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9屆--民國98年

打破價格迷思-美麗從頭開始

市面上的洗髮精種類繁多,為了選擇對頭髮最有效的產品,我們收集了24 種洗髮精,以1:10 的比例和水稀釋,以油性、中性和乾性的頭髮各一根,作為實驗對象,放入稀釋後的洗髮精內,浸泡10 分鐘後沖水,再把頭髮放進顯微鏡下觀察頭髮的結構,看看市售產品對於頭髮外觀的影響,以及油性、中性和乾性髮質的交叉比較。

瑕疵之美-矩形磚牆瑕疵線的探討

對於任一矩形磚牆,為了尋找如何用1×2的磚塊砌成沒有瑕疵線磚牆的策略。本研究發現:一、可以畫出沒有瑕疵線的磚牆最小規格為5×6(奇數×偶數型)或6×8(偶數×偶數型)的磚牆。二、(一)、在p×q磚牆中(p為奇數、q為偶數),若滿足條件p×q≧4p+3q-8,則當此磚牆被1×2的磚塊填滿時,必可以排出沒有瑕疵線的磚牆。(二)、在p×q磚牆中,(p、q皆為偶數),若滿足條件p×q≧4p+4q-8,則當此磚牆被1×2的磚塊填滿時,必可以排出沒有瑕疵線的磚牆。三、對於一奇×偶或偶×偶的磚牆(最小規格分別為5×6或6×8),必有策略可以畫出沒有瑕疵線的圖形。

星星知我心

我們學會認星座,繪製「觀測星等需要的星座圖」,包含四季星座、星名及「天文年鑑」記載的星等;想出測量星等的新方法,我們自己設計製作「星等測量器」,利用「黃色透明玻璃紙」測量「夏季24 顆」、「冬季68 顆」及「太陽」的星等。使用「星等測量器」測量星星之亮度(星光最多能穿過多少張的玻璃紙);我們絞盡腦汁將「測量得到星星之亮度(玻璃紙的張數)」轉換成「星等數字」,先發現每3 張玻璃紙可以劃分成一個星等區,大致符合「天文年鑑」記載的星等;後又發現每1 張玻璃紙可以劃分成1/3 個星等區,更精準符合「天文年鑑」記載的星等。這種測量星等的新方法值得推廣與應用。

小心「觸」電—PEMFC觸媒效能探討

燃料電池以鉑棒做為陰極和陽極,其價格昂貴且效能不理想。本實驗探究影響鉑與碳黑間的相關變因。由實驗結果發現最佳條件:鉑含量20wt%催化效率最好;而震盪時間會影響觸媒的分布,其中以震盪3小時表現最好;還原溫度可以改變反應速度,以80℃的效能最佳;還原劑的種類更直接地影響前驅物還原的效果,其中甲醇的還原力比乙醇高。經檢視觸媒的TEM照片,我們發現造成觸媒效能低落的元兇為「成核反應」,過多的鉑會聚集成塊而降低表面積;震盪越久使顆粒細小、表面能上升聚集成團;還原溫度高使得反應速率快,溶液中出現大量、細小的鉑晶核,使得鉑顆粒的表面積/體積比太高,非常不安定,讓其更容易聚集,也影響反應效率。

老師,要關門嗎?─室間隔音與聲音傳播之探討

本研究主要從我們在學校遇到的問題出發,加上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環境議題,引發我們研究的興趣和動力。剛好在五下自然課中也學到相關概念,讓我們更有能力進行探究。由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聲音原來是這麼有趣而複雜的,以前我們都忽略它、誤解它。我們常會直覺把門關小就可以降低干擾(提高隔音),現在發現開口大小和隔音效果的關係並非單純的等差或倍數關係,把門關小隔音效果不一定會變好,只有在全部關閉的狀態下,才能達到顯著的隔音效果。其次,我們也發現隔音效果除了和開口大小有關,也和其他原理或效應相關(例如材料、共鳴、側路傳播),這正可以當作我們未來繼續研究的方向。

空中的小精靈~校園飛羽初探

本研究想瞭解校園鳥種族群、行為、與植物關係及繁殖狀況,結果如下:一、研究期間記錄到16種鳥,最大量依序為麻雀、白頭翁。二、鳥類特殊行為:紅尾伯勞喜歡停在制高點,另有領域性及吐食繭行為。鳥類理羽會沾取尾脂腺。素食鳥類吃砂石以助消化。天冷時鳥類會羽毛鼓起。三、校園鳥類棲地如下,空中:小雨燕等。制高點:紅尾伯勞。樹叢:白頭翁、綠繡眼等。草地:麻雀、斑頸鳩等。樹主幹:小啄木。四、鳥活動範圍與總數消長會隨著植物結果開花而遷移改變。五、共發現27處鳥巢。六、鳩鴿科喜歡在樹冠層築巢,輝椋鳥會集體築巢。七、斑頸鳩親鳥最常見行為是觀望、育雛;雛鳥是展翅、理毛。八、斑頸鳩繁殖時有孵蛋、孵雛、育雛、引誘雛鳥飛行等行為。

棋形怪狀

班上同學總是喜歡一起下棋的感覺,其中又以五子棋最吸引我們,我們也發現當某方先達到三子連線或是四子連線的時候,最後都常常會是勝利的一方。為了分析研究出各種能先完成三子連線的下法,我們將五子棋的棋盤縮小為3X3 與4X4的大小以方便討論,並歸納出「活二連線」、「雙死二連線」等棋子的分佈是3X3 棋盤獲勝的條件,而在4X4 當中,亦發現了許多想要獲勝所需要的條件。有了這些基礎,在往後與同學的對奕之中,更多了許多自信與樂趣,值得一提的,當我們在方格紙上分析畫圖的過程中,也發現獲勝棋子分佈所形成的有趣圖案呢!

你從哪裡來--探究聲音的傳播與影響

聲音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它雖然無影無形卻又無所不在。我們將藉由實驗來探究聲音的特性,利用等分貝線圖來察覺校園內聲音的動向,透過模擬來了解聲音的吸收。

QQ變形蟲

自然教室裡,有以前上課的教具,很像市面上販售的黏黏手玩具,激起大家研究「QQ變形蟲」的好奇心。由查詢資料發現半液體形態的「QQ變形蟲」是利用膠水和硼砂結合形成的透明果凍狀物體 。透過展性、延性、彈跳能力裝置的測試及各種製作變因控制,進行一連串的研究與實驗,我們發覺許多影響QQ變形蟲性質的原因,讓QQ變形蟲除了好玩之外,產生學習科學的意義。

水中的阻尼振盪

本實驗主要以高畫素攝影機拍攝,透過影音剪輯軟體的定格功能,不只提高時間測量的精密度至30分之1秒,更可清楚記錄觀察浮體於水中上下來回振盪的位置變化情形,並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其振盪週期、最大位移。進而找出浮體在水中運動時,所受阻尼力大小隨著其在水中的深度、接觸面積增加而變大;以及驗證阻尼振盪中最大位移遞減率與阻尼力的關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