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國蝶--寬尾鳳蝶生態研究

(一)爰對於蘭陽地區採集蝶類已有三十年之久,對於本省各地區蝶類之分佈,雖已獲致初步概念,但是「生態’及「食草」問題仍是撲朔迷離,因此針對這方面做進一步之研究,期能有所瞭解。(二)幼蟲發現經過: 1966 年 8 月 20 日在海拔1850公尺的太平山(獨立山)採集蝶類標本時,無意中在 r 臺灣擦樹」 sussafras Randaiense 葉之表面上發現深綠色不規則斑紋的終齡幼蟲,即將牠及樹葉帶回家飼養至 8 月 23日變為前蛹,過冬至翌年, 1967 年 5 月 6 口竟意料不到的寬尾鳳蝶(♀)羽化。過冬蛹期為八個半月,共 255 天之久。為了幼生期之生態及其他有關疑問甚多,未能一一瞭解,囚此自 1966 年至今約十八年斷斷續續跑遍了山野、河谷,在這十幾年當中,所搜集有關問題、卵、幼蟲、成蟲,其生態、習性、生長環境,及其他有關問題獲得了了解。

衣服是怎麼乾的?

筆者有一次,觀察洗衣機洗完、脫水後,在衣架上陰乾的衣服,發現衣服上端先乾且感覺較熱,雖然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筆者認為生物課本上所說的毛細作用,應該可以讓水上升,為何一定要上端先乾?後來冬天到了,媽媽洗厚重的衣服,在最後洗清時,都有加柔軟精(如毛寶之類),筆者卻發現衣服上下幾乎是同時乾的。另外,筆者從氣象方面的書籍得知,空氣的密度會影響氣流的升降,那為何衣服下端後乾?是否跟水蒸氣含量及氣流有關,故決定著手去調查衣服是如何乾的。

腔體共振之探討

本實驗用音頻分析軟體測定容器共振頻率,探討各變因對腔體共振的影響。同時,我們將探討不同形狀容器所符合的共振理論(駐波理論、腔體共振理論),並對現有理論進行修正。

捲葉中的小怪蟲----榕葉樹薊馬的研究

有一天下課時,我在校園中的榕樹上偶然發現了不少的捲葉,於是我就把葉子打開一探究竟,原來裡面藏黑色和淡黃色的小蟲子,樣子長的好奇怪喔!拿去問老師才隻到這是一場撐完「薊馬」的昆蟲,我覺得很好奇,決定去研究牠。

礁澳仁深-不同的水對麵包香氣及微生物生長之影響

本研究在探討不同的水處理酵母菌後,對製備麵包品質之影響,結果顯示利用28.5℃,濕度75﹪的發酵箱中進行發黴試驗,含鹽量較高的海洋深層水有延緩黴菌生長速度,但無法抑制其生長。另製成之麵包經物性測定儀及GC檢測後,17﹪海洋深層水中礦物質含量較高對酵母菌的生長有影響,在彈性表現最不佳,對麵包製作較為不利。稀釋海洋深層水5.6具有最佳的彈性、香氣、軟硬度、嗜好性及官能品評最佳,第二是蘇澳冷泉水,第三是仁澤溫泉水。食品中毒菌試驗部分,發現海洋深層水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與腸炎弧菌(Vibrio paraheamolyticus)三種食物中毒菌都有抑制或降低生長速率情形,仁澤溫泉水對大腸桿菌(E.coli)及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都有抑制的效果。

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裝置的研究

日常我們看到小石子、瓦片……等由高處落下時,速度越落越快,到底那樣快的速度,變化的情形怎樣?能不能測量?我們把這個問題請教老師,老師說:「由於自由落體加速度很快,要直接測量相當困難,一般都是利用閃光照相裝置、或是利用電鈴型計時器測量,但這兩種方法都有缺點」。我們聽了以後覺得既然這兩種方法有缺點,那塵我們能不能設計一套新的裝置來改良其缺點呢?因此我們做了以下的實驗。

由固體氧化劑之分解速率以探討最好催化劑及實驗室製氧之最佳途徑

將各種固體氧化劑(K2Cro4,KClo3,KNo3及Na2O2等四種)分別與金屬氧化劑物(CuO,Cu2O,MnO2,CaO,MgO,AI203,ZnO, Fe2O3, PbO及HgO等10種)混合加熱測定其分解速率然後加以比較

以自製模型解釋酸鹼強弱

上課時老師以過去本校用保麗龍球內裝磁鐵所製成之模型來說明低限能,活化複體,催化劑效應,碰撞方向性等現象,當時我們連想到,化學上陰電性之意義與磁力之意義很類似;是否能以類似模型來解釋由於原子陰電性大小不同關係所引起之各種不同現象,於是在老師指導下製作這套模型。

藏寶「旋」「跡」

從海盜藏寶的情境出發,主要探討旋轉角度和平均點之間的關係。藉由增加旋轉中心個數,改變旋轉角度或旋轉次數等變項,來探討固定點的存在性與平均點的軌跡變化。於研究過程中發現:操控旋轉角度的正負值及倍率,能讓動點與平均點間的移動軌跡有繞圈、橢圓、內(外)次擺線及相似圖形等豐富有趣的現象變化,並成功證明之。於改變旋轉次數的過程中,發現旋轉後的點連成之向量具有不變性,同時藉由n次旋轉可化為一次旋轉的論點,證明出固定點符合數學上不動點的定義。綜合各項研究結果將其推廣應用,提出多種更適用於現代海盜的藏寶秘技。

磁力懸浮法測量液體密度之研究

國中理化有水的體積對應溫度的圖形,若將其轉換成密度對應溫度的圖形應該是如圖所示。若要繪出正確的實驗結果,密度至少需測量至104g/ml的等級,而且要有恆溫的加熱冷卻系統。在不斷實驗改良下,我與同學們共同發展出一套磁力懸浮系統來測量液體密度,其實驗結果已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以下是整個研究及測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