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4屆--民國93年

魔精三部曲味精對動植物細胞、雛雞之影響,以及維生素B6 的緩解試驗

味精(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 簡稱MSG,分子式為C5H8O4NNa‧H2O )是中國餐館常常使用的一種調味品,有使清水變高湯的神奇魔力,也是一種正常的胺基酸分子。但是生活週遭中有些親友,若食用過量的MSG 的確會產生身體麻痺、全身軟弱、心跳加速等症狀。我們想了解MSG 對生物細胞(包括動植物細胞)及生物體有何影響,所以用1M(莫耳濃度) MSG 溶液處理花生16 小時,發現花生細胞會破裂,若使用相同濃度之蔗糖、葡萄糖、鹼粉、食鹽及醋等溶液,浸泡相同時間後花生細胞則保持完整。我們再使用MSG 處理動物血液細胞,發現血液細胞並不會發生溶血或萎縮的現象。若在雛雞飲水中添加3%MSG 明顯造成雛雞死亡及臟器上有許多白色沉澱物堆積,尤其是心臟及腎臟的嚴重病變。接著我們在雛雞的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6,發現能緩解MSG 的效應,降低死亡率及延緩死亡的時間。若無法避免吃到高濃度MSG 的食物時,請記得適時補充維生素B6,應該可以減少MSG 所帶來的傷害與不適感。

文蛤噴水行為的研究

藉由觀察文蛤噴水行為了解文蛤的呼吸,並探討會影響文蛤噴水次數的因素,讓我們對文蛤的噴水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

水的泡泡啵啵啵

水是我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水的世界中,有硬水和軟水之分。硬水中含有多量的鈣離子或鎂離子,然而實驗中發現不同的水樣,會造成清潔劑的清潔效果。水中含有越多的鈣離子或鎂離子,對清潔效果大大折扣。

生生不息的天空之池

水池生態園位在三樓的走廊旁,是小朋友下課時間觀察、休息的好地方。主要分為四大區域,調查出20 種動物和43 種植物,生物之間也有食物鏈和食物網的關係,主要影響水池生態園的因素包括時間、日照、水綿的生長速度等,經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我們也學習到如何去觀察、維護水池生態園。

姻圓一線牽

1、由一點至兩圓切線長若相等,可推得此點至兩圓的圓心距離的平方差為定值,而由預備定理可知此點分佈的軌跡為過此點做連心線的垂線(稱為姻圓線)。2、討論當兩圓的位置改變時(外離、外切、相交兩點、內切、內離),此條姻圓線的相關性質,並藉之以尺規作圖分別作出姻圓線。3、推至三圓時,發現三圓心若共線時,三條姻圓線重合或平行,而當三圓心不共線時,則三條姻圓線相交於一點(稱為姻圓心)。4、探討出姻圓心分別在三圓的內部及外部時,則此姻圓心必分別為某一個被三圓皆平分及與三圓都直交的圓的圓心。5、最後更進一步發現了有關姻圓心心的另一些特性:(1)任一三角形的垂心亦為分別連接三頂點與對邊任一點的三線段為直徑的三個圓的姻圓心。(2)當三圓兩兩外切時,則姻圓心為以三圓心為頂點的三角形的內心。(3)作任一三角形的三高,而三垂足之間兩兩連接的三條直線與三邊的延長線分別交於三點,則此三點必在原三角形與以三垂足為頂點的三角形的兩外接圓的姻圓線上。

池塘邊的舞者─水田嬰(青紋細蟌)

這個實驗的主題可說是台灣本土最多的豆娘-青紋細蟌,整個實驗目的可以分成三項:一、解開青紋細蟌自己的各種奧妙,例如身體結構、雌雄差異、交尾與變化。二、探索青紋細蟌對病媒蚊的防治是不是也有一些貢獻,她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三、青紋細蟌最引人入勝的羽化過程與生活史的演變。幸好在農藥如此氾濫的都市邊緣還能夠找到兩三塊觀察實驗的場所,在野外觀察與紀錄下的結果;至於羽化過程與生活史的研究,則從野外收集豆娘樣本,回到實驗室飼養與觀察,慶幸的是,這些研究後的豆娘,很能夠適應學校的水生教學園區,也能夠繁殖出新的豆娘世代,不會因為研究而傷害了豆娘們的生存;以下就是整個研究成果。

鬼斧神工的編織手

我的研究報告主要為: 1.中型金蛛外型、行為及生活方式2.各式隱帶的介紹3.蛛網的結法4.蛛絲的觀察及實驗蜘蛛一般人給的印象是噁心的,但是蜘蛛應該有牠生存的意義吧?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在思考牠有何貢獻之前,應該對牠有深入的認識。一般來說蜘蛛捕食小昆蟲如蚊子、蒼蠅等,對人類應是益蟲,但人類侵犯了牠的生存空間之後,反而將牠視為害蟲。我找了「中型金蛛」為研究對象,觀察中型金蛛除了使我瞭解牠的生態外,更讓我學習到面對大自然的態度。

桑寄生寄生生理與組織之研究

桑寄生植物屬半寄生植物,具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分,但所需之水分和無機物取自於寄主——朴樹。我們由實驗得知,桑寄生為了確保可自朴樹身上取得無機養分,其蒸散速率大於朴樹;我們也可以從氣孔密度比和管腔截面積比的結果得知,此二因子對於其蒸散速率之差異有顯著的相關性,也就是說,桑寄生對於朴樹的選擇,若不能在構造與生理適應上取得優勢,會不易甚至無法在朴樹上長期穩定生存。 不過,雖然桑寄生可以自行製造有機養分,但是我們想知道它是否也會吸取朴樹身上的有機養分。因此我們比較了日照與否的桑寄生的醣類比較,但是嘗試了多種實驗方法,依然無法取得穩定的數據,使得我們不能確知其結論。另外,我們也製作了朴樹與桑寄生莖的切片,觀察其生理構造的差異。

台灣冷泉的實驗室模擬

除了義大利外,台灣地區得天獨厚擁有冷泉,近年來,蘇澳冷泉更成為一個名聞遐\r 邇的旅遊勝地,蘇澳冷泉的泉水純淨,湧出量大,既可飲用、沐浴也可供其他用途,對\r 於這神奇的泉水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筆者感到非常的好奇,於是設計了一些實驗,期望\r 能更加瞭解它的成分組成及形成原理,進而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綠色感測器─巴拉刈無所遁形

本研究探討以植物作為電極修飾層,對電化學偵測巴拉刈濃度的影響。首先,比較背景電解質溶液對偵測巴拉刈的影響,在氯化鈉溶液中可得到較穩定的巴拉刈訊號。再將植物修飾電極取代原本的工作電極使用,經植物萃取液修飾的電極所偵測的氧化還原波峰電流值均增大,故得知植物修飾層有助於增加偵測巴拉刈濃度的靈敏度。另外,透過經修飾不同層數的菠菜電極偵測,發現修飾二層時偵測訊號有最大值。而且,當預濃縮時間增長時,氧化還原波峰電流也隨之增大。最後,我們將此種植物修飾電極拿來偵測水源、蔬菜液等,並利用標準添加法計算其中巴拉刈濃度。透過實驗,證實了未來將植物作為天然感測器,偵測微量除草劑濃度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