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級中等學校組

「吸」以「灰」常-新型板擦之研究

本研究將傳統板擦與板擦機進行結合,製作出能及時清理布面的吸塵板擦。我們的實驗測試了板擦各零件結構與材料的效果、自製吸塵板擦使用時空氣品質、板擦布上粉筆灰滯留量、噪音分貝數,而實驗結果證實自製吸塵板擦能夠有效地解決了使用傳統板擦時無法及時清理、粉塵飄散,傳統板擦機使用時噪音過大等問題。本研究不僅努力為師生創造出優質的教學環境,也使板擦能被及時清潔、提高了板擦的清潔效率以降低了粉塵在空中對師生的影響。未來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優化,提高實用性、擦拭效率,並成功在校園中普及化。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質研究

本實驗我們主要使用LED燈做為光源來對比接近太陽光波長的白熾燈,並使用碘液對比I- /I3- 電解液。我們發現當二氧化鈦膜燒結溫度在300~450度間以及當二氧化鈦膜面積為5cm2、浸泡於染料時間20分鐘時效果為最好,便在後續變因下維持這些因素。此外,我們也自行萃取出花青素、葉綠素、兒茶素三種天然染料來做比較,並透過太陽光能轉換效率公式計算出電池效率嘗試找尋效果最好的天然植物,後續也以此為根據嘗試了混和不同染料。同時,我們藉由觀測LED燈與近似太陽光波長的白熾燈照射下的結果來進行電池性質的比較。

基於LSTM行為與活動力之樂齡關懷系統

本研究開發RNN和LSTM長短期記憶網路的樂齡行為關懷系統,搭配樹莓派、多種無侵入式感測器和鏡頭,實現對獨居者日常活動的實時監控和情緒辨識。 將系統收集的數據儲存在SQLite資料庫中,通過LSTM長短期記憶網絡進行分析和學習,提高系統預測準確率。我們還根據各行為感應器觸發的頻率、語音關鍵字,臉部情緒辨識結果等數據,使用隨機森林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狀態,建立客製化的模型以優化系統的預測性能。此外,系統配備語音識別功能,提供求救信號發送,及負面情緒安撫等功能。 通過長期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本系統能夠觀察並預測獨居者的活動力和情緒的變化,早期發現獨居者的身心健康是否有風險。

建立小綠皮珊瑚的保鮮盒養殖技術及觀察

本研究致力於建立一套於保鮮盒中養殖小綠皮珊瑚的系統,旨在提供研究人員以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進行珊瑚培育,甚至使高中生也能利用此 系統進行相關研究。我們以單一珊瑚片段 上的珊瑚蟲數量及施加藥劑誘導白化等變因為基準,比較不同條件下的生長與代謝反應,以量化小綠皮珊瑚的健康狀態。分析實驗數據後,結果顯示此系統具有可行性,所有小綠皮珊瑚樣本片段無論大小及是否為白化狀態,皆表現出穩定的生長,不僅存活率達 100%,小綠皮珊瑚的健康狀況也相較於培養前有所改善。此外,我們成功培育了白化狀態但仍健康的小綠皮珊瑚,以及僅含單一珊瑚蟲的珊瑚片段,有利於不同實驗目的的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

修「蛋」幾勒─廢棄蛋殼製成蛋殼紙及釉藥之研究

廢棄蛋殼易產生惡臭,蛋殼含98.4%鹼性物質CaCO3;經攝氏900度焚燒的蛋殼XRD分析主要成分為CaO,拌入土壤測得排出的水pH值達12.09造成植物難以生長。本研究以蛋殼鋪在土壤當肥料的小白菜萌發率較好。膠水與蛋殼粉1:1製造出環保的蛋殼紙與市售A4紙張的性狀與著色度比較兩者皆佳;球磨三小時之蛋殼粉末可加入再生紙取代15%的原料。蛋殼粉加入釉藥中能取代原料達36%且在攝氏1230度燒成下,釉面莫氏硬度皆達7~8之間;在釉面耐酸鹼測試中,釉式中僅含石英3%的釉式在加入24~36%蛋殼粉燒成的釉面均會被酸鹼汙染變色且表面變粗糙,釉式中含石英9%釉面耐鹼測試中,加入24~36%蛋殼粉製成的釉面均無汙染變色,製成的食器釉面經SGS檢驗符合臺灣食器法規亦可作為環保的再生建材磁磚釉面。

一點一滴――以水滴撞擊液面的動態過程探討水滴斷裂之機制

本研究將水滴撞擊液面的動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水滴撞擊液面形成水窪、水窪形成水柱以及水柱分裂為水滴,在此三個階段,我們皆找出了良好的量化關係。根據我們推導的公式可看出,水滴撞擊液面速度愈快則水窪則愈大,且水窪形狀皆相同。水窪愈大則會形成初速度較慢且較粗的水柱。在水柱分裂為水滴的機制探討中,我們發現分裂的水滴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噴射水滴、滯留水滴、凹陷水滴,其中噴射水滴僅在撞擊速度慢時出現,而滯留水滴與凹陷水滴涵蓋近所有撞擊速度。最終,我們找到了噴射水滴斷裂高的預測公式,故可利用撞擊水滴的物理性質,精準預測噴射水滴的出現與否,且與實驗數據極為相近。

拈拈有餘——單堆拈必勝策略探討

本文以單堆拈有關的問題出發,討論當給定首項為1的連續數列,接著再就未刪除、刪除不同長度連續或不連續的數列等條件,觀察結果並找出其必勝策略。在刪除特定數列時,發現必勝點的數量與大小與「刪除的數列的首項」和「刪除的數列的長度」有關,最後將其簡化成公式。

Wi-Fi收訊範圍—三角形覆蓋圓面積之探討

本研究在探討「利用數個半徑不相等的圓,去完全覆蓋三角形所需的圓面積總和之最小值」,其最小值以三角形的邊長、角度及外接圓半徑去作表示。 首先,我們討論了利用1、2、3 個圓去覆蓋的情形,並分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去做分類,有完整的結果。並在銳角及直角三角形中,發現有相似的結論。 再者,用多個圓覆蓋時,我們以特殊樣式去作排列,歸納出最小值的規律。

肥水不落外人田—廚餘堆肥種菜效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日照強度與堆肥比例對作物生長的影響,為此,我們準備了五組含有不同堆肥比例的土壤以及萵苣、茼蒿等兩種作物,並觀察兩種作物在不同日照強度下的生長情況,以及在日照強度較強的情況下,作物在不同堆肥比例的生長情形。透過實驗結果可以發現,萵苣與茼蒿在日照強度較強的情況下,會有較佳的生長情況;另外,本實驗也發現不同的植物應有各自適合的堆肥比例,因為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堆肥比例下,吸收土壤營養的情況也不同,因此會導致特定作物在特定的堆肥比例下生長較好。

氣球炸彈

我們發現了一項名為氣球炸彈的實驗,經過一些初步的實驗發現氣球的爆炸情況隨著高度上升有規律,起初認為應該是氣球落下至地面時的速度在特定高度會激增或驟減,但經研究後顯示其符合一般空氣阻力的自由落體,而在最後成功歸納出其規律模式並分類。之後我們探討氣球在施放後第一次接觸地面就爆炸時,內容物所需的最小動能,成功推出鋼珠與氣球的物理模型,得出所需最小動能大約正比於鋼珠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