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中組

黑與白的邂逅--探討黑條紋與白條紋升溫降溫的變化

斑馬的黑白條紋被認為可能會降低溫度,由實驗發現,黑白條紋組的上升速度較黑組與白組慢,白組又比黑組慢,接著測量表面溫度,黑白條紋組外部的白條上升速度比黑條快,內部黑條比白條上升速度快。溫度上升時,大瓶升溫的速度較小瓶快;下降時,大瓶與小瓶的降溫速度無顯著差異。改變黑白條紋的方向、粗細,不會影響上升與下降的溫度變化。另外將白條紋換成銀色,升溫時,銀組速度最慢,銀黑組次之,黑白組最快,降溫時亦相同。最後,觀察煙的對流實驗發現黑白條紋組表面空氣具有對流的存在,並推測造成黑白條紋組升溫較緩慢有四種對流可能性。

利用天然海水培養淡水中綠藻-小球藻的研究

去年著假老師帶我們到鹿港、王功一帶海邊郊遊,看到一大片土地(包括海埔新生地及廢鹽田)任其荒蕪實在可惜。回到學校黃同學問老師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那廣大土地的利用?老師告訴大家:在沿海附近,地表所含鹽分頗高,如欲栽培一般作物,需經洗鹽處理,費時耗資又大,如能就近取材,利用天然海水培養綠藻,則可達土地充分利用,於是老師再度帶我們到伸港鄉的溪流與大肚溪會合的出海處,採回了綠色的河水進行以天然海水培養綠藻的實驗。

時勢「鎖」迫—圓葉鴨跖草的閉鎖花

圓葉鴨跖草植株有三種枝條,著生不同的花:直立莖的開放花、匍匐莖和地下莖的藍色、白色閉鎖花。開放花有雄性及兩性花,雌雄蕊位置分離,有利異花授粉;先開地上閉鎖花,最後開地下閉鎖花,花比較小,花粉可孕比例低,影響種子數目,但種子較大,尤以地下閉鎖果為最且萌發率最高,是以質取代量的生存策略;故推測其具有資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的能力,植株小時以地上閉鎖花快速繁衍;產生開放花,以增加基因歧異度;最後有充足的能量產生地下閉鎖果,加上原本母株的合適環境,可確保子代的繁衍。溼度高、植株遭破壞、黑暗有助於閉鎖花的產生,土壤密度高、生長空間小則不利,推測植株能因應環境,調整不同花朵之間的比例,利用吸收的養分有效率地繁衍後代。

神祕的拉扯──漩渦與漩渦現象的探討

高雄的旗津海域每年都傳出溺水意外,自80年至96年6月在旗津海域發生意外溺斃死亡的就有92人。大家都說旗津有很多的漩渦暗流。因此,我們決定將小學六年級所研究漩渦的結構,再加深推廣,尤其是針對漩渦及反漩渦水流彼此「拉扯」的現象,及拉扯時對物體的影響,做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模擬海水水面的運動及水底的運動,配合地形做更深入的探討。實驗中看到物體被漩渦及反漩渦拉扯,我們十分吃驚,難怪小時候聽過水鬼抓人的傳說,原來是被漩渦和反漩渦「鎖」住了。

氣孔的大小及分布之研究

在學習葉的構造時,課文中說:「一平方公分的葉面約有一萬個氣孔」,使我們想起實驗 3-l「動植物細胞的比較」,老師曾教我們製作玻片標本,觀察洋蔥及鴨跖草的表皮細胞,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是長方形的,排列非常整齊,但並沒有看到氣孔,鴨跖草的表皮細胞就比較胖而短,而且看到好清楚的氣孔可是「真有那麼多嗎?」「那麼多要怎麼數呢?」「洋蔥的表皮怎麼沒有氣孔?」於是同學們便在校園採集了許多植物的葉片到實驗室,想看個究竟,但是都不容易剝下表皮,所以我們請教老帥,開始研究如何觀察氣孔?並測定氣孔的大小及其分佈的情形。

