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小教師組

看!天上的星

時代口新月異,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成功地講入了太空時代,登陸月球已成功,星際旅行指日可待。展攀未來,人類勢將進一步開發宇宙,擴大人類活動的新天地。本研究為作者繼續對宇宙科學之研究成果,並配合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四冊第二單元教材一星星,第七冊第十二單元教材中星座的觀察,創新設計有效的科學教具“星的觀測指示器”、“獵戶座旋轉觀察盤”,藉這簡單的自製儀器引導學生觀察天上的奇觀,探求宇宙的奧秘,透過實際的觀測而獲得各種有趣的知識,促進學習的與趣,引發對科學的熱愛。

野鳥的客棧-旗津島

在上自然課時,發覺學生們喜愛鳥類,但對鳥類的知識十分貧乏;在他們眼中,似乎每一種鳥都叫「麻雀」。當然,鳥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飛禽,再加上資料標本的欠缺,學生們根本無從探索起!終於決心製作一份鳥類鄉土教材。沒想到在第一個月就發現 21 種野鳥,有些還是難得一見的稀有種類一到底是何原因,使牠們願意光臨?牠們賴以生存的因素何在?這一切的一切,益堅我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願。

追尋我們的根

政府為喚醒國人不絕如縷的重「根」愛「源」的情思,今年國民小學四年級社會科試用本,重心就放在「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指導小學生如何去追追追尋循循,追尋我們的「根」和「源」。我們為了達成這個深具教育意義的教學目標,並響應迎接自強年委員會之「愛鄉更愛國」運動。本校特成立調查研究小組,利用課外時間,從事以下各項調查,並將研究結果提供給國立編譯館,俾作修訂時參考之用。

新課程 "圓筒的滾動" 之探討與實測

拿幾個圓筒(或球)在一個斜面上滾動,您想,那一類的圓筒(或球)能滾得最快呢?重的或輕的?長的或短的?空心或實心的?粗的或細的?鐵的或鋁的?上面這個頁驗非常有趣,可媲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實驗,也正是小學五年上期自然科學實驗教材”圓筒的滾動一所要探討的。

宇宙奇珍-天然岩石的探究

我曾經幾度到墾丁公園、鵝鑾鼻及佳洛水去旅行,覺得這裡的地形非常的特殊,形成了各種特別吸引遊客的天然景觀,為全省各地所罕見。目前在國民小學的自然科學課本中有關地質方面的單元很少,尤其是有關各種地質的主要成份之資料更是全無。如能將這種特別吸引學生的自然景觀研究成一套有系統有組織的地質資料,介紹給學生認識,將是對地質教學之一大貢獻“

甜菊晶與甜菊蜜分離之研究

去年以甜菊之提能為題參加展覽,為了獲得更進一步的成果,而繼續擴大並深入原來之研究。

揭開魔瓶之謎

去年學校舉行校外教學和小朋友到新竹青草湖十,有許多小販在賣"魔瓶"只要用手輕輕一握,瓶忠液體就千變萬化,好玩極了,玩呀!玩呀!問題就來了,「老師,這"紅水"為什麼會上升?」老師,這"綠水"是什麼?」我玩了玩,想了又想,一時也說不出個道理來,只好無奈地說:「小朋友,等老師回去研究看看,是不是能找出答案。」

花笑了─捉住鮮花青春

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物質生活的充裕,人們漸漸走向對精神生活真、善、美的追求,當今插花班林立,婦女以插得一盆好花為榮,且爭相習之,即為例證。無論辦公室裹、客廳、房間有一束鮮花,不但美化環境,亦可透過視覺上消除疲勞,透過嗅覺上吸得一股花香,更可達到身心舒暢,生氣盎然之效。一日,合議桌上擺了一盆花,大家異口同聲讚美造物非凡。隔日卻見花影消瘦,灑下片片粉淚,不禁為花嘆息,「紅顏薄命」「昨日黃花」,更何況費了一番心思設計插花的老師。雖不如林黛玉的淚灑葬花為花哀悼,心也不甘將嘔心泣而之作此此入垃圾筒中。相信賞花、插花者都希望好花常留!我們是否也能為它捉住青春呢?

台灣昆蟲之生態

(一)自幼對昆蟲有濃厚興趣。 (二) 六年前為發表「彼紋白帶日陰蝶」之幼蟲期,苦無良好之攝影紀錄。(三)四年前為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著「蝴蝶」一書,有感於攝影資料難借,決定購置攝影器材,做為研究昆蟲之輔助工具。轉有感於本省所見精美的昆蟲圖片,均為外國攝影,為提高民族自尊從事昆蟲生態之研究及攝影。

橢圓規

科學昌明的今日,各種儀器應有盡有,這是不可否認的。但在一般教學上、機械製圖上、或美工設計上,每逢繪製橢圓時,往往只能以「橢圓板」去描繪,但形狀、大小卻受限制,若超出「橢圓板」的範圍就不能描繪。也有利用「圓規」繪製,但手續繁雜,又不正確。至目前所知,繪製出來的橢圓都是近似橢圓形,並不能合乎橢圓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