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地震」觀察與「地震破壞現象」之簡易模擬
去年(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發生的集集大地震,為台灣帶來了重大的災難,亦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地震,從各類型的災情報導中,地震造成的破壞包括建築物的倒塌、山崩、地殼變形、公共設施的破壞(如橋樑、水壩、電力設備等)及土壤液化等,另人觸目驚心。 這次的地震的確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於是更激勵了我們繼續前年和去年的地震相關特性研究,前年(民國八十七年)由嘉義瑞里地震後,我們便開始蒐集地震有關資料,不管透過電腦網路、書籍和刊物,甚至設計震動台進行簡易模擬,均讓我們對地震的破壞特性有進一步科學上的了解和實驗,在科學展覽比賽上也獲得不錯的成績。因此,藉由老師的指導,繼續蒐集資料進行研究,並至中央大學參觀地震設備和地震相關介紹;從改善震動台運動快慢開始,重新規劃模擬試驗,期望對地震破壞現象進行更多的模擬和試驗,和這次集集地震所看到的破壞現象比對,並對過去研究作更為詳盡的比較和探討,才能對地震特性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