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最佳團隊合作獎

智慧型安全行車限速系統

在本專題中,我們擬建構出一套合理又安全的行車限速系統,其具有之特色如下:1.研擬將路邊的限速告示牌,改為依速限主動發射信號通知駕駛。2.如果超過速限,系統立即產生告警聲通知駕駛。3.只需按下〝定速〞鍵,即可在定速且不超速的狀態下安全駕駛。4.不同路段若有不同的限速信號,系統將隨時自動修正車速。5.於定速期間,駕駛亦可由微調鈕在不超速的前提下調整車速。6.只要踩煞車或按下解除鍵,即可輕易的解除定速駕駛,恢復成一般駕駛。7.路邊發射信號可以搭配道路施工,地方活動等路況訊息,讓駕駛更能掌握路況動向。8.本系統如能搭配GPS定位系統使用,則更能精確的掌握行車速度與安全。

在一任意凸N邊形內作連續M個整數凸多邊形的切割

在切割了許多的圖形後,我們發現比較簡便而有趣的切割方法!我們嘗試透過特定的數學方法,找出有規律或固定模式且通用的切割方法來歸納、簡化切割的做法。整理、推論出可能的方法(邊連邊法、放射法、分枝法、夾心法)和結果數的規律並說明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讓arduino來做資源垃圾分類

隨著工商業的進步與人口的增加,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使環境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引發世界各地漸漸開始重視環境保育並向人民推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使回收率上升。 為什麼垃圾分類這麼重要?因為現在的垃圾處理大部分採用焚化或掩埋方式,若垃圾未經分類或分類不當,焚化爐容易阻塞、故障並會縮短操作年限,如果將垃圾確實分類,不但可延長焚化爐壽命,也可減少垃圾產生量。但觀現代許多人即使有垃圾分類的觀念,卻常沒有徹底做好分類,例如:學校內紙包裝飲料盒與鋁箔包飲料盒混在一起丟在回收桶。我們觀察到大部分可回收垃圾上面均有條碼,因此本研究試著建立條碼與資源類別關係資料庫,並利用條碼來自動將垃圾做資源分類。

蝶鱗的妙用

春天到了,百花盛開,我們常看到蝴蝶四處翩翩飛舞,仔細瞧瞧蝴蝶的翅膀上有著不同的形狀、斑紋及圖案,偶而觸摸到翅膀還有粉粉的感覺,經過瞭解才知道那就是鱗片。於是想深入瞭解鱗片對於蝴蝶的翅膀能產生哪些功能及妙用?先上網搜尋蝴蝶鱗片資料,發現鱗片的構造及用途,不過資料很少,所以我們利用顯微鏡拍攝鱗片的排列情形,發現蝴蝶的鱗片並不相同,有的還有光子晶體,產生不同的顏色,我們再深入探討酸鹼值對光子晶體的影響,及蝴蝶如何利用鱗片來調節溫度,逃離敵人。

傳音入密—聲波應用於建築安全分析之研究

新聞經常報導土木建築發生漏水、海砂屋或裂縫等災害。臺灣位於地震頻仍區域,建築結構需要加強檢測,才能住的更安心。此外海洋季風的氣候常有豪雨,最近釀成三號國道崩塌意外,土木結構需要全面性的安全檢測。然而現有檢測方式以破壞性為主,需耗費許多時間與金錢。因此我們研發以非破壞性方式,樽節成本並能快速分析土木結構的系統,能維護民眾的安全。本研究系統包含以下兩大項: 一、 機械波產生裝置 利用電磁效應產生磁力,並以訊號產生器調整電場的頻率,規律地敲擊待測物,產生相同的聲波。 二、 聲音檢測裝置 將撞擊物體的反射波輸入頻譜分析儀分析波形,以電腦程式將聲波轉變成頻譜,進行分析比較。

走訪「八掌溪觸口斷層現象之地層位態變化與牽引褶皺」之研究

科學中心舉辦一次戶外地質探訪,在教授帶領下,我們走訪黎明國小和攔砂壩的河床。我們發現河床被河水侵蝕產生各種景觀,透過現場調查,我們瞭解到這些都是因為地勢高低差引起不同的位能變化造成,在此地區有下切行水區、圓弧磨蝕面、湍流、壺穴、漩渦等。老師也指導我們觀察此露頭複雜的斷層現象,並協助我們以一公尺為單位拍攝60 公尺的照片。回來後,我們將照片拼貼,在老師指導下標出照片上地層褶曲、斷層及壓力方向,藉由這些照片和符號,我們深入探討這一段雜亂的斷層現象,發現和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質圖標示的觸口斷層位置不同,所以我們由河水兩岸礫石層研判此溪為一斷層,而在此段受強力或持續擠壓造成大轉彎。

n柱河內塔的捷徑建構與通式的尋找

對於n柱河內塔的移動,當完成遊戲,其過程必存在「半移動」(名稱說明見P5 )狀態。我們從「半移動」狀態中,尋找出如何達成「捷徑半移動」(名稱說明見P14)的方法?此種方法為「滿格建構」(名稱說明見P12)。進一步利用「捷徑半移動」,建構出「河內塔的捷徑」。並從「滿格建構」推導出的「滿格數量關係表」,發現其關係存在著「巴斯卡三角圖形」。利用「巴斯卡三角圖形」的關係,我們推導出n柱m環的通式。成功的解決了”Explorations in 4-peg Tower of Hanoi” ( Ben Houston & Hassan Masum , 2004 )這篇論文,所談及的『百年來,河內塔4柱以上的移動是不能証明最優化』。

東山飄雨西山晴-利用校園氣象站探究東北季風期間台北市降雨情形

本研究主要在藉著台北市校園氣象站(註一)累計的資料,分析在東北季風期間台北市受鋒面降雨的情形,我們從氣象站下載資料,經過 Excel 軟體分析、判讀後發現鋒面帶來的降雨先後順序呈現不規律的現象,但有些鋒面來臨時會快速籠罩整個台北市,有些則是由台北市的東南方往西北方慢慢移動;發現靠近山區的測站則較容易在鋒面來時最先降雨。而且各氣象站累積雨量會因地形而有一些差別,大致說來靠近山區的測站累積雨量較多,分布在台北盆地中央的測站則累積降雨量較少。並且意外發現校園氣象網站的資料呈現許多不合理的現象,經過我們向管理單位提出後,他們已經修訂程式以便提供更正確的資料給大家使用,這也算是我們無心插柳的貢獻。但願我們的研究能拋磚引玉,提供大家進一步研究小區域氣象的機會。

酷酷掃~掃把的奧秘初探

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想初步瞭解生活中常見的清潔工具-掃把-的特性。首先普查六年6班全體同學們的身高與握掃把的高度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掃地角度的特點,發現身高與握掃把的高度之間存在著固定比值的關係,且女生的掃地角度普遍地比男生大。於是更進一步去探討掃把握的高度、掃把毛的材質、掃地的物質以及掃地角度與清潔效果之間是否有關聯性。結果發現掃把握的高度、掃把毛的材質、掃地的物質的確會影響清潔效果,而慣用的掃地角度不見得會使清潔效果變好。經由這個實驗,我們初步瞭解掃把的相關特性,最後也針對一些實驗中不足的地方提出了建議。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數位影像縮放之研究

本專題嘗試以程式處理數位影像的縮放,藉由縮放演算法及相關影像處理的研究與設計,期望能將縮放後的影像,維持一定的品質。若此技術能有所突破,相信未來數位影像的使用,應能更加的普及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