聲波對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應

曾經在報章雜誌得知有些農場曾以音樂增加牛、羊等牲畜的產乳量;我們知道聲音對有聽覺的動物有影響,但是聲音對於無聽覺的植物也有影響嗎?是刺激他生長呢?還是抑制他生長,或是一點影響也沒有呢?為了想求得問題的答案,我們找了一些有興趣的同學一起研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以下實驗。

芒草‧變裝‧show!-芒草纖維作為造紙新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以「芒草」作為造紙新原料的可行性。本研究目的有三:A從芒草紙的外觀、抗張強度、吸水性、透水性等紙張性質,來探討芒草造紙的可行性。B比較芒草纖維紙、闊葉木纖維紙、複合纖維紙的差異性。C探討芒草紙的應用與推廣價值。研究結果發現:a芒草紙與一般紙造紙原料—闊葉樹紙漿,在書寫上並無太大差異。b纖維交織情況會影響紙張的抗張強度、吸水性及透水性。c芒草紙在應用部分,其抗張強度好,適合做紙袋;透水性較差,適合做紙杯墊;在外觀上具有古典美,在強調個別化的時代,可做為藝術材料。由以上結果,我們評估其可行性甚高。因為「芒草」生長季短,且生長速度快,取用它不但對生態無礙,還能為芒草找到新的經濟價值。

奶茶可樂不能愛

為了比較釐清碳酸飲料、含茶飲料、天然飲料的pH值、使鐵氧化及產氫的速率、與大理石反應的速率、含磷量…等,我們一再的自組不同的裝置設計,作出讓數據會說話的實驗結果。 為了探究空腹喝可樂這種碳酸飲料是否真是形成學長胃出血的原因,在無法用人體實驗下,我們利用升溫、減壓、加溶質等實驗設計,以比較出碳酸飲料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甚至還利用包香腸的羊腸膜來模擬碳酸飲料在[腸膜(想像成胃)]中的穿透作用,數據說明穿透力結果:逆滲透水>碳酸飲料>5%糖水>10%糖水>15%糖水;也設計羊腸壓膜成品浸可樂等飲料及溶液才一小時,就看到了羊腸吸附這些色素而變質的畫面…。 所有的實驗數據提醒我們奶茶可樂真的不能愛啊!

潮汐精靈—社子島頭公園弧邊招潮蟹分布情形

社子島頭公園紅樹林生態系以弧邊招潮蟹為優勢物種。本研究在探討個體差異與環境對分布的影響。弧邊招潮蟹螯型分為正常的短螯型和細長的細螯型。觀察發現評估個體大小,宜選用正相關明顯的大螯寬為輔助數據。進一步收集弧邊招潮蟹的甲寬、螯長、螯寬等資料,發展細螯型簡易測量法幫助探討個體分布。弧邊招潮蟹左、右大螯的個體數比約1:1,呈均勻分布。在紅樹林的個體分布多且密集,而體型愈大的個體分布愈廣。其中,細螯型個體密集分布於紅樹林和泥灘地較乾的溼地。垃圾多、土質含水量多、紅腳蟳分布環境的個體數較少。而其煙囪建築在紅樹林有增加的現象。未來增加細螯型個體判斷的準確性、行為探討研究,可以做為溼地觀察、教學的教材。

酵素與濃度溫度之反應探討

有一天放學回家,媽媽拿了一個饅頭給我,這時正值電視的好節目,所以我一面觀賞電視一面細嚼著饅頭。咦!怎麼饅頭竟然比往常所吃的甜呀?於是使我想起一年級上生物課時,曾學過酵素與消化作用的關係,原來饅頭內的澱粉被唾液分解為醣的綠故呀!如今已是二年級了,上化學課時,便請教老師這個問題,於是老師解釋澱粉分解是酵素的作用,並簡單說明化學反應中酵素與濃度、溫度的關係,因此更引起我們對它的興趣而欲加以探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