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中組

水底變色龍

黑殼蝦為了隱藏自己的蹤跡,藉由體表色素細胞的活動達到改變體色並融入環境的目的。本研究已大致歸納出黑殼蝦從接收訊息到色素細胞完成變色的完整模式,並就其所屬的環境加以討論。大致而言,黑殼蝦的變色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步是刺激的接受,光是影響黑殼蝦變色十分重要的環境因子,藉由眼睛接受環境的刺激,第二步由接獲指令的激素系統放出訊息進行對色素細胞的控制,這便是訊息傳輸的部份,第三步則是體色的呈現,蝦子體表的色素細胞可分為紅黃、藍、黃、棕四種,藉由其不規則的排列及擴張與否的差異而改變體色,這整個過程使的蝦子的形體更容易融入環境之中,對其環境適應有相當大的助益。

你跟誰有染

利用藥用雙氧水將頭髮的黑色素褪去及生活中常見的食材(例如檳榔、咖哩、茶葉……)自製染髮劑。在天然的食材中,發現以檳榔、咖哩的染髮效果最好,接著,我們更在自製的染髮劑中添加乳液、檸檬目的是使頭髮更易染色、改善染髮後的粗操髮質且方便使用。

切割三角形之必勝策略

國小時就常和同學一起玩數學小遊戲,相當喜歡這種「想想看」的感覺。高一時考環球城市盃數學競賽,題目中有一題令我百思不解,後來和同學提起這個遊戲,發現大家對這題也都沒什麼好辦法,經過幾天討論之後,終於把題目解決了!不過我卻又發覺這個遊戲在加以變化之後,又可以有不同的玩法與解法!恰好當時我們也學到「排列組合」這一章,其中樹狀圖的概念和我當時的解法可說大同小異。當下我們就決定要繼續挑戰這個既繁且雜令人又愛又恨的遊戲。

探討 GA3 及 IAA 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本實驗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植物激素GA3 對單子葉、雙子葉種子萌發的影響及GA3 對雙子葉種子內澱粉水解酶活性的影響: \r (一)GA3 幾乎均可促進單子葉種子萌發,但雙子葉種子卻視種子種類而異。 \r (二)不同濃度之GA3 造成雙子葉種子發芽率不同,應與GA3所誘發產生之澱粉水解酶活性有關。 \r 二、植物的向光性與植物激素 IAA 的關係: \r (一)向光性實驗時最佳處理方式為先切後注、照光及激素IAA 均同時處理4 小時。 \r (二)外加適當濃度之IAA 會促進單子葉植物玉米芽鞘之向光性。\r \r (三)外加適當濃度之IAA 會促進雙子葉植物芫荽、豌豆、綠豆之向光性;且找尋出方式來推測最適合向光性之外加IAA 濃度應介於何範圍。 \r 三、植物激素 IAA 及GA3 對於單性結果的影響: \r (一)與負對照組相比,IAA 及GA3 均能夠促進小黃瓜及茄子的單性結果。\r \r (二)促進小黃瓜與茄子果實體積發育之IAA 及GA3 最佳濃度,均對生長後期體積發育之影響較為顯著。 \r (三)IAA 及GA3促進小黃瓜單性結果果實發育機制應為促進果實水分之增加,而非果肉之發育。 \r (四)GA3 促進茄子單性結果果實發育機制應為果肉及水分同步增加,無特別偏重任一方。

蛋白質進入細胞核的祕密

現今分子生物是相當熱門的一個科目,做基因的探討和各種這方面的實驗也是非常有趣的,所以藉這個機會先學習這個技術。 自以前所學,蛋白質是在細胞質中製造的,但是細胞核內有許多的反應進行都需要酵素,這些酵素是蛋白質,所以蛋白質必有某種機制使它們進入細胞核中。因為細胞核中的反應很多,且都是和細胞分化後的功能息息相關,所以了解蛋白質如何進入細胞核來影響細胞核中的反應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我想經由這個實驗先來了解這一點。

