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生「們」─水池生態系中石田螺(Sinataia quadrata quadrata)與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及環境間交互影響之研究
本研究探討石田螺、福壽螺與水池溼地三者間交互作用對環境及族群數量之影響。結果發現野外水池環境中兩種螺族群單獨存在時,石田螺死亡率(80%)遠高於福壽螺(45.8%)。共存時則相反,石田螺的活動力受福壽螺影響明顯下降,被鳥類發現的機率降低,死亡率亦大幅降低(25%);共存亦使石田螺被附著次數大幅增加,促使其生殖潛能升高,族群總數亦較福壽螺為高。 兩種螺對水質影響截然不同,福壽螺會大量啃食水生植物,使浮游藻類數量遽增,水質惡化;石田螺具有快速取食浮游藻類的能力,故能讓水質清澈。當水質惡化時,石田螺的存活及生殖能力則驟降。 石田螺未來應可嘗試推廣養殖於水族箱中,以取代外來種琵琶鼠魚的功能,減輕其對水池溪流生態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