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小組

熱!熱!!熱!!!熱到最高點!

有一天,上自然課時,老師問我們:「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溫度最高?」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中午 12 時左右。」我想難道刮風、下雨也不會改變嗎?於是和老師一起研究尋求答案。

彈不回來的四輪車─用新設計實驗車探討碰撞問題

在自然科學“ 四輪車與小山坡”單元裡,我們知道車子在下坡路段由於車速快煞車失靈,往往造成車禍主要原因;近來我們又常在報紙上看到砂石車肇禍死傷慘重的消息,今人怵目驚心,為什麼砂石車會成為車禍的“第一殺手”呢?這個問題使我們聯想到車子行進速度和車子碰撞 … … 等一連串問題,引起我們研究興趣。

幻鏡幻境

有一天,姊姊在照鏡子時,我忽然發現鏡子只能照到姊姊的臉,卻能照到我整個頭,我覺得很奇怪。 後來,看到一個立方體的圖形,一眨眼,圖形會自己移動位置,我覺得更新奇了。 我們和老師談論,老師說他有三隻眼睛,這更不可思議了,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探討其中的奧秘。

「碰」─行車安全的變因

正是個又冷又濕的冬季,冷風颼颼、細雨綿綿、路上濕瘩瘩,睡眼似未醒,擔任這星期本校交通服務隊隊長真衰。哨子拼命吹有些車輛就是煞不住也許路太潮濕,也許校旁高架橋斜坡太大駕駛車速太快,也許重貨車為何要載那麼重,也許是路面太滑,太多的也許使得本校交通服務隊服務擔重又危險。本班服務隊集中腦力如何解決,於是產生研究動機。我們在上自然課第八單元 『 四輪車與小山坡』中得知物體重量體積、斜度、速度、對衝撞力與煞車的影響,但我們擔任交通服務隊經驗上告知我們不只課本這些,還有一些變因可導致更大交通事故,我們要深入研究才能解決本校交通安全問題。終於我們在老師指導下研究 『 行車安全的變因』。

追根究柢造新奇

我們在七十八年三月份,上完四年級自然科舉第三單元「植物的繁殖」。老師要全班同學分組做各種的栽培實驗,而我們分配到的是做莖和葉的繁殖。我們便利用家裏所種的鑲有金色邊的虎尾蘭,取莖和葉分別栽培在盆裡,老師並要我們把栽培後的生長情形注重觀察,並要記錄起來,期末要交,到了期末,我們把栽培後長出的幼苗做詳細的觀察,結果意外的發現,同樣是鑲金色邊的虎尾蘭,用莖栽培長出的幼苗和母株一樣,葉片也是鑲有金色邊。但用葉片栽培長出的幼苗卻和母株不同,葉片的金色邊消失了,成為純綠色葉片,引起了我們的好奇,便把這種不一樣的情形請教老師。老師還誇獎我們發現了奧妙的問題,真是難能可貴。並要全班同學對這奧妙的問題做實際的觀察,研究不一樣原因所在,並做不一樣的栽培。促使我們探討的興趣,為什麼葉面鑲有金色邊的虎尾蘭,繁殖出來的後代,成為純綠色的葉片。

幫老師動腦筋

自然科學第四單元“硫酸銅的沉澱”上課時,依照課本的順序要配製各種不同濃度的硫酸溶液,再進行實驗。當配製的時候,我們覺得各組配製溶液顏色有些不同,可能濃度不對,便去請問老師,怎樣檢驗硫酸銅溶液的濃度,每想到老師卻說這是個傷腦筋的問題,老師想要檢驗同學配製的濃度對不對,也是沒有辦法檢驗。我們覺得應該研究出一種檢驗的方怯才好,而且還可以把研究成果送給老師,以後老師就可以檢驗同學配製的濃度對不對,不必傷腦筋了。

求畢達歌拉斯數的新方法

去年暑假爸爸的一位朋友,送我一本關於數學的書叫“木匠的兒子”,我對其中能夠滿足商高定理(A2+B2=C2)的整數組稱為畢達哥拉斯數(簡稱畢氏數)產生了興趣。其中介紹了一種求得一組畢氏數的方怯,也就是: A = m2-n2 B = 2mn C = m2+n2 m,n是任何正整數且 m > n 後來我又看了一些有關的書,又知道只要是奇數也可以很容易求得一組畢氏數,也就是: A = 任何大於 1 的奇數 B = (A2-1)/2 C = (A2+1)/2 第一種方法計算比較麻煩,第二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只能求得奇數的畢氏數組。那麼碰到偶數要怎麼辦呢?後來,我就請教老師這個問題,老師知道我曾經參加「第三彼」雜誌舉辦的程式比賽得獎,就建議我為什麼不用電腦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因此,我就開始利用電腦來解答這個問題。

風中舞者(平面招牌的設計與研究)

有一天我和媽媽到鳳山市美商勝家電氣行去購買冷氣機時,突然發現一個左右搖擺的活動招牌。上面寫著 『 特惠價期間─八折優待』。細看之下,招牌上方以細棉繩綁著,形成一四連桿,居然會左右搖擺。再走近些看個仔細,赫然發現該招牌剛好放置於冷氣出風口下方。在冷氣的吹拂下,這個室內活動招牌彷彿在向過往的行人招手。直到媽媽購買完畢,叫了一聲,我才回過神。一路上還思考著這個問題,回到家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到學校請教王老師,展開這次的研究。

圓錐藏寶

在五年級時,我們曾到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參觀,在地下樓『 數與形』單元展示區中,有一壓克力罩下,攤了個圓錐,錐旁畫了一些奇形怪狀的圖案,當我們從圓錐頭的頂端看下去時,圓錐鏡上竟出現了一匹白馬,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想知道它是如何畫成的?

白面白鶺鴒的育雛行為

每當早上升旗時,旗桿後面的三樓頂上總是會飛來一隻「黑白鳥」,在頂樓上快速的追逐覓食,捕獲獵物後,用嘴銜住;迅即飛向北方,牠總是停在北邊大樓的三樓頂上。進教室後,迫不及待的請教對研究鳥類很有興趣的導師;我們登臨北邊的三樓頂上,只見廢桌椅雜陳,突然飛來兩隻「黑白鳥」,在附近哀哀鳴啼。導師說:「這是白面白鶺鴒,正在育雛中,附近定有鳥巢。」沒想到竟在最顯眼的一張廢課桌抽屜內,找到了四隻約一週大的雛鳥蹲伏在木麻黃枯葉所築成的窩裡,為了瞭解白面白鶺鴒的育雛行為,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幾項觀察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