材料快速、方便地製作天然環保黏膠,並在不磨損牆面原則下,快速去除殘膠。研究發現:一、 除了澱粉類之外,應用植物類及蛋白質類黏性,也可製作天然環保黏膠。二、 天然黏膠可取代市售樹脂,在主要牆面材質上黏紙,黏性甚至超越市售樹脂。三、 天然黏膠都可在數分鐘內製成;在主要牆面材質上黏紙,黏性能長期(30天)持續。四、 利用生活中常見材料,可有效去除天然黏膠使用後的殘膠,市售樹脂則不易去除。五、 我們成功將去膠實驗量化,並以此量化標準確實能比較各去膠方式的優劣程度。六、 我們彙整黏度實驗及去除殘膠實驗的結果,整合成生活應用速查表。

視機而動-視覺暫留現象探討

進行科學闖關時,製作一種兩面的小扇,快速轉動後,竟然使兩個畫面結合,我們就開始探討這個特別的視覺暫留現象。本次研究內容有:如何形成動態效果的圖像;什麼情況下可以產生動態的感覺。我們的研究結果是:一、畫面在每秒至少呈現12張時,較能穩定的產生動態變化的感受。二、在三個畫面變換時,畫面主體位置若相距過遠,就無法感受到動態變化的感覺;若主體位置不變,僅改變主體上的局部畫面時,比較容易產生動態變化的感覺。三、更換畫面速度相同時,分解動作的畫面數愈多,愈能看出連續動態的感覺。四、視覺暫留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有時感覺會因人而異。五、馬達轉速過快時,無法使用肉眼算出轉速,可利用錄製聲音的方式計算速度。

回收油肥皂

一、 使用回收油來做肥皂,油、NaOH 和水的最佳比例為:固體回收油:油 100g、NaOH 15g、水 50ml油:NaOH:水 = 20:3:10液體回收油:油 100g、NaOH 17.5g、水 50ml油:NaOH:水 = 20:3.5:10二、 不論使用哪一種油來製作肥皂,一定要充分攪拌,製作過程中適度的攪拌是必要條件。加入 NaOH 的量不足時,肥皂表面會出現多餘未反應的油;NaOH 過多時,肥皂會變脆。三、 水量以 50ml 來溶解 NaOH 最佳。四、 加入酒精非必要條件,但加入適量的酒精有助於肥皂的硬化程度。五、 使用回收油製作肥皂,過程中不管加不加熱,肥皂都可以順利成型。六、 回收油肥皂去污力相當強,適合用來去除醬油、蕃茄醬、鞋油等污漬,而且去油力比洗碗精強,顯示回收油肥皂是很好的清潔劑代替品。

從人工消波塊看自然生態工法

本研究主要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水波試驗槽、消波塊及自然生態工法護岸模型設計及製作,第二部分以不同頻率、振幅、水深的水波進行沖擊試驗,第三部分為野外案例調查和過去歷史災害資料分析比較。我們從河岸或海岸觀察各式各樣的人工消波塊,為探討其特性,我們縮小比例製作消波塊模型,利用腳部按摩器的馬達改裝成起波器,實際觀察並紀錄其特性,討論不同頻率、振幅水波,在消波塊的阻檔下,沙岸變動的情形。從期刊雜誌介紹的自然生態工法,瞭解世界水利或大地工程的新趨勢,利用模型實驗探討人工消波塊與自然生態工法的特性;發現各消波塊或自然生態工法護岸均隨頻率、振幅、水深增加而崩塌面積增加,特別設計的自然生態工法護岸兼具消波和生態保育的功能。我們並實際進行野外自然生態、河海工程和水利設施案例調查,提出「與大自然和平共存」、「人非定勝天」、「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和工程互補的想法,使我們未來環境達到青山長在、綠水長流、魚蝦常駐、人類常遊的境地。

