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佳作

絕「簇」逢生---探討蠶豆及秋海棠形成氣孔簇的環境適應現象

本研究觀察秋海棠葉片的氣孔簇發現,在土壤溼度低的環境能誘發秋海棠(Begonia grandis)葉片出現氣孔簇,因此推測氣孔簇特徵是某些植物為適應乾旱環境所表現的策略。此外,觀察蠶豆(Vicia faba)的氣孔簇,其型態雖異於秋海棠,但在乾旱條件下(澆水量10mL/天),氣孔簇數量也會增加,直至適應缺水環境為止。因此,推論氣孔簇的出現是某些植物節流的共同策略。氣孔簇的特殊形態讓植物不致於因缺水而關閉氣孔,導致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如此可增強植物適應乾旱環境的能力。

紫化為淨-三元鹵氧化鉍及其複合類石墨相氮化碳(g-C3N4)特性與降解結晶紫(CV)活性之研究

鹵氧化鉍是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受到極高重視。鹵氧化鉍和g-C3N4皆為可見光光觸媒,將其彼此複合可增加其活性。研究利用水熱法 (hydrothermal method) 在高壓釜 (autoclave) 中合成三元鹵氧化鉍及其複合物 (BiOxCly/BiOmBrn/BiOpIq、BiOxCly/BiOmBrn/BiOpIq/g-C3N4),成功做出鹵氧化鉍的一系列化合物,並檢測其特性。三元鹵氧化鉍及其複合物是可見光驅動之光觸媒,因此將其降解結晶紫染料(Crystal Violet, CV)來評估其活性。在pH值為1與4時觸媒樣品光生電子電洞的重組率較低,此對於降解效率有益。在沒有複合g-C3N4的情況,BC1B1I1-4-100-12樣品降解結晶紫的效率最為理想。而在pH值為10且有複合的情況,BC1B1I1-10-100-12-10wt%g-C3N4樣品降解結晶紫的效率最為理想,其光催化降解效率增為1.8倍。因此,複合光觸媒可增加降解效率,更有效處理紡織與染整等有機廢污水,大大減少廢污水的污染。

比較虎尾寮與夢時代的泥沙特質

我和爸爸從虎尾寮的工地採集泥砂後,針對泥砂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做了許多實驗,和夢時代的泥砂性質做比較,希望找到它們的相同之處。 在虎尾寮採集的泥砂很細緻,粒徑多在0.149~0.037mm之間。其泥砂顆粒由下至上之顏色漸紅,可能富含鐵質。加稀鹽酸無反應,但加硝酸銀水溶液後會反應,這表示此地的泥砂不含化石但含鹽分。 而夢時代的泥砂較虎尾寮泥砂粗,粒徑多在0.177~0.149mm之間,也發現許多有孔蟲化石。它的泥砂顆粒顏色變化較沒規律,可能來自不同地方。加稀鹽酸與加硝酸銀水溶液後皆有反應這表示此地的泥砂含有化石和鹽分。 最後從實驗結果得知,虎尾寮工地和南紡夢時代工地泥砂的特色不盡同,但都是台南層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他們是有相關的!

興奮吧!海兔 !

我們主要研究眼斑海兔,以建構出一套完整的海兔防禦系統。實驗方向大致上有三: (一)基本防禦機制:藉由刺激牠的各個部位來觀察牠們不同的因應方式。最後我們發現,當我們刺激牠的頭部或尾部,牠會將頭尾縮進外套膜中形成球狀。而當我們刺激其背部,牠會進行縮腮反射,若繼續刺激,牠會噴出紫紅色液體禦敵。 (二)海兔防禦的記憶行為:我們定時刺激海兔的頭部,紀錄海兔將頭完整縮進外套膜內所需的時間。最後發現,隨著刺激的次數增加,海兔將頭縮進外套膜內的時間拉長甚至不再反應,顯示海兔的防禦亦具有記憶效應。 (三)墨腺與蛋白腺的作用:我們將海兔的混合液體滴入美國螯蝦身旁的水中,並觀察牠的活動狀態與食慾狀況。

一次加入偶數個相同數之M&m數列穩定性探討

本研究針對M&m 數列在未穩定前有一半的中位數是來自於兩數相加除以2,致使數列在穩定性上不易有明確的規律,在不改變數列的運算規則下,我們改以每一次加入偶數個或更多個相同數的做法,探討能否加快M&m數列的穩定速度?並利用已知的原數列數字間的差距比例來找出穩定次數及穩定值的數學規律性。當原數列為2k+1項,每一次加入N個相同數,我們得出研究結果: 若N為偶數(N2k+1 中位數與左、右兩邊數字差距和相等,則穩定次數=1,穩定值為原數列中位數。 中位數與左、右兩邊數字差距和不相等,則穩定次數=3,穩定值為數列所加入的第一組相同數字。

