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波動實驗裝置的改進及自製

在國中物理課本的第三冊第十五章第一、二節波動的現象和性質裏,課本內所用水波槽的裝置是投影在桌面上,效果欠佳,想改用配合投影機,投影在銀幕上是否更加清楚,在教學上亦能讓多數學生同時看到,以便增進學習效果。有些實驗例如干涉作用,總是做不到預期的結果。同時希望能更探入地研究波動的其他特性,以作為自我進修及增進教學上的效果。

植物色素對酸鹼的反應

當我們知道石蕊試紙遇酸會變紅,遇鹼會變藍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驚奇,因為這反應太神奇了。為了想知道是否任何植物的色素對酸鹼都有反應,我們全班同學就展開了以下的實驗。

各種形體表面積的簡易計算法

我們學習過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體的展開圖作法以後,覺得非常有趣。當我們練習到課本第十五頁,求各形體的表面積這一單元時,使我們聯想到:( 一)這些複雜的形體是不是可以做成展開圖?(二) 這些形體表面積的算法除了老師教我們的方法以外有沒有更簡易的算法?於是我們在老師的輔導下開始研討。

多面體展圖定理的發展

多面體的展開圖是將三次元的多面體,沿著稜線切開張展在二次元的平面圖形。展開圖形成「網狀多角形」,此多角形外圍的邊,就是回覆製作立體模型時的「銜接邊 」。

神奇出奇蛋變棉花了!

帶著興奮的心情上分組活動課,因為老師要教我們做蛋糕,首先老師把蛋白、蛋黃分家,接著拿打蛋器打蛋白,幾分鐘過去了,同學們驚叫著:「好神奇呦!」蛋白有了變化,「變得好像棉花耶!」同學們七嘴八舌說著,老師笑著問我們想不想知道原因?同學們都說想,老師神秘的說,改天帶我們一起探討這神奇的「出奇蛋」,好奇怪呦!這麼小的個蛋,居然也能變化冬端,實在不可思議。

國蝶--寬尾鳳蝶生態研究

(一)爰對於蘭陽地區採集蝶類已有三十年之久,對於本省各地區蝶類之分佈,雖已獲致初步概念,但是「生態’及「食草」問題仍是撲朔迷離,因此針對這方面做進一步之研究,期能有所瞭解。(二)幼蟲發現經過: 1966 年 8 月 20 日在海拔1850公尺的太平山(獨立山)採集蝶類標本時,無意中在 r 臺灣擦樹」 sussafras Randaiense 葉之表面上發現深綠色不規則斑紋的終齡幼蟲,即將牠及樹葉帶回家飼養至 8 月 23日變為前蛹,過冬至翌年, 1967 年 5 月 6 口竟意料不到的寬尾鳳蝶(♀)羽化。過冬蛹期為八個半月,共 255 天之久。為了幼生期之生態及其他有關疑問甚多,未能一一瞭解,囚此自 1966 年至今約十八年斷斷續續跑遍了山野、河谷,在這十幾年當中,所搜集有關問題、卵、幼蟲、成蟲,其生態、習性、生長環境,及其他有關問題獲得了了解。

腔體共振之探討

本實驗用音頻分析軟體測定容器共振頻率,探討各變因對腔體共振的影響。同時,我們將探討不同形狀容器所符合的共振理論(駐波理論、腔體共振理論),並對現有理論進行修正。

火龍吸水、柚造奇蹟 ̶ 探討果皮製成可生物降解的吸水材

本研究利用火龍果皮與柚子皮經交聯反應後,成功製成可生物降解的吸水材,進而應用在生活中的吸水杯墊與吸水土,可提供土壤保濕性與營養量。研究發現:(1)果皮種類效應:①飽和吸水量:火龍果>柚子皮。②吸水速率:火龍果皮>柚子皮。③最大吸水倍率達自身重量2.3倍。④果皮顆粒效應:顆粒愈大,孔隙率愈高,則吸水率愈高。⑤纖維效應:添加衛生紙5g最大飽和吸水量達145.5克。⑥果膠效應: 添加柚子果膠5克,增加17.3%耐壓性及23.4%彈性。⑦盆栽保水性:添加吸水材2片,濕度半衰期天數達 6天,每週植物生長高度2.8公分。⑧單片吸水材發酵後會產生氨氮濃度約2-3 mg/kg,有機質約0.9-1.2%。環保吸水材不只豐富農業廢棄物的應用性,更增加對地球友善的價值性。

湖口台地地形特徵的研究

湖口台地為古淡水河等數條向北方海岸開展之順向河流以石門為頂點所形成的「古石門沖積扇」之一部份。此沖積扇面包括桃園台地、中壢台地、平鎮台地、伯公崗台地、湖口台地等,而以湖口台地為及南,其概略範圍東綠以 20 ~80 公尺高台地崖與大崙面( LT3)相接, 70 公尺左右台地岩與中壢面( LT 3 )相接,西緣以 80 公尺的斷崖接坑子口附近海岸,北緣以約 6O 一 80 公尺的斷層崖接楊梅地溝帶,地溝帶之北即伯公崗與平鎮台地。南緣為關西、新埔間的鳳山溪河床,鳳山溪之南即為飛鳳山丘陵。台地東西延長 14.5 公里,東高而西低,東寬而西窄,形狀恰似一隻大火腿,而積達175.25平方公里。木台地在地形面上屬於紅壤(褚土)緩起伏面,簡稱 L . H 面 ( Lateritic highland)為中新世林口期時因地形、氣候的驟變突然堆積大量紅土與厚礫石層,地形面下可與平鎮、伯公崗相對比。古石門沖積扇各台地大致以扇頂(石門)為最高,而向西或西北海岸方向緩傾,湖口台地扇頂部份銅鑼圈附近卻有一中間較低陷部份,較南、北兩側各低 30 ~40 公尺定右,且這低陷部份由於較低,侵蝕力較弱,原面(300 公尺以上部份)保持十分良好,與其餘各地面有別,如此構成一個使湖口台地更復雜的地形景觀,造成一個值得深思的地形差異,這一低陷部份如何造成的?是否與南北兩側台地而同時形成?有否同屬一個面,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機翼浮力的研究

我們對飛機的機型、機種、功用或遙控飛機都非常有興趣,下課常在一起研究飛機,並且常到有飛機類書的書局尋找我們想得到的答案,對書上的幾個問題想用實驗找答案即觀測風洞中葉片浮力情形。 問題一:對遙控飛機入門這本書的P23,提到「由於翼的迎角加大,揚力和阻力也會增加,但是,迎角在某一角度,使揚力達到頂點,超過這個角度,揚力又開始減少。」對飛機迎角幾度時浮力最大,超過幾度則浮力減少? 問題二:對航空這本書的P114,圖片顯示727客機在起飛和降落時,機翼的前後緣襟翼都會降下,增加機翼的弧度,究竟增加機翼的弧度和浮力有什麼關係? 問題三:對航空世界這本書的P61、84翼剖面的進步,對翼剖面形狀不同所產生的浮力又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