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3屆--民國82年

環保的無名英雄

在世界各國不斷倡導環保運動的當時,在偶然間看到電視媒體報導:英國有些家庭已經利用蚯蚓來消化分解家中的殘餚,使垃圾減量。而美國也在 1982 年也發表利用蠕蟲來分解垃圾,進而引起我對它的好奇,因為外國人習慣生食,而中國人習慣熟食,而它能消化分解生的食物,卻不知對中國人的殘羹剩餚,是否也能發揮它的神奇呢?所以我設計這個實驗來研究、了解它。

冰是怎麼溶化的

開學的時候,上自然課第一單元──水的循環:「冰怎麼溶化了」。我們把一樣大的冰塊同時放在冰水、空氣、手上和熱水中,看看哪一個溶化得快?我們做完了實驗,可是大家的答案不一樣,覺得很奇怪,就請問陳老師,他指導我們再做做看,也指導我們冰塊溶化的一些問提。

紫!白!棕?綠?鹵化鉛與雙氧水反應的探討

在專題實驗中將 KI(aq)與 Pb(NO3)2(aq)反應產生的黃色 PbI2(s),偶然地加入雙氧水後,發現反應非常劇烈並產生紫色與白色氣體,這種奇妙現象引起我們的興趣。再者 KBr(aq)、KCI(aq)與 Pb (NO3)2(aq)反應產生 PbBr2(s)、PbCI2(s)若加入雙氧水後,是否反應會產生紅棕色與黃綠色氣體呢?為了揭開這些問題的謎底,於是我們著手設計並進行實驗加以探討。

四輪車和小山坡

六上自然課本我們在做「四輪車和小山坡」實驗時,發現學校所用的實驗器材不太理想更好,,四輪車常偏離軌道,木塊被撞後常亂滾,距離很難測量,我們心想能不能有又簡單的方法呢?

鋅銅電池之探討及改良

按理化課本 22 - 3 鋅銅電池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時,所產生的電流很小,尚未達 1 mA, 此現象引起我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因此希望能改進實驗,使伏特電池更簡便、更持久,且得一更大的電流。

酸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我們常從書報上看到「酸雨是個恐怖的無形殺手」。它的破壞性非常大,會危害土壤和森林、侵蝕金屬和岩石,並使得建築和室外雕像有剝落的現象,它侵入我們日常生活造成了種種可怕的問題。例如:美國東北有二百個以上的湖泊因酸雨而沒有生物。它讓花草樹木營養不良,更有人說它會使人禿頭,多可怕呀!酸雨嚴重的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為了徹底的了解它,於是我們對酸雨做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研究。

自然界的大染缸

本校在三十一屆、三十二屆全國的科展中,以「奇妙的水上印花」及「蔬果花卉妙用多」這兩個實驗,雙雙獲得了第二名及佳作,使我們信心大增,為了想深入的研究,有更多的發現,期望能在大自然中尋找出染布的好材料。

“聲”機蓬勃的奧秘─探討水下聲波刺激對水耕蔬菜生長的影響

每年八、九月正是颱風季,田裡的蔬菜受天候影響而產量銳減,價格昂貴。雖然水耕蔬菜不受限於天候,但每日產量有限,因此引起我們找尋促進水耕蔬菜早日收成,及增產方法的興趣。我們在卅一屆科展生物作品中,得知某些特定聲波的刺激,的確能促進水蘊草的光合作用;但,此實驗卻僅止於對植物葉部的刺激而已,而我們知道,根部對植物的生長尤其重要,但,一般田間植物不易進行此類實驗,因此,我們就著手設計本實驗,想利用各類水下聲波來刺激水耕蔬菜之根部,觀察其生長情形,期能找出促進其生長的聲波或音樂。

綜合性實驗設計一密閉器中燃燒與氣相成分變化之研究

在國中理化課木第一冊第四章空氣成分中,我們發現蠟燭燃燒後能使瓶內水位上昇的奇妙現象,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空氣的奧秘,也因為如此才促使我們更加好奇的想了解空氣的真面目,以及改用酒精、鎂帶等來代替蠟燭重新設計多樣化實驗裝置,以利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水族世界的光合作用

開學的時候,“鹵蛋 ”很懊惱的告訴我們,暑假他和爸爸準備在家裡的水族缸裡培植一些水草,可是不知什麼原因,水草總是長不好,有些根部腐爛,葉片掉落,顏色枯黃不鮮豔,沒幾週水草就漬爛而死了。 剛好開學不久,自然課實驗植物的光合作用,我們了解了光合作用是植物的葉綠體,吸收太陽光的能,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合成為醣類,並釋出氧氣的一個過程。而白天行光合作用所釋出的氧氣,正好提供植物夜間呼吸作用時的需要。 上完這一單元,“鹵蛋” 心裡想:水草長不好,可能和光合作用有關,於是我們請教了老師,老師指導我們從影響光合作用的各項因素進行試驗,探討水族世界裡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