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小組

觸口附近崩塌地的調查研究

放假時,爸媽帶我到阿里山去玩,雖然阿里山公路沿途風景很優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路上有好多細碎的土石,還有整塊掉下來的大石塊,不但不好看,還凹凹凸凸的,好嚇人。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呢?再往上去情形也一樣,是不是因為開鑿公路時,把大部份的土石挖掉,使本來完整的山坡變成光禿禿的,土就會掉落崩塌。為了證明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確,我和老師、同學商量,利用觸口附近做為研究的地點,一起探討這個神秘、奇怪的崩塌地層。

「集集地震」觀察與「地震破壞現象」之簡易模擬

去年(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發生的集集大地震,為台灣帶來了重大的災難,亦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地震,從各類型的災情報導中,地震造成的破壞包括建築物的倒塌、山崩、地殼變形、公共設施的破壞(如橋樑、水壩、電力設備等)及土壤液化等,另人觸目驚心。 這次的地震的確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於是更激勵了我們繼續前年和去年的地震相關特性研究,前年(民國八十七年)由嘉義瑞里地震後,我們便開始蒐集地震有關資料,不管透過電腦網路、書籍和刊物,甚至設計震動台進行簡易模擬,均讓我們對地震的破壞特性有進一步科學上的了解和實驗,在科學展覽比賽上也獲得不錯的成績。因此,藉由老師的指導,繼續蒐集資料進行研究,並至中央大學參觀地震設備和地震相關介紹;從改善震動台運動快慢開始,重新規劃模擬試驗,期望對地震破壞現象進行更多的模擬和試驗,和這次集集地震所看到的破壞現象比對,並對過去研究作更為詳盡的比較和探討,才能對地震特性有更多的了解。

霧之鄉─樟湖山東北側緩坡地區霧的探討

我們樟湖村這地區是屬於中海拔山區(見圖三),在這兒一年四季都有霧,尤其是國曆十一月中旬以後到三月間,霧常常濃得不得了。因為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在樟湖山東北側緩坡一帶,平常我們對這兒雲霧瀰漫的現象,早已見怪不見了。但我們有意無意間,對霧的濃淡變化還是有一點一滴在觀察。只是很可惜,以前我們並沒有將它們記錄下來。希望我們能從現在開始,對這一帶居住地區累積一些霧的觀察記錄,看看是否可以進一步探討有關霧的變化現象。

六腳拾荒客

無摘要

透視測電條;自製測電條

從電視上看到某兩種品牌電池測量電力的廣告,只要一壓電池的肚子,就會跑出一條線,從線的長短就可以知道電量剩多少。那卡通造型可愛的電池娃娃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學校和同學越談越有趣,就想了解其測電條的奧妙,於是開始和同學一起研究。

水中花─睡蓮的觀察與特性研究

每天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都要經過唐奶奶的後院,在她家後院有一個不算小的池塘,池塘裡種滿睡蓮。到了夏天,五顏六色的睡蓮花紛紛在池子裡綻放,我都會先在池邊欣賞好一陣子後,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有一次,我們自然科學組上分組活動課,老師介紹水生植物的觀察時,老師帶領大家到唐奶奶家去觀察睡蓮。 後來,我們自然科學組的同學,經過徵求老師的同意,決定在本校校舍的一角,開闢為實驗園區,種植睡蓮,利用分組活動和課餘的時間,在實驗園區開始探討這種生長在水池中的植物 ─ 睡蓮。

「跳」出興趣來

最近班上同學很流行吃“跳跳糖”。嘿!真有趣!放在嘴裡ㄅㄧㄅ一ㄅㄛㄅㄛ響個不停,跳個不停。心想,是糖在嘴裡跳。我們拿鏡子照照看,耶!大部份的糖都靜靜的躺在嘴裡,只有一、二個偶而跳起來。這就怪了,為什麼跳跳糖放進嘴裡會發出響聲?甚至有的會跳起來!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至。我們便去請教老師,老師也被我們的糖嚇一“跳”,跟著也“跳”出我們的興趣來。

空氣濾清機─尋找呼出最新鮮空氣的植物

老師說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陽光、水和葉綠素,並且能夠產生氧氣和澱粉。育倫好奇的問,是不是每一種綠色植物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二氧化碳都一樣多呢?這一次,我們要來找出那一種綠色植物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最多,產生的氧氣也最多,如此一來,這種綠色植物就可以種植在校園裡和馬路上,產生更多新鮮的空氣。

押!押!押!

過年時,大家總會賺不少紅包,我也不例外,口袋裡滿滿的不知道該怎麼花,所以過年時就有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娛樂」。今年我到北港大伯家去玩,在廟的旁邊看見很多人圍在一起「娛樂」,我也湊過去。心想:六個格子中三個,應該不會輸,就跟著大人押。我只覺得錢一直出來,而老闆的錢卻越來越多,實在很奇怪。算算,我輸了三百多元,趕快腳底抹油。開學了,一直都還很迷惑,明明六個中三個,機會一半一半嘛!怎麼我就特別倒霉,決定好好探討這個怪東西。

環保問題知多少?污水廢物再探討。

升上六年級,我們的公共地區在垃圾堆的旁邊,害得我們班上的同學,每天不但要處理臭氣沖天的廢物,而且經常遭到四樓掃廁所的同學潑到污水,我們只有連聲嘆氣的天天做下去。而垃圾堆旁和水溝長了許多雜草,人受不了的地方,雜草卻長得很好,難道污水和廢物對它都沒有影響嗎?於是我們決定要調查明白污水和廢物對於最容易生存的動植物到底有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