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的忍者泡泡蟬-嗜菊短頭脊沫蟬的研究
嗜菊短頭脊沫蟬是在台灣分佈很廣且在我們校園中常見的昆蟲,因有很好的偽裝常常被忽略,我們希望這個研究讓大家認識『嗜菊短頭脊沫蟬』,及他們適應環境的方式。嗜菊短頭脊沫蟬屬植食性昆蟲,利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在本校主要寄主植物是過江藤(多年生的匍匐性草本植物),整個生活週期歷經卵、若蟲、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沫蟬若蟲會以泡沫包裹全身用以防禦敵人,泡沫的位置分佈和齡別有關,調查泡沫分佈位置和植物莖的寬度也呈現負相關,研究發現過江藤植物莖的木質部和樹皮的距離呈現越往下距離越長,所以本種昆蟲若蟲隨齡別增長而有逐步分散至附近植物莖的基部取食的現象,與若蟲喙部隨齡期增長有關。沫蟬的泡沫具有防禦的功能,利用泡沫的黏性使昆蟲掉落其中,無法行動但不會立即死亡,進行生物觀察實驗時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黏性特性固定昆蟲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