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新世紀電腦殺手─電腦病毒(Computer Virus )

電腦病毒曾在世界各地引起一陣恐慌,隨著電腦的普遍,病毒到處感染,造成許多使用者憂心,因此引起我們對病毒的興趣,想了解到底什麼是病毒?而展開一連串的研究。

?小河戀?\n探討景美溪水位的變化

去年的科學展覽,我們探討了景美溪中,出露於政治大學附近,沙洲之形成與變化,非常高興榮獲台北市地球科學科的優等獎,這項獎勵,更激起我們,進一步在全盤性的規劃下,展開對沙洲詳細而定期的觀測。去年觀測的經驗得知,需把握降雨量大的夏季,因此我們從去年暑假開始著手觀測紀錄。 半年多來,例行野外的觀測,每月平均實地觀測 2 ~ 3 次,大水時更機動增加次數,包括實地測量流速與紀錄水位,並以水準儀測沙洲各定點的高度,期能經有系統的觀測,對河川中各項因素之關係,做更深入、更有系統的分析。

狩蛛待物

本研究在天然環境及人為環境中分別以採集、觀察、飼養、實驗等方式實際去接近、探究蜘蛛,並在為期長達約半年的詳細觀察紀錄、歸納下,得到以下結論:一、徘迴性蜘蛛和結網性蜘蛛二者在身體構造及生活環境上有明顯不同,但在雌雄分辨、生育及卵囊孵化過程上差異不大。二、藉由定期、定時、定量、定類的餵食過程中詳細紀錄,比較出徘徊性和結網性蜘蛛因為生活環境及視覺、嗅覺、觸覺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食性;令其對於獵物的體型大小、捕食方式、活、死體及種類上也有不同的偏好性。三、再天然環境下結網性蜘蛛具有一定的結網形式及順序,並可依此推論出其當時的生理狀態。四、在人為環境飼養下的結網性蜘蛛,通常有著溼度高時收網,濕度低時結網的特性。五、在自然環境下結平面圓網的蜘蛛,捕獵時會停留的形式,多為頭胸部朝下而俯在網心偏上方處;依據實驗結果證明:這即是以相同時間能到達圓網各部位撲捉獵物的最佳地點。

神機妙算

本研究源自於第54-4期科學研習月刊上的一道數學題目——神算,我們主要在探討:如何由第一列n個色球迅速判斷出圖形第n列色球的顏色。一開始先從n層第一列n個色球的排列組合方式開始探討、歸納,接下來我們從最簡單的層數開始觀察,慢慢推導兩層及三層公式,並歸納出符合兩層公式系統的層數:am=3m-1+1層、三層公式系統的層數: bm= 2×3m-1+1層。接著我們把所有層數都化為函數式,在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並不是一道普通的數學題,因為這個題目竟和三進位有莫大的關聯存在!於是,我們將最少步數結合重新定義的「三進位法」,找出了n層最少步數解法的通式: f∏i=1k(ai+1) (x)=∑i=1k[∏j=0i-1(aj+1)] fai+1 (ai3i-1+1)。除了上述之外,我們還發現只需知道圖形中任一層的組合,即可求出其下方任一列、任一個色球的快速解法。

國王的海巿蜃樓

當豔陽高照時,走在柏油路面上,觀察遠方柏油路面上的人、車的景物,經常會因為空氣的折射,而晃動地十分厲害,就好像我們觀察火爐上方的影像一般。甚者,遠方的柏油路面偶爾會出現類似積水的現象,積水中甚至會出現人、車的倒影,但此時的柏油路面不僅沒有積水,更是熱得發燙。由於我們總是在炎熱的天氣中,看見柏油路面上的假積水現象及倒影,因此多數的人均認為,柏油路面上的假積水現象及倒影僅會出現於溫度高的白天。而主要的成因,是因為空氣層之間的溫差不同,使得遠處射向柏油路面的光,不斷地折射,在接近地面時發生全反射,而產生倒影。許多書本皆認為此現象和沙漠中幻影的成因相同,皆可稱為「海市蜃樓」。南一版的基礎物理課本寫道:「遠處物體所發出的光線,經過空氣層間的折射和底層的反射後,不是沿直線進入我們的眼睛,而是如圖中所示的曲線,使我們以為是從路面下的倒影所發出。」但我們觀察發現,地面與上層空氣的溫差,並非柏油路面上假積水現象及倒影出現的必要條件;反而和入射光的角度、路面的平坦程度及路面的性質有關。因此我們認為假積水現象及倒影主要的成因是「柏油路面的單向反射」而非「空氣的折射與全反射」。我們提出了粗糙面在入射光的入射角接近90度時,可發生單向反射的模型。在雲嘉區科展中,我們提出了兩個現象來說明假積水現象及倒影主要的成因是「柏油路面的單向反射」而非「空氣的折射與全反射」。一、在強風中(飛砂石亂走),假積水區及倒影仍存在。二、夜晚地面已和氣溫相同時,強光源亦可出現倒影等等。但評審老師認為,我們所持的僅是間接證據,況且,我們可能發現了柏油路面上產生倒影的另一個機制,但並不能駁斥在豔陽高照時,會因為折射和全反射造成倒影的可能性。我們在區賽後再接再厲,終以改變地面性質使積水現象消失,駁斥「因為折射和全反射造成柏油路面假積水現象和倒影」的傳統論述。揭穿了這個「國王的海市蜃樓」。

