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物理科

中點魔法師

本研究以自創水上實驗觀察迴紋針被吸入載流線圈後的運動行為與最後停止位置,並實際以二種自製測量裝置測出螺絲在線圈中各處受力大小。經實驗證實迴紋針被吸入載流線圈後會停在線圈中點,而我們也成功地量出螺絲在線圈兩端的受力較大,且螺絲受力以非線性關係隨位置遞減,愈靠近線圈中點位置受力愈小而在線圈正中央處不受力,且受力方向是指向線圈中點位置,因此可推論迴紋針被吸入載流線圈後停在中點的原因是磁力的作用所造成。

到底有多痛?~力的測量

在實驗中,從動機想到,要用什麼方法來測量力的大小。由槓桿原理認識了支點、受力點、施力點等名詞。由翹翹板激發出三個想探討的實驗,自製一組實驗器材,進一步了解施力大小,施力臂、受力臂對實驗的影響。透過選擇合適的球、鎚子、自製圖尺,探討鎚子拉起角度、高度與球彈升高度的關係。經實驗後知道,球放在離支點愈遠、鐵鎚敲擊的力臂愈長,球彈升的高度愈高。鐵鎚敲擊點離支點愈遠,球彈升的高度愈高。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放置實驗器材的地板材質也會影響球彈升的高度,木質地板最高,磨石子地次之,地毯最低。透過這些實驗我們知道:球彈得愈高,用力就愈大。當媽媽手舉得愈高,打的愈痛,長的竹竿比短的竹竿打得更痛。

讓變頻現形吧!─四極馬達實驗看變頻意義

本實驗主要探討變頻的意義,利用廢棄風扇設計轉子和線圈互感實驗中發現轉子上渦電流存在的事實。台灣交流電的頻率為60Hz,故四極馬達極速為30rps在實驗中觀察到,本實驗觀察到轉速越大則線圈和轉子上渦電流互感值越大並導致線圈電流變小,進而降低線圈電流熱效應佔輸入電能比例。在分析轉子處消耗能量實驗中發現如果轉速越接近極速則磁力在轉子切線方向分力做功比例會減少,且大部分輸入電能轉變成渦電流熱能,線圈與轉子間的平均磁力和轉子切平面的方向夾角(θ值)會決定線圈熱效應及渦電流熱效應佔輸入電能比例,實驗中發現最佳轉速(最佳θ值)下運轉馬達會達到最佳能源效益比,實驗結果顯示本次實驗採用馬達在轉速約25(rps)時能源效益比最佳。

中華民國第三十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一、能自行設計實驗,並以理論推導公式,驗證實驗結果。 二、能利用較進步的科技產品測量,例如:雷射,以獲較精密結果。 三、理論計算或實驗裝置能配合個人電腦使用,對於資料的讀取、分析,更深入、更迅速、精確。 四、能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改進,以增進教學效果。 五、國小部份,大都以實際生活周遭環境,為取材資料,做有系統的分析,內容生動有趣。 六、高中組作品在程度上比去年高很多,對問題的探討不但普遍相當周延,而且測量方法的設計,也多具創意。國中組則未顯示有進步,可能與升學壓力有關。 七、初小、高小參展少數作品中,有遠超過學生程度者,使學生無法發揮其固有創作力,和獨立思想機會,殊為可惜。

秀抖球賽\n─探究物體 『 重心與運動 』 的關係

有一天,看到同學們玩搖船的時候,突然由他們玩耍的姿態,聯想到物體重心位置對其運動量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為了要澈底了解它們彼此的密切關係,所以請老師指導我們做實驗研究工作。

跳舞的源泉

水由省水龍頭的出口流出時,會形成簾狀的水膜。流量較小的時候,水膜散開一小段距離,受重力及表面張力作用,會縮聚在一起,再散開成水滴。流量較大時,不會縮聚在一起,經一段距離後,直接形成水滴。在水龍頭下方置放一水平板,水膜撞到水平板後,水膜流速突然減慢,使膜內的中空處壓力變大,平板上的水面上升,且有規律的上下跳動,稱之為跳舞的源泉。改變水的流速、出水口到水平板的距離以及水的表面張力都會改變水平板上水面上升的高度。我們實驗探討流速、出水口到水平板距離及表面張力對水面上升高度的影響。

雨滴中的沉思

法國科學家Descartes曾經計算推導數千條光線在水滴中的行徑,得出虹在偏向角138°處及霓在偏向角231°處,出射光最強。然而卻沒有人真正的以實驗來驗證他的計算推論。因此,我們便想設計一些實驗來驗證他的計算推論。

彭巴之鑰—科學解密

對水而言,氫鍵是彭巴現象最重要之因素,過冷現象次之,過冷時,因高動能水分子更有機會到結晶之位置,一旦結晶形成,則固態冰之氫鍵更易觸發結晶之進行,到4℃左右時會受到水的熱學性質而影響溫度曲線,此現象在其他純物質皆未觀察到。具有氫鍵之乙二醇及甘油,亦容易觀察到過冷及彭巴現象,無論起始溫度為何,到達過冷時都會同時到達同一過冷溫度,顯然溫度與分子之運動控制了結晶之進行;多數實驗亦觀察到不具氫鍵之分子會因為分子量造成凡得瓦力之大小不同而出現彭巴現象;在酒精水溶液亦可觀察到溶液凝固點之依數性質,總結影響彭巴現象之因素以氫鍵最重要、過冷與分子量次之,其他如環境、蒸發、對流及氣體溶解度等亦可能皆是影響因素。

偏振光調控銅化合物顏色的機制與探討

入射光的偏振態、線偏振角度及波長與銅化合物產生反射橢圓偏振光有關;位置分析點1398 ~ 點1455 之間銅化合物種類多,各位置分析點的 RGB光強度比例變化、橢圓長軸角度不同、橢圓短軸偏光透光率差異性,是造成銅化合物顏色變化及色彩的移動主因。位置分析點 1455,線偏振 + 45 度入射,析光片轉 85 度,紅光與藍光光強度比例會互換,銅化合物有類似互補色的顏色變化。位置分析點 1398 ,圓偏振光入射,紅光與藍光的橢圓長軸角度差 70 度,橢圓短軸偏光透光比例值相同,析光片轉 70 度,銅化合物會出現互補色。利用光強度方程式畫出模擬曲線圖與實驗反射光強度比例分布圖比較,若曲線符合,可證明設定的 E0y,輸入的E0x 、 δx 、 δy 等參數無誤,得出相位差 δ。

圓來這麼多變-黑白幻彩

為了解黑白間隔圓旋轉時為何出現彩色圖案?我們在不同種類的光源、不同的光源閃爍頻率、不同圓盤轉速及使用高速攝影來觀察間隔圓旋轉後的影像,尋找黑白間隔圓與出現彩色圖案之間的關連性。我們發現黑白間隔圓旋轉時出現彩色現象時,光源必須閃爍、光源必為線光譜,光源含有螢光物質,並且發現燈管內的螢光物質吸收紫外光後所釋出的白光,可使黑白間隔圓旋轉時出現彩色圖案,而LED燈泡是藉由藍光激發黃色螢光物質後發出的白光,則無法出現彩色現象。實驗進一步發現,若燈管螢光物質的某一光源在發光後至熄滅之間產生發光時間延長的遲滯現象,將會是黑白間隔圓旋轉後所出現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