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二名

隨身型除濕機─探討排汗布料的性質

運動讓緊張忙碌的生活壓力得到快速的紓解,而排汗衣的發明,讓許多熱愛運動的人們在大量排汗的同時,能夠迅速有效的將汗水吸收,再排到衣服的外層蒸散,阻隔溼答答的衣服直接附著在皮膚上,免除身體的不舒適感,而達到舒爽的最佳效果,因此排汗衣成為運動員趨之若鶩的好夥伴。然而排汗衣究竟是何方神聖,有何種了不起的法術能夠成為今日運動界的當紅炸子雞席捲全球呢?我們為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特別追蹤研究,並且設計了三個實驗,藉由測試比較各種布料的吸水、擴散及蒸發能力,透過實驗的過程與結果,最後就知道排汗布料是由何種材質所製成及它的特殊性質為何了。

含笑花不笑了!\n長介殼蟲構造、行為、生態之研究

在偶而的機會中,我們在學校的校園內發現了一種小生物生活在含笑花、玉蘭花、洋玉蘭等植物的葉片上,並且使被感染的植物,出現了黃斑,甚至枯萎。這些現象引起了我們很大的好奇心,首先我們先採了這種小動物,請教老師,並查參考資料,得知它們是介殼蟲的一種。下列就是我們對牠構造、行為、生態一系列的探討。

釘板上的圖形面積「速算」研究

有一次數學遊戲課的時候(團體活動時間才上課),老師拿來一個大釘板,當場用一條橡皮筋在釘板上造了一個「八角星」,要我們算一算它的面積是多少「單位方格」。雖然我們以前學過了計算正方形、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面積的方法,但是面對這種不規則的圖形,卻都派不上用場,只好用拼成單位方格的方法慢慢的點算。可是這種老牛拉車的作法,實在太辛苦了(眼睛吃不消),因此,我們想,對於小規則的圖形,假如也能夠找出一個簡便的公式來計算它的面積,那不是很好嗎?於是就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我們的研究。

飲水機之水質檢定

鑑於今日飲水機的廣泛利用,而其衛生問題並不為一般人所重視,報章雜誌亦乏報導。試問:其可靠程度如何?是否連到衛生標準?由此而引發吾等實驗之動機。

大紅紋鳳蝶能人工飼養與繁殖?

前年(三年級的時候)哥哥參加科學研習活動,探討大紅紋鳳蝶(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 Frnh storfer)的生活。我經常幫助他採集馬鈴草的葉片來飼養幼蝶並觀察牠的生活。他們經一年多的研究,探討了大紅紋鳳蝶的生活史與生活習性。但還有一些問題無怯獲得解決。如:一隻雌蝶到底會產多少粒卵?我們飼養的大紅紋鳳蝶會產卵嗎?牠產下的卵會孵化嗎?用人工方法是否便成蟲交尾?升了五年級,我也參加科學研習小組,並在老師輔導下繼續從事有關大紅紋鳳蝶的研習活動。

軟體動物的齒舌

當我們在風光明媚的北部海岸旅行時,常可撿到許多五光十色的貝殼。美麗的外殼,柔軟的軀體,引起我們莫大的興趣。究竟這些缺乏捕食利器而又不善於行動的小動物是如何生存的?它們吃些什麼?我們向老師請教之後,老師告訴我們研究它們齒舌的構造,也許可以知道它的食性,又說目前貝類養殖業正方興未艾,說不定我們的研究對漁民有所幫助,於是更加強我們研究的慾望,首先我們要蒐集貝類;貝類是軟體動物,它們有由外套膜所分泌的堅硬貝殼,所以稱這些動物為貝類。

台灣地區岩石礦物之調查

岩石礦物乃自然科學中,地球科學之一部分國家的建設需要豐富的資源,要得資源,必須研究開發,儲存地殼內部的岩石礦物等。近年來,我國在小學、高中之自然科學中增加地球科學之教材,可知地球科學在今日工業社會有多大的重要性,但國內有關這方面教學上所需之儀器標本,大多耗費外匯向國外購買,為一般學校所無能負挺的。本校為小型學校,經費困難,為推行科學教育,充實設備,採取自力更生的方法,自己設計製作,採集等,以求完成教學的願望。

固體和液體中聲速的測定與探討

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實驗中,有一個是利用空氣共嗚儀測量聲音在氣體中的速度,因而引發我們對固體、液體中音速的好奇,進而研究測量的方法。

一聲未平,一聲又「響」

本研究是從五年級下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的有關「聲音」的單元出發,從聲音的要素中,找出影響同學為什麼聽不清楚老師在新落成活動中心裡的說話內容,發現原來是「殘響」惹的禍!透過分貝計的響度測量讓我們了解活動中心在裝設隔音板後,殘響時間降低了,而且我們的確覺得聲音聽起來更清晰。最後,透過各種嘗試,我們利用氣球皮、雷射光筆、太陽能板等材料,終於研發出一組能更精確、省時、省力測量出殘響時間的「殘響時間測量儀」。我們利用一整年的假日、放學後、晚上等時間完成有關「殘響」的研究,發現原來聲音是這麼的奧妙、有趣,我們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得。

色粒分明~探討本氏液與還原醣變色反應

本實驗以市售本氏液與自製本氏液與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還原醣反應,證明課本上以藍、綠、黃、橙、紅的顏色變化來顯示葡萄糖的含量多寡有誤。透過過濾觀察產物顆粒、濾液混色實驗、利用廷得耳效應以雷色光照射觀察產物顆粒大小、及溶液靜置、離心等實驗,發現藍、綠、黃、橙、紅顏色變化可能是奈米級(顆粒大小介於10-9~10-7 m)的紅色氧化亞銅,與藍色硫酸銅溶液混色結果,故不能以顏色變化來代表還原醣的多寡。若要定量葡萄糖,可由葡萄糖與本氏液反應的「顏色與反應時間關係對應圖」中,反應終點顏色(紅色)到達時間來定量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