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7屆--民國96年

海倫家族三代同堂大蒐祕

從國中的幾何出發,利用角平分線的比例性質,發展出子直角三角形的理論,並利用此理論,加以延伸與推廣,發展出海倫家族邊長的比例解。

大城『陷』--大城鄉地層下陷原因與模擬初探

報紙報導:大城鄉地層下陷速率快,是由於抽地下水。為了解大城鄉地層下陷的現象與地下水的關係,我們設計實驗和模型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及地層下陷原因和災害的研究。實驗證明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及地層下陷後可能造成的傷害。透過模型更明瞭地下水與地質結構的關聯。利用網路資料,將歷年下限量統計分析。另實地探訪監測站、老舊房屋、新建築地基、路基、橋面的差異;以自製的測量地下水面高度的檢測筆,檢測地下水面下降的現象。依研究提出結論:(一)地下水有補償、流動及負載的特性。(二)實驗、訪查、統計與模型設計可驗證地下水與地層下陷的關聯。(三)抽地下水的傷害包括:地面下降、鹽化、房屋下陷、海水倒灌、積水不退等。

銀條斜線天蛾

從發現銀條斜線天蛾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搜尋有關於銀條斜線天蛾的資料;並調查校園其食草植物的分布情形。將食草盆栽放在生態食草植物旁仔細觀察、耐心等待並紀錄其產卵日期,並將生態園裡發現的卵每天觀察紀錄。卵經過四、六天後開始孵化成一齡幼蟲,在經過四次脫皮成五齡幼蟲;我們將其過程一一拍照紀錄下來。最後幼蟲潛入土中表層利用葉子吐絲作蛹室等待蛻皮化蛹,再經過十天的耐心等待;那一隻隻有著大眼睛形狀猶如噴射戰鬥機的天蛾終於破蛹而出,讓人既高興又興奮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並願將那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與觀察所得和所有的同好分享。

揭開達文西「蜜」碼

從偶然巧遇養蜂達人,便一腳踏入蜜蜂的神秘國度,探索了採蜜的過程、瞭解蜂蜜的種類與特性、養蜂人家的辛勞等,想不到蜂蜜也有CNS 國家認證的一套標準喔!藉由一系列抽絲剝繭的實驗,我們瞭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不肖商人要製造假蜜牟利,也學到可以從蜂蜜的外觀、透明度、香味、成分標籤、結晶的細膩度、酸鹼度、葡萄糖比例、花粉數量、泡沫的多寡與持久度等等指標來辨識蜂蜜的真假。入寶山,我們收穫滿滿。利用簡單的電路設計出好玩的自動辨蜜機,再也不擔心買到不好的蜂蜜了。

感熱紙的第二春

感熱紙是一種遇熱就會變色的紙,但除了加熱,硬物刮或遇到酸鹼溶液都會使它變色。雖然稱為「紙」,卻不能紙類回收再利用。但我們可以利用感熱紙溶液遇強酸會變墨綠色;遇弱酸、弱鹼會變紫紅色;遇強鹼紫紅色會變淡消失的特性,將感熱紙回收再製為酸鹼指示劑。而塗上強鹼的白色感熱紙雖然不變色,但經過加熱後卻因此顯現出白色的筆跡,能製成神奇的隱形信件。

改良型萬用虎鉗

實習過程往往遇到形狀複雜工件,無法用一般虎鉗夾持進行加工,如:銑床的曲柄、虎鉗的搖桿、球體……等等。加工複雜工件時,需使用 V 形槽、壓枕……等等夾具加以輔助,但有些夾具根本無法夾持球體。使用特殊夾具需拆除原有之虎鉗,還必須校正,工作繁雜又浪費很多時間,加工效率大大降低而增加生產成本。

光線對人面蜘蛛結網之影響

蜘蛛一直被許多人所懼怕,大部分人一見到蜘蛛,第一動作便是找東西將其打死,其實,蜘蛛不僅吃蚊子、蟑螂等會傳染疾病之昆蟲,蜘蛛絲還有高度的韌性、延展性高等優點,實在值得人們好好去利用。可惜,由於蜘蛛絲目前無法大量取得,因此無法利用作為商業用途。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改變蜘蛛的生活環境,進而使其蜘蛛絲產生改變。本實驗利用兩個因素改變蜘蛛的生活環境:(一)不同的可見色光照射後對蜘蛛所織的絲的影響。(二)不同光度大小的白光照射後對蜘蛛所織的網的影響。研究的結果發現:可見色光的種類、波長及能量的大小,光度大小可能是改變蜘蛛絲粗細、蜘蛛網疏密的因素。

小兵立大功—校園與社區區域性風力發電之研究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風力機發電實驗:一、我們使用瓦楞紙、木片做出不同片數、表面積、攻角的旋轉翼,探討這幾個變因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二、我們製作了不同匝數的線圈,使用磁場強度不同的稀土強磁,探討這些變因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三、我們還應用模組化的觀念設計出一個可以改變線圈位置的發電機,探討改變線圈與磁場位置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四、為了評估我們的校園及附近社區是否有進行風力發電的條件?我們進行了為期數個月的校園風力評估研究。

校園中的忍者泡泡蟬-嗜菊短頭脊沫蟬的研究

嗜菊短頭脊沫蟬是在台灣分佈很廣且在我們校園中常見的昆蟲,因有很好的偽裝常常被忽略,我們希望這個研究讓大家認識『嗜菊短頭脊沫蟬』,及他們適應環境的方式。嗜菊短頭脊沫蟬屬植食性昆蟲,利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在本校主要寄主植物是過江藤(多年生的匍匐性草本植物),整個生活週期歷經卵、若蟲、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沫蟬若蟲會以泡沫包裹全身用以防禦敵人,泡沫的位置分佈和齡別有關,調查泡沫分佈位置和植物莖的寬度也呈現負相關,研究發現過江藤植物莖的木質部和樹皮的距離呈現越往下距離越長,所以本種昆蟲若蟲隨齡別增長而有逐步分散至附近植物莖的基部取食的現象,與若蟲喙部隨齡期增長有關。沫蟬的泡沫具有防禦的功能,利用泡沫的黏性使昆蟲掉落其中,無法行動但不會立即死亡,進行生物觀察實驗時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黏性特性固定昆蟲進行觀察。

黃鉤樂、黃勾勒

在為期一個半月的研究中,我們定期外出採集樣本。我們在室內佈置了適合黃鉤粉蝶幼蟲生長的環境,擺設油菜花及樹枝,觀察他們化蛹的情形。另外,我們也分別進行了替代寄生植物的實驗,利用油菜花以外的十字花科植物作為實驗對象。在生命週期,我們將幼蟲放在飼養盒,每天觀察、作紀錄,並同時飼養紋白蝶做比較。分布地區的部分,則是列出了幾處發現黃鉤粉蝶的地方,並請地理老師幫助我們做分析。本文的研究,讓我們充分的了解蝴蝶的一生及黃鉤粉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