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61屆--民國110年

CBS剎車連動分配器

本作品符合CBS (Combination Braking System)規範,可單手同時連動控制前後兩輪剎車,另一手單獨控制後輪剎車,讓騎士煞車時,只要單手一邊煞車或兩手同時剎車,就能同時煞住前後輪,可以將前後輪卡鉗同時作動,降低單輪煞車所造成打滑或造成翻車,不會因為煞車操作失誤而發生意外;並且可增加剎車做動時的平穩性,使騎乘者能保有較高的安全性及舒適性。 我們設計的 CBS煞車連動分配器,除了擁有上述的優點外,還有此次設計讓重點在於零件少,內部構造簡單,有效的降低成本,純屬機械式作動,不易故障、也不用任何的電子設備,亦無電力的需求,並且使用單迴路多功能的設計, 具有五大功能: 1.時差 2.比率式調整 3.同步 4.可選擇操控模式 5.任何煞車的錯誤動作,都會自動調整為正常的動作

櫻桃紅蟑螂躲避行為與群體關係

本研究想了解櫻桃紅蟑螂對遮蔽物的選擇行為,以及族群數目是否影響躲避的情形,最後延伸至蟑螂的結伴行為。因此設計以直線與Y型跑道來探討櫻桃紅蟑螂群體種種行為模式的實驗。 研究發現,櫻桃紅蟑螂在進入新環境後進行躲避所需時間與群體大小之相關性並不大,在熟悉環境後則與群體數目有較高相關性,且隨著熟悉程度越高則關聯性越高,而對環境產生高度熟悉的群體中,群體數目越大,選擇遮蔽物所需時間越長。另外,對於居住環境的選擇上,其偏向選擇舊有環境,表示其對巢穴有趨性。最後,關於結伴行為的探討,發現其會形成二至九隻不等大小的群體,且以各群體為單位共同行動。

點分布與鋸齒狀函數的研究

若有n項,且的滿足ax={(1/2(b2+bn), x=1 1/2(bx-1+bx+1), 1以項數與其值繪於坐標平面並根據分布情況將點連線,圖形似鋸齒狀函數。 將原本散布圖的點經適當「不等量」平移後,再利用分段拼接概念,結合「取整函數」來設計一函數,使其能讓兩條異號的領導係數線段交替出現,形成鋸齒狀函數的圖形,最後再將點「不等量」平移回原本位置,即得一函數涵括所有點。 本研究將設定在不同條件下,分別可根據n值區分四類情況:n=4k,4k+1,4k+2,4k+3,k為正整數;在不同n值,其的一般項有著巧妙的異同處。 最後再將bx推廣到多項式函數,進而找到可行方法來求得對應的一般項ax。

自動太陽黑子觀測儀

2021年全台瘋狂爭相目睹百年難得的天文奇觀-日環蝕,台東的池上及成功都是最佳觀測的地點,學校的社團配合大學科學教育中心所舉辦的活動,安排了觀測之旅,引發我們的研究興趣。我們為了製作太陽黑子觀測儀,從光學成像的原理,參考國內外設計案例,嘗試設計一個三角形的太陽黑子觀測儀,並利用生活科技所學的技能,一面實作與修正的把它製作出來。再利用經緯度資料與觀察時間等知道計算太陽的高度及方位,設計一個水平與垂直的機台,透過程式計算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讓觀測儀可以對準太陽。最後利用攝影鏡頭可以記錄太陽黑子的觀測,並嘗試利用影像辨識的方法,對太陽軌跡進行追蹤:在太陽影像偏移時,自行調整角度,使太陽影像始終保持在正中間。

圓內接正多邊形的線段定和

托勒密定理可以證明在正多邊形的外接圓上任取一點,此點到遠頂點的距離和與到最近兩頂點的距離和之比值為定值。為了方便討論,不妨設此動點固定在正多邊形之外接圓的某一弧上,則不論奇偶性,我們發現圓內接正多邊形的線段定和之特性。同時發現:奇數邊數正多邊形,當邊數2n+3以上時,會滿足此動點到奇頂點的距離2n+1次方和與到偶頂點的距離2n+1次方和相等。無獨有偶,偶數邊數正多邊形,當邊數2n+2以上時,會滿足此動點到奇頂點的距離2n次方和與到偶頂點的距離2n次方和相等。

探討環境因子對白線斑蚊產卵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在校園內廣設誘卵桶,研究校園內特多之白線斑蚊的產卵習性。實驗結果顯示環境溫度、濕度、光度對白線斑蚊的產卵數、陽性率影響不大。白線斑蚊的小組總產卵數與陽性率正相關,單筒產卵數與陽性率負相關,顯示白線斑蚊具有分散產卵的特性。繪製校園斑蚊產卵地圖發現校園內無特定的白線斑蚊孳生熱點,白線斑蚊選擇產卵地點與大環境無關,和誘卵桶放置位置的微環境有關。最有趣的發現為於校園廣置誘卵桶再移除所產的卵,可使白線斑蚊的數量劇減,可作為有效的防治方式。