由數學逆推法解出彗星外形之可行性初探

本研究從小行星中心(MPC)網站取得彗星19P/Borrelly的觀測資料,利用天體光度曲線逆推(lightcurve inversion)為基礎的DAMIT程式繪製彗星的外形模型(Shape Models)。 若將繪製出的19P/Borrelly外形模型與深空一號(Deep Space 1)拍攝影像比較,發現彗星外形模型含有大面積的三角形,推測是星等變化受到彗髮的影響。由於67P/C-G與19P/Borrelly特性相似,本研究以67P/C-G為參考,對星等、距離及週期等因素進行人工篩選,以減少彗髮對彗星外形算繪的干擾。 本研究也同時探討彗星自轉方向,對繪製外形模型的影響。結果顯示,自轉軸指向的差異會導致反光面的變化,進而影響彗星的外形模型。

『它抓得住我』--利用自發性感應電極與磁場作用提高重金屬廢液回收效率研究 --

使用電解法進行重金屬廢液回收被人詬病之處是高耗能,高成本。但本實驗使用硫酸銅水溶液為實驗藥品,利用所發現的自發性感應電極與外加磁場裝置,在電解槽中放入中央平行碳片與外加磁場,與對照組相較最高可達到17.09倍的回收量,且耗能也僅為對照組的7.99%,提高了92.01%的能源使用率;同時發現外加磁場強度越強、中央碳片數量越多可提高整體的銅原子回收量與降低耗能;此外,可利用右手開掌定則解釋為何可增加銅原子的回收量與降低整體耗能、增加整體裝置的電流等現象。本實驗所設計的裝置可作為重金屬廢水處理的重要參考。另研究中也測得中央自發性感應電極所產生電位差,可提供自發性感應電極發生機制的重要依據。

日光建影-日照與建物陰影遮蔽模型程式設計研究

土地有限,建築物不斷向上發展,如果沒有適當的規劃就興樓建厝,會造成日照分配不均更造成居家安全疑慮及能源使用的浪費。為了解決這個困境,我們想建立一套能準確、快速且能自動描繪建築物間影子遮蔽情形的程式,以達成智慧建築「節能永續」及「便利舒適」的目標。 我們用自製建物模型、方位盤、模擬太陽的平行光源,探討不同情況下建築物間影子相互影響的關係。我們發現建築物的影子會隨地理位置、建築物尺寸而有規律的變化。因此我們利用三角函數精確地找出影子的高度=Hb-∆x*tan(θ)/sin(ϕ)、寬度=Pmax-Pmin。 最後,我們利用Microsoft Excel軟體,建立成一份能夠快速且能視覺化自動描繪建築物影子遮蔽情況的程式-「日照與建物陰影遮蔽模型程式」,希望未來能提供給需要的大眾使用。

「果」然「罩」得住

生物吸附是利用某些死亡動植物體來鍵結、吸附的技術。其特點為來源取得容易、價錢低廉,而且吸附殘渣易經由焚化法妥善處置、減少廢棄物量。本實驗主要在探討烘乾後的果皮對吸附空氣中懸浮粒子的效果,結果發現:使用平板式衛生紙的果皮濾心效果較好。為了改善濾心保存問題我們以化學處理流程來改善,並進行材質鹼化等處理。除了對丙醛及乙醇有相當好的吸附效果外,以太白粉替代粉塵也能有良好效果,達到綠能、環保的效果。 我們自製儀器搭配Arduino裝置,能有效偵測並且吸附乙醇及丙醛氣體,最後建立一台即時偵測檢測儀器能吸附有害氣體的循環系統,800秒能有效吸附PM2.5濃度為1000μg/m3。

激「冠」重重-液滴皇冠之探討與研究

我們認為不同的變因會決定水皇冠的形式,因此我們根據滴落高度、液滴大小、液面狀態等變因,針對水皇冠的直徑變化、濺起高度和懸浮液滴進行實驗。我們發現當水滴滴落時,水珠的重力位能會轉為動能,而接觸液面時,進而轉變成表面能,大部分的能量都轉移到水面下形成氣泡膜,剩餘的能量則將水面推高,以形成水皇冠。滴落高度在80cm前,水皇冠以正成長的趨勢隨滴落高度的增加而變大水珠皇冠開始由外包式水皇冠轉而成為內包式水皇冠90cm~120cm時,外直徑會有不穩定的現象。到了120cm之後,位能持續增加,水皇冠向外擴張力超越了表面張力,所以外直徑又會慢慢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