珍珠膜來膜去-天然快煮粉圓之研發

本研究利用自製包覆薄膜裝置,在濕粉圓表面包覆雙層海藻酸鈣薄膜(內層1.0%海藻酸鹽+外層0.5%海藻酸鹽),經自然乾燥製成新型粉圓,可浸泡冷水不會崩解或破裂,且水分完全滲入粉圓內部僅需25分鐘;新型粉圓在泡水25分鐘後,其內部水分含量高達51.67%。新型粉圓要達到100%煮熟率之時間,僅乾粉圓的37.80%、濕粉圓的42.75%,省時效果十分明顯;而所消耗電能,僅乾粉圓的25.57%、濕粉圓的28.81%,節能效果極為顯著。新型粉圓經全質構分析(TPA)之彈性已達到商品化之水準,並經官能品評驗證,受試者對新型粉圓各項目之喜好程度均優於濕粉圓。最後,測試新型粉圓之水活性僅為0.684,其Aw值明顯低於一般微生物生長界限0.8,可在常溫下長時間貯存。

定周長包含定點所圍三角形最大面積之理論研究

坊間的一些數學書籍中皆曾提及「定周長」問題的敘述,引起我們對該問題的注意與興趣,因此想嘗試將條件予以限制,增加包含定點的規定,於是我們便開始著手研究第一主題。

開拓你的國際視野:論文化刺激、文化智商與個人因素之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文化智商(CQ)、文化刺激、個人因素與國際地理知識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便利抽樣的方式以台灣北、中、南三區普通高中的學生作為研究樣本發放紙本以及網路問卷,各發放1個月,紙本問卷北中南共回收364份有效紙本問卷,網路問卷則回收137份問卷,總共回收有效問卷數為501份。資料以描述性分析、差異分析、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進行變項之間的關係探討。研究結果顯示:國際地理知識會因個人文化智商、文化刺激分數的高低而有不同。且國際地理知識與自評英文能力、年齡、文化智商、文化刺激呈正相關。文化刺激與文化智商皆對國際地理知識有正向影響。最後,本文提供研究討論、結論、與研究限制以供讀者參考。

廢棄腳踏車~重生!人工智慧的應用研究

三年來我們推動【廢棄腳踏車~重生】公益活動已經回收了七百輛腳踏車! 本研究進一步結合人工智慧,做了一個FB聊天機器人: 民眾只要提供地點、照片就可以完成舉報,並利用遊戲化鼓勵民眾參與。 本研究做出了下列三個全台首創的AI應用: 1.辨識廢棄腳踏車: 利用Google Vision API結合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判斷民眾上傳的照片中是否有廢棄腳踏車。 2.門牌辨識: 人工智慧結合Google Vision API及Google Maps API,從門牌照片解析出地址。 3.案件評分: 人工智慧根據各種數據判斷舉報案件是否真實。 經過反覆實驗訓練,它幾乎與人類專家所做的一樣好! 本研究進一步歸納實驗成果,提出「2-4個隱藏層、每層5-20倍輸入項目的神經元數量」的MLP最適配置,可以廣泛應用於未來相關領域。

“稜”波微步

以衝擊波中會出現的馬赫角的概念為基礎,利用雙水槽與單一軌道設計一簡便實驗方法量測液體表面波波速,並利用此裝置來探討不同變因,例如溫度、黏度等對波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