雲嘉南地區土壤分佈及水份蒸發速率之測定

生活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人類已愈來愈關切每天生活的環境。嘉南平原是台灣富庶地區,食糧作物、經濟作物種類很多,如稻米、甘藷、甘蔗、花生及蔬菜等。各地區由於士壤質地不同而作物有另別。土壤質地與士壤水分有很大關係,而水分影響作物生長尤甚。土壤中水分向地面蒸發,是土壤水分的損失,故不同的士質其蒸發速率如何?如何防止土壤水分的喪失?值得加以調查研究。調查地域:濁水溪以南,曾文溪以北的嘉南平原地區。

石破地驚-隕石撞關西

在一次到關西湖肚參觀四寮溪生態保育護溪工程時,發現河床上散布奇異的角礫岩,蒐集相關資料,經討論過後,決定對此地進行調查。實地考察記錄當地地形特徵,並採集岩石等標本,於實驗室中切割磨製成薄片,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礦物,發現 Suevite 中含有 Planar Deformation Feature、Planar Fracture、Diaplecticglass、Melt Rock 及疑似 Coesite、Stishovite 等巨大能量撞擊所產生的構造。將所得結果與參考資料進行比對,配合當地實地考察所發現的地形及地質特徵,幾經討論後發現,種種現象均顯示當地某座山山頂曾經遭到巨大能量撞擊,極有可能為隕石。

好水!好健康!飲用水優質化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為:一.運用化學發光法,測雙氧水濃度變化是可信賴的方法。二.首創利用金屬礦物和原礦物的氧化還原特性,過濾自來水進行水質優質化產生抗氧化水。本研究技術成熟度為:第三級雛型(1.概念→2.實驗室階段→3.雛型→4.試量產→5.量產)。研究結論:一.組成可攜帶式產生優質化淨水器。二.優質化水的性質:1.殘餘氯濃度為0.0 ppm 。2.總固體溶解量:30~40 ppm 。3.pH 值:8.6~9.2。4.抗氧化水(含鎂離子)及抗氧化水(不含鎂離子),這兩種抗氧化水均使雙氧水濃度降低,故均具抗氧化的能力。 5.氧化還原電位值:90~-200mV。三.抗氧化水的性質:1.抗氧化水製成後,要短時間使用,才最具還原力的功能。2.抗氧化量(活性氫原子)均隨入水速及室溫增加而漸減。

地球真的發燒了嗎?-深入探討全球暖化的趨勢

全球暖化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然而暖化的背後是否跟地球的緯度有所關聯?究竟地球在未來可能會從甚麼地方開始急速升溫?是赤道?還是極區?或是根本與太陽的入射角度不相干?雖然不是非常的精細,我們仍舊將地球依緯度畫出了區分,去比較這些不同緯度地區升溫的現象。 結論跟我們以前所認知的事實的確有一段差距。有些地方的氣溫長期來看是上升,近十年的狀況卻是下降;有些地方的氣溫一直穩定而持續的上升;更有些地方的年溫差越來越小,冬季愈來愈熱,夏季愈來愈冷。

星星相映-以理論與觀測探究雙星形成機制

在銀河系中,多數恆星以雙星系統存在,因此雙星的形成機制在恆星的演化理論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天文學界對其形成的機制未有定論,而爭論的焦點主要為兩個假說:一個假說為當分子雲在裂解為雲核時,同一雲核會形成兩顆恆星互繞;另一假說為不同雲核會分別塌縮為不同的恆星。這份研究中,我們以金斯最小質量與半徑為理論依據,找尋了上萬筆的觀測數據,並利用兩種不同的算法----週期公式與視直徑法計算出雙星間距,進而分析雙星間距的分布。結果中,我們發現前主序雙星間距分布圖出現了一個小於金斯最小半徑的峰值,經過推論我們排除了兩種方法的觀測限制可能造成的偏差,最後得出結論:分裂說必定存在,然無法排除捕獲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