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3屆--民國72年

國中化學實驗的改良研究

國中化學第一冊第三章空氣中氧的體積定量實驗,植物行光合作用實驗,第四革蠟燭燃燒的定量實驗及第二冊第七章氯化氫定性分析實驗等四個實驗,在學校分組實驗時,所得效果欠佳,因此我們在空暇時一再和老師商討研究,俾使結果更趨精確。

電解質水溶液導電度變因之探討暨亞佛加厥常數之測定

化學課本中層述及電解液導電度隨濃度增高而變大,然而導電度是否隨濃度升高而無限上昇呢?又除濃度因素外,是否有其他變因?其影響又如何?故欲藉此實驗作一番探討,俾使同學們對電解的導電度能有一全盤的瞭解。

二度空間碰撞實驗的改進探討暨拋體運動.機械能守恆實驗的設計

「兩度空間的碰撞」實驗目的在驗證動量不滅,但原有設計缺點甚多,歷屆科展已有多件改良作品,準確度雖提高不少,但卻嫌繁雜不易行,我們也加以研究改進,在摸索的過程寫,竟然發展出一套簡便易行,且能適合多種力學實驗的裝置。振動計時器一直是甚多力學實驗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因為紙帶打點的關係,無法突破一度空問的限制(國鐘物理第二冊提出「水鐘車」的裝置,雖可彌補這項缺點,可惜準確性太差)「兩度空間的碰撞」實驗即因此無法使用計時器以癢取數據而僅能做一種間接的驗證,我們為此設計了一種敲打計時器,當金屬球在玻璃塾上碰撞時敲打玻璃塾,藉金屬球的微跳動而留下打點的軌跡,以便分析,又設計了一組可平放斜放的實驗台,由此更推廣出一系列過去不便做的力學實驗。

樹叉為什麼不會飛--回旋鏢的飛行研究

「為什麼樹叉不會飛?」我們是標準的卡通迷,每天下午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卡通影片,前些時候有一部「科學小飛俠」的卡通影片裡面的小飛俠用一種武器,很像注音符號中的「ㄑ」,但是威力無窮一丟出去小但惡魔黨壞人死光,而且武器還會自動的飛回來呢!於是我就自己鋸下一個取哪武器一模一樣的樹叉用力一丟,咦!它只會往前飛,卻不會回來呀!請教老師這們奇怪的問題後,老師說那武器「回旋鏢」是澳洲土人用來殺獵物用的:「但是為什麼會飛而且會回來呢?」其中的道理只好大家來研究了。

利用「測定空氣中氧含量」的改良實驗來探討「影響鐵氧化銹蝕速率的因素」

本校新建大樓的鐵窗裝上幾天就銹蝕了,氧化銹蝕之速率驚人,為什麼?使我們聯想到化學課本第一冊第二章習題作業中「鐵生銹非有水及空氣兩種東西不可」,而基隆氣候多雨水,同時靠近海邊,空氣中含有海水中之鹽類較多,是否鹽或其他物質也會使鐵銹蝕之速率增快?因此我們著手研究。

鹿港地區冬季季風風力測定之探討

小學四年級上學期自然課程有「雲」單元,課外尋找材料;欣聞中央目報專題報導「發展風力發電」計畫,本地區風速大,又有許多海埔新生地,條件最適當。學生提問題:「風怎能變成電?」促成了我們的研習活動。

有了它--我不再「望圖心怕」了

在很多門功課中,最感頭痛的,便是放學後的家庭功課─畫地圖。因為我對繪畫實在不行,又聽到同學們說三指四,心裹好不難過,在心中真存有看「望圖心怕」的感受。於是便邀請幾位同學去請教老師,解決繪圖的煩惱,消除心中「望圖心怕」的感受。

大城地區冬季季風與農作防風的研究

一年級時,有一次上地理課,講到臺灣的氣候,其中提到「臺灣屬季風氣候區,冬季吹東北風,北部和臺灣海峽風力很大,為防護作物,農田普偏栽植防風林」。而我們大城地區是位於臺灣西部平原,臨臺灣海峽,我們覺得是否因此,大城地區的冬季季風也會較大呢?平常我們常說「竹風蘭雨」,那我們大城地區的風又如何呢?於是我們請教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大城地區的冬季季風應該會比一般較不靠海的地區來得大些,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風力的觀測。

電腦立體圖像的原理

目前計算機科學極為發達,並且微電腦的普及使得接觸這方面的人不再侷限於少數。在電腦的運用中,圖形的處理最為人們注目,炳且在CAD的技術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螢幕上顯現立體的圖像在電腦繪圖中是一個富趣味與挑戰的題目。故在此提出和大家切磋。

不銹鋼也會生銹!別的金屬呢?

有一天,修理熱水器水管的工匠大叫:「怎麼不銹鋼也會生銹!」我好奇的挨近去看,果然不錯,熱水器要輸送熱水的管子,和不銹鋼水管相連結的地方破了。工匠忙著工作,我在旁邊觀察,腦子一直想:「不鐫鋼的管子為什麼會生銹?」「不鑄鋼是不會生銹的!」我百思不解,想不透這個道理,回到學校請教老師。老師說很好的問題,我們去年十一月間,上自然科學的第五單元,「鐵生鏡」已實驗過鐵生銹的道理。鐵生鏡一定要有氧氣和水份。但是除了這兩個因素外,可能還有別的原因,致使金屬生銹、破洞。研究金屬是怎樣生銹的?於是做了下面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