蟋蟀的發聲構造與音量、頻率、聲音特色之探討

我們想知道,常在校園或街道角落的蟋蟀的叫聲,是否體型或者發聲構造的面積會與他們有關聯。因此,我們能夠在市面上看到同種,卻不同大小、顏色的黃斑黑蟋蟀,也讓我們想要探討,同種的情況下,蟋蟀是否會因為體型大小而聲音特色有所不同。本實驗研究黃斑黑蟋蟀,我們選用體型較大的「黑龍仔」品系及體型較小的「紅羌仔」品系,透過透過回歸分析的方式,分析當一隻「紅羌仔」或「黑龍仔」黃斑黑蟋蟀的體重、harp或mirror面積在蟋蟀群體(n=30)中越大,對於黃斑黑蟋蟀呼喚、打鬥、求偶長音、求偶短音的關係。我們也進一步驗證什麼樣的求偶聲能夠吸引雌性蟋蟀的注意,並討論這是否和體型有關。

胸奴纏余,難辨雌雄——以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蟹奴寄生率及雄蟹雌化的關聯

國內外針對扁平多囊蟹奴(Polyascus plana)少有研究,且研究寄主對象多為方形大額蟹。蟹奴具內寄生生活史,若需從外觀判定其寄生與否,需待內寄生階段成熟後,外寄生時期才突出的外體構造進行判別,前人則依此方法。本研究為第一個以白紋方蟹(Grapsus albolineatus)為寄主、利用扁平多囊蟹奴18s rRNA專一性引子進行內寄生判定,修正先前以有無外體判定寄生率的偏誤,顯示總寄生率上升。為探討根頭目寄生雌性化影響,首例以白紋方蟹為寄主,除無寄生、外寄生時期外,加入內寄生時期,探討各時期腹節雌性化現象,結果顯示有無外體與雄性腹節雌性化現象具顯著相關性。最後,本研究發現扁平多囊蟹奴寄生誘發一雄性寄主肝胰腺卵黃蛋白原基因之表現,為另一個寄生雌性化的現象。

聲音對小鼠情緒影響之探討

國外有許多研究指出,人類會因不同類型的聲音產生不同的情緒,因此我們想探討聲音的不同要素如何影響情緒,我們透過播放不同的音量、音頻、波形、節拍並觀察小鼠的行為,以推測聲音要素造成的影響。記錄的項目包含靜止時間、站立及抓咬次數和滾輪跑動圈數。在音量的部分,50dB時小鼠有較多的跑動圈數,推測小鼠較為興奮,而80dB時則有相反的結果。另外持續變化的音量,也會使小鼠興奮。音頻部分,8kHz的環境下,小鼠有較多跑動圈數,推測小鼠較為興奮,另一頻率為40kHz, 40kHz對於小鼠而言並不算高頻,期間小鼠有較少的探索行為,推測小鼠相當平穩安定。波型實驗未觀察出較有意義的差異性。節拍實驗中,小於80BPM時,小鼠的探索行為減少,推測小鼠情緒應為平穩安定,而高於150BPM的環境中,跑動圈數增加,推測此時較為興奮。皆無發現性別差異。由於80dB、40kHz和80BPM都有較長的靜止時間,我們又額外測試中央活動時間,結果僅 80dB時,小鼠中央活動時間無減少,至少代表小鼠的心情並非平穩,與另兩者不同。

甘藷龜金花蟲一齡幼蟲尾端裝飾糞便的功能

甘藷龜金花蟲幼蟲 ( Cassida circumdata ) 在受威脅時會舉起與擺動尾端棘毛。錄影觀察其裝飾糞便,寬度平均為 0.543mm,呈雙圓球狀,附著在尾端最長之一對棘毛上。本研究發現一齡幼蟲以尾塔主動排便並堆置,且不同齡期幼蟲間糞便形狀及大小均未達顯著差異,推論除了一齡幼蟲以外的各齡期並不會增加棘毛糞便的量。人工移除裝飾糞便的情況下,一齡幼蟲將其補回的次數,與其他二至五齡期幼蟲的行為達到統計上顯著不同;事實上,二至五齡幼蟲未觀察到補回糞便的行為,因此推論尾部棘毛糞便對一齡幼蟲有必要性。一齡幼蟲在遇到天敵—蚜獅時,會舉起尾端裝飾糞便拍打蚜獅身體,將其定義為物理性防禦,而二齡以上之幼蟲,尾端具有更強而有力的蛻皮,會逐漸取代裝飾糞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