蚊子剋星:蟛蜞菊的環保系列應用

蟛蜞菊為校園常見的植物,也常栽種於行道樹旁、公園內、海濱地區及大樓造景花園等地,是一種普遍的植物,過去我們研究發現蟛蜞菊具有防霉、消腫(蚊蟲釘咬)的功效,煮沸過的蟛蜞菊原汁在殺死孑孓亦具有一定的功效。本研究又持續進行第二階段兩年的研究,探討蟛蜞菊味道是否具有驅蚊的效用,並經由學習化學萃取溶液進一步驗證其成效。我們利用對蟛蜞菊效用的綜合研究成果,結合前人或網路更多蟛蜞菊效益的經驗,希望發展出蟛蜞菊效用的系列環保應用。經諮詢相關廠商指導技術,製作出一系列蟛蜞菊相關的環保用品;例如蟛蜞菊消腫防蚊液、灑粉(殺孑孓)、蚊香、廁所清香劑、肥皂、痱子粉、洗濯液、枕頭等。希望藉由蟛蜞菊四年多來的研究,可以在健康環保工作上,貢獻一分心力。

魔術「方塊」變「平面」

我們由數學課的拼組四格平面魔術方塊,發現平面魔術方塊的組合問題。我們想瞭解並解決平面魔術方塊的變化問題,同時發展有趣的不同平面魔術方塊。結果我們發現:1.平面魔術方塊四格位置無法全部排列出來。2.割線會影響平面魔術方塊的拼組。3.平面魔術方塊數字的位置是有規則的,只要是規則中的方法,均可以折的出來。4. 我們發展出(1)二維平面魔術方塊-十字型(+)、田字型(■ )、田字中空型(□)、E 型(E)、L 型(?)、H 型(H)、T 型(T)。(2)三維連續型魔術方塊。我們認為平面魔術方塊的對折翻轉變形特性極富學習意義,激發我們的想像力以及創造力。

舞動奇蹟—破譯動能沙擺的終極密碼

Y擺是迷人的科學之旅!來自百貨公司"動能沙擺"的啟發,奇異的圖形深深打動我們的好奇心!它沒辦法用一般的單擺週期來觀察,當它擺出複雜的圖形時,讓很多人都感到不知道如何研究。剛開始進行實驗很迷惑,但是我們仍不怕辛勞,不斷探索其中的奧秘。提出ABH1H2標示法、定義T、Tx、Ty三項測量值,研究在不同象限、擺幅、角度、AB、H1與H2長度變化、擺繩材質、抖動的影響;與傳統的頻率估算法m:n及Java程式比對,得到Ty/Tx取代m:n的新方法,促使我們積極地去探究箇中所藴含的物理奧妙!提出新方法以初始條件-長度(L、l )估算擺圖變化,導出Y擺方程式與重力加速度g,實驗g值與理論g值相比,誤差可在3%以內!最後,請您DIY感受它的美!Trust me,You can make it.

愛不「釋」手—自製環保暖暖包保暖效果的研究

本研究透過觀察不同豆類、不同植物種子,加熱後溫度維持狀況,分析不同豆類、不同植物種子研磨後溫度維持狀況,比較釋迦種子與紅豆作為暖暖包材料的差異。實驗結果發現釋迦種子無論磨碎或不磨碎,加熱後溫度維持狀況與紅豆相近。釋迦種子加熱後的異味問題,可依據個人喜好加入植物添加物來改善。釋迦種子暖暖包重量的多寡和體積的大小會影響到溫度維持,不同的襪子材質也會影響保溫效果,結合藝術與人文製作一個自己的釋迦種子暖暖包是很酷應用。又濕又冷的冬天,小朋友總會使用暖暖包來取暖,希望藉由我們的研究發現,讓大家在吃完好吃的釋迦後,可以多一項選擇,利用釋迦種子DIY製作環保暖暖包,不僅可以減少垃圾量,也開發了釋迦另一種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