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4屆--民國93年

迴旋鏢

本實驗以厚紙板為原料,作各種不同的迴旋鏢,改變其長度、中心凹凸程度、傾斜程度、邊緣膠帶的圈數與纏繞膠帶的位置,以捲尺和碼錶量測其迴旋半徑及時間,觀察其飛行軌跡、週期和迴旋半徑之間的關係。由討論數據變化之趨勢,及引進白努利定律、牛頓運動定律來解釋迴旋鏢軌跡變化與力的關係,希望進而了解如何設計出適合各種環境的迴旋鏢。

泥火山的春天

我們發現泥漿土的比例愈高,發芽率相對的就有變低的趨勢。我們首先推測可能是跟礦物質多寡有關,但實驗結果卻顯示酸鹼度的影響性大於礦物質。我們運用不同種子當作變因,水源(自來水)、溫度陽光(陽台陰涼處)為固定因子,顯示了礦物質多寡對不同種子的發芽率影響性不大。我們運用不同的水源(自來水及硫酸水)當作變因,對相同種子、溫度及陽光(陽台陰涼處)為固定因子,結果顯示酸鹼度對於酸鹼範圍較廣的種子(小白菜)、嗜鹼性種子(金盞花)、嗜酸性種子(桔梗)的發芽率有明顯影響。

大安水蓑衣花粉粒的發育

一、本次活動觀察大安水蓑衣大安族群與清水族群的小孢子發育,發現:(一)兩族群小孢子發育,都有不同步的情形,大安族群中有23%花藥中小孢子發育不同步,清水族群有8%花藥中小孢子發育不同步。(二)兩族群的成熟花粉粒都有不正常的花粉粒,大安族群產生成熟花粉粒中有40%不正常花粉粒,清水族群產生成熟花粉粒中有55%不正常花粉粒。(三)結合上述觀察結果計算一個花藥在開裂時,大安族群釋出成熟且正常的花粉粒機率為46%,清水族群釋出成熟且正常的花粉粒機率為41%。二、根據本活動觀察,我們推論:(一) 大安水蓑衣有性生殖障礙發生在授粉之前。(二) 大安水蓑衣小孢子發育在小孢子四分體期(II)是花粉粒敗育(不稔性)發生的關鍵時期。

奈米光觸媒的應用—海上除油污

幾年前希臘籍貨輪在墾丁外海的擱淺漏油事件,造成海洋生態很大的傷害,如何分解這些油污又不對環境造成傷害,便是十分重要的課題。目前處理方式多採用吸附劑吸收濃縮後、進行熱處理分解的方法,但這種處理方法效率低,於是我們便研究光觸媒的方法處理。根據現有資料顯示,二氧化鈦光觸媒受紫外光照射後,會產生活性氫氧自由基或超氧離子,容易使有害的有機化合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毒性物質。而光觸媒要發揮作用,必須使反應物接觸到觸媒表面,因此我們將之作為奈米管,增加其表面面積,進而提高反應速率。

水是否有彈性?水在碰撞中的彈性研究

本實驗室以探討剛體碰撞運動的方式來探討水碰撞後的彈性係數(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以及碰撞後的速度計算;以雷射光進行準直校準;數位攝影機進行拍攝,最後,以拋體運動、碰撞理論與及流體性質作為分析的依據。 計算出: 1.水和剛體以及水與水碰撞的彈性細數皆≒0.47,並推測當超過單一水分子所組成的水和自然界中大部分物體碰撞時彈性係數皆等於水與水碰撞時所的的數值。 2.入射水柱初速與排開速率的比值≒3.48 3.歸納出理論計算水與水碰撞後初速計算式V理論初速 = 2‧Vs‧cosβ+ΔV 即理論上碰撞後速度等於兩倍的入射速度的水平投影加上鉛直投影所造成的水平排開速度,利用此事可理論上計算水的彈性係數。 4.利用彈性係數以及結論三的關係式可在理論上計算出碰撞後速度以及碰撞後反彈水滴的反彈角。

AB 飛舞 ~ 增進家庭式優酪乳製程的效率

通常家中製作優酪乳採用靜置發酵方式,無法像實驗室或工廠中自動化攪拌、搖晃,所以往往出現乳清分離的現象,既不可口又不美觀。本研究欲解決這些困擾以提升品質,並試圖找出省時省能源的最佳發酵模式。首先探討各溫度下乳酸菌發酵情形,選定45℃水浴六小時為發酵條件。再設計特殊橡皮軟管以分析上下層優酪乳,證實靜置發酵會造成乳酸菌沉澱,下層酸度較高,甚至導致變性凝集。然後根據生物磁性原理,證實乳酸菌分布會偏向N 極磁場。於是透過裝置上方N 極磁力吸引,讓乳酸菌上下均勻分布,上層及下層優酪乳的酸度顯著提高,而本氏液分析也得知總體的糖分也減少,可見乳酸菌分解乳糖產生乳酸的效率提高,且因菌種沉澱造成的乳清分離現象獲得改善。本團隊根據實驗成果研發自製家庭式優酪乳發酵機,大幅提高發酵效率且能兼顧良好品質。

cos nθ和sin nθ的一般項公式

1. 將 cos nθ以cosθ 形式依高次降羃排列展開,觀察各項係數,找尋其變化規律,進一步求得各項係數的一般項公式。2. 將 sin nθ以sinθ 形式依低次升羃排列展開,觀察各項係數之變化規律,進一步求得各項係數的一般項公式。3. 找出cos nθ 與cos(n-1)θ,cos(n+1)θ 之間的關係式。4. 找出sin nθ 與sin(n-1)θ,sin(n+1)θ 之間的關係式。5. 利用cos nθ 的係數間的遞迴關係,找出其相對應的特徵方程式。

叩頭蟲的彈跳力---生物力學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叩頭蟲彈跳的原理及影響彈跳的因素。研究中以機械模擬彈跳、環境影響彈跳高度以及所能承受的力等實驗來檢驗叩頭蟲彈跳的原理,並進一步探討其生態意義。根據實驗結果,叩頭蟲之所以能夠彈跳是運用了彈器造成反作用力,而溫度與地表等外在環境則會影響叩頭蟲的彈跳力,且叩頭蟲所能承受的力大約為自己重量的100 倍。此外,我們也驚訝的發現,當牠受到威脅及壓力時,叩頭蟲可以正面彈跳,這在我們所查到的文獻中均未記載,而且成功率高達53.65%。其主要的生態意義應與叩頭蟲的反面彈跳大致相同,是為了逃避危險。

蜂窩染色問題的探討

本文探討的問題是相同的正六邊形(蜂窩)所構成平面之染色問題,在同色不相鄰與相同顏色中心點距離皆相同的條件下,探討可用幾種顏色將蜂窩圖塗滿,其中運用「骨架」的概念並引入斜角座標解決問題,並將其推廣至地磚圖形的染色問題上。

選天然,最自然

從課堂中學得酸鹼物質的檢測方法,我們更進一步的研究製作各種既方便又理想的酸鹼指示劑,來檢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以及日用品的酸鹼性。並且從對各種事物的酸鹼性了解,提供另類的食用或使用的方式,以創造更優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