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9屆--民國78年

馬齒牡丹真的紅顏薄命嗎?

不知從何時,我們竟然一到校一定先到花圃望一眼馬齒牡丹,欣賞它秀麗的花容,頓時身心舒暢,可是到了下午,馬齒牡丹卻紛紛合上眼凋謝了。不禁納悶:它真的紅顏薄命嗎?是什麼原因?欲揭開謎底,就得研究它,所以我們分工合作的種植、找資料、觀察、實驗。

蟻學概論

我對螞蟻的興趣並沒有因去年“工蟻制衡論”的提出而結束,仍有許多問題,如:螞蟻的肢體語言如何解讀?如何證實螞蟻週期行為的存在?怎樣正確計算螞蟻族群的大小?螞蟻型態上的總體特徵為何?……好多好多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再加上“工蟻制衡論”並不完整,要做若干的修正,這些正是我研究的動機。 好奇心及求知慾,使我不得不繼續第六年的螞蟻研究,也許,第七年、第八年……或更長更久的時間,我都會做下去。

「棋迷之迷」的探討

暑假快結束了,媽媽希望我們能把假期中弄亂的書櫥重新整理,並把新買的書放到適當的位置,我們選了個全家有空的日子,就動起手來。姊姊、我和弟弟的書有限,一會兒工夫就整理好了,倒是爸爸還有一大堆沒處理好,我們又幫不上忙,就乾脆坐下來看看爸爸散置在地上的書,在這些書中,有三本薄薄的「回饋學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拿來翻看,其中第二冊中有一篇「棋迷之迷」特別具有挑戰性。內容是:\r 「一張西洋棋盤,縱橫各有8個方格,總共有64個方格,一副牙牌有32張,一張牙牌可蓋住2個方格,這副牙牌恰好可以蓋滿整個棋盤,如果把棋盤的右下角和左上角各剪去一個方格,棋盤上還能蓋得下幾張牙牌?」\r 我想剪去兩格,恰好少了一張牙牌的位置,應該可蓋得下31張牙牌,但是文章裡面卻暗示31張的答案並不正確,我找第三期並沒有解答,問爸爸是否有第四、五、六……期,爸爸說沒有,要我自己求出正確答案。我只好向老師求救,並邀請幾位好朋友共同參與。

馬克尼斯現出原形

有一天,到圖書館看到可外讀物,看到一篇有關馬可尼斯發現大磁鐵的童話故事,使我聯想到五年及自然科學到磁場分布,心想,如果能夠看到磁鐵在立體空間的磁力線分布該多好,地是我找遍了所有的書籍,都找到平面的分布停面籠統的磁力線方向分布及那一點是最強?最弱?從此以後,我和三位同學一起做實驗。

我要知道你是誰

前些日子,我溜冰時,不小心膝蓋擦破皮。媽教我拿急救箱的雙氧水先消毒,可是很不巧,箱內有兩瓶掉了標籤的藥水,使我一時無法分辨哪一瓶才是雙氧水。最近學校盛行感冒,我也「中獎了」了,喉嚨沙啞,會痛。媽媽吩咐我每天要定時吃藥,並用藥水漱口。結果,第一天,數口時覺得酸酸的;第二天數口後卻是鹹鹹的。媽媽說:「這是兩種不同的漱口水。」這使我覺得很奇怪,心想:這些外觀看起來很相似的水,為什麼卻是不一樣的東西呢?我到底要什麼方法來分辨它們呢?所以,利用課餘時間,我邀了幾位好朋友,請老師指導我們進行研究這個問題。於是一連串有趣的實驗展開了。

五分之ㄧ的真象

在上自然課時,老師帶領我們做有關空氣中氧含量有多少的實驗,我們利用蠟燭燃燒時會消耗氧氣的原理,用玻璃長筒罩住燃燒的蠟燭,蠟燭熄滅後,水會因玻璃長筒內的氧氣被消耗而上升,驗證出空氣中有五分之一的氧氣。但是我們每一組所得的結果,都不太一樣,有的水位上升超過五分之ㄧ,有的不到五分之ㄧ,幾乎都沒剛好上升五分之ㄧ的,於是在討論時,到底有那些因素會影響到水位的上昇,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值得去研究,於是我們就展開了這次的實驗。

押!押!押!

過年時,大家總會賺不少紅包,我也不例外,口袋裡滿滿的不知道該怎麼花,所以過年時就有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娛樂」。今年我到北港大伯家去玩,在廟的旁邊看見很多人圍在一起「娛樂」,我也湊過去。心想:六個格子中三個,應該不會輸,就跟著大人押。我只覺得錢一直出來,而老闆的錢卻越來越多,實在很奇怪。算算,我輸了三百多元,趕快腳底抹油。開學了,一直都還很迷惑,明明六個中三個,機會一半一半嘛!怎麼我就特別倒霉,決定好好探討這個怪東西。

共振之研究

在自然界中,共振的現象幾乎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至,不僅涵蓋了物理界以及化學界,也遍及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共振」猶如桃李之甜美,激發了作者研究的決心。

看他或她往哪裏跑

報紙上轉載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其中詳述美國專家列舉許多數據,認為電氣化帶來致癌威脅,推測是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產生之磁場所惹的禍,理化課中,我們學到: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力而移動,其受力的方向可用右手開掌定則來比,陰極射線(電子)在磁場中受力的情形也是這樣(如圖一)。我們想生物體內有很多離子,會不會是因為離子受磁場作用偏移而對生物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想研究在磁場中運動的陽離子及陰離子的偏移情形。

熱及金屬離子壓迫作用引發HsP70基因在鏈黴菌及鼠神經膠瘤細胞中表現

關於熱壓迫蛋白的作用研究起諫於 1962 年,由果蠅唾腺染色體“泡夫” ( puff )而起。泡夫受熱、水楊酸鈉,或 Dinitrophenol ( l ) 所引發,也受其它形式的壓迫而引發( l ~ 4 ) ,只需引發數分鐘,如此的 DNA 合成也在其他細胞和組織中發現( 5 ~ 6 )。在 1 9 73 年 , Tissiere ( 7 )引用 SDS 蛋白凝膠電泳法以分子量分析泡夫所引發出的蛋白質問題,這是第一個熱壓迫蛋白的分析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