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活與應用科學科

讓我們一起為臺灣加油

為有效利用學校營養午餐的回收油,以減少環境之汙染,故本次實驗採用本校和校外廚房經過油炸食物後的回收油,以及未經烹煮的新油,加入甲醇產生酯化作用來製作生質柴油。再探討自行設計生質柴油的簡易檢驗方法是否可行?進而探討和動力輸出和不同比例的生質柴油與石化柴油混合後,在品質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並依據所檢測出來的數據和訪談民眾的問卷,來了解我國能源政策的推行和民眾的反應。

光動-太陽能遊戲組受光之作動分析

利用太陽能益智組裝DIY來了解太陽能組合的效果,在白天的陽光下才能驅動馬達,無法受太陽光照射,只能用燈泡取代,使之作動,探討的目地在想要發現何時能增加受光率,何種距離才能使馬達轉動,求得最佳化的資料。

鈦陽,有你真好!-奈米二氧化鈦太陽能電池之探討

本實驗利用參考文獻中色素增感型太陽能電池的製作方法,將其中色素之變因去除,以建立簡易的太陽能電池。實驗分為前置實驗與主要實驗: 一、前置實驗: 在烘烤方面討論:有烘烤的比沒烘烤的好。在電解液方面討論:電池滴入水比完全不注入的電池電壓為佳,電池加入電解液後電壓比滴入水的電池為佳,固定NaI:I2 比例時,兩者濃度愈稀薄愈佳;固定I2\r 濃度時,NaI:I2 的比例愈大愈佳;測量面為有烘烤面(反面)的電壓較高。 二、主要實驗: \r 以前置實驗中的最佳實驗結果作為探討二氧化鈦漿糊的基礎:實驗範圍內,漿糊濃度125 %最佳,二氧化鈦漿糊放置時間愈長愈好。由實驗結果得知,平均電壓與水分關係密切。

紙上談「繩」

環保署在近年來大力推行禁用塑膠袋的政策,取而代之的當然是環保又隨手可得的紙袋了。而紙袋的種類與製作方式千奇百怪。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紙袋上的手提紙繩部分,影響紙袋的真正負重能力。因此就學校中隨處可見的各種不同紙類,設計實驗加以研究紙類的負重能力,以及紙繩的編制方法。我們發現,當紙繩越長、紙繩越寬,紙繩材質越緊密,以及紙繩越厚,編制方法越簡單,所能負荷的重量就越重,有些甚至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範圍。若是能在紙袋上多所著墨,相信能夠造出超級紙袋。

利用簡易電路測量手臂穩定性

利用測試棒和金屬軌道瞬間短路,透過電容器提供的穩定電壓來增加測試的靈敏度,並且利用二極燈泡和蜂鳴器並聯取代火焰大考驗的瞬間放電的危險性來充當警告燈號與聲音,就可以結合成一套有趣的測試儀器。每週平均運動時數較多及接尺所需的反應時間較少者,其測試時,移動的速率會比較快。但是反應時間和每週平均運動時數兩者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若以血型而言,A 型血液測試者在直線穩定度的測試一關通過率較高,AB 型者在通過率不管是直線或複雜型軌道的測試通過率不像其他血型者差異性那麼大。自己製作一套測試儀器不僅可以紓解壓力,也可了解自己手臂的穩定度。

『羽羽生風』羽球收集器

本研究利用負壓式原理自製一個羽球收集器具,我們使用吸塵器產生吸力,連接自製的羽球收集器,將散落一地的羽球快速排列並收納至羽球桶內,成功的製作出「負壓式羽球收集器」。在實驗中探討負壓與自製的羽球收集器之間的各項物理性質,進而設計羽球收集器具的構造,並從多項實驗數據中,不斷地改良最後成功研究出最佳的羽球收集器。過程中我們運用450P的灰紙板、1000P的西卡紙與最後嘗試使用的硬塑膠板來製作羽球收集器,在吸力方面我們由一開始的普通吸塵器到後來使用的車用吸塵器,最後設計出不用彎腰撿拾,並能快速收納且能讓羽球成串收集的羽球收集器。

無「髮」無天—自製毛髮濕度計的可行性與影響之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討毛髮濕度計的製作與改良,探討毛髮濕度計在生活中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影響毛髮濕度計偏轉的因素,並改良減少毛髮濕度計誤差值的方法。結果發現:經運用光槓桿原理改良的第三代毛髮濕度計,其偏轉角度約為第二代的一點七倍,且約為第一代的八倍,可大幅降低毛髮濕度計的誤差值,提升毛髮濕度計測量的精確性。本組所製作的第四代縮小版光槓桿毛髮濕度計,可使用更短的頭髮來進行實驗,增加使用的便利性。本組也發現染劑與頭髮添加物會破壞頭髮的角蛋白結構或是使水分無法順利滲入頭髮,使得偏轉角度變小。因此建議在製作毛髮濕度計時,應選用沒有使用染劑及頭髮添加物(例如:髮膠、髮臘)的頭髮,以提升毛髮濕度計的準確度。

留住你有何用-DIY 太陽能熱水器

五下康軒版第三單元,熱的傳播與保溫提到,熱是可以藉由不同的材質加以傳播和保溫,於是激起我們想利用大自然的熱源,使水溫不斷上升以節約能源的使用,結果發現透過傳熱速度較快的金屬物質,加熱再利用較佳的保溫素材,的確可以將太陽的熱保留住。

簡易型數位相機在顯微攝影之應用

攝影大師郎靜山曾說:「顯微攝影與天文攝影為科學攝影之一環,需要特殊設備與技術。」(12),但是本研究的結論,是使顯微攝影變得十分簡易。本研究使用簡易型數位相機,在不需添購任何昂貴的設備或配件下,外加一個自製的紙套筒,結合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來達到顯微攝影之目的。

噪音大追擊

記得三年級時,我們班的教室位於震善堂附近。每當廟會開始,我們就被廟會所舉辦的誦經活動吵得無法專心上課,此時,我們談話都必須提高聲量才可聽到對方的說話聲,一天下來每人的聲音都啞了,而且同學的脾氣似乎變大了,心情變得很急躁。但是當廟會結束時這些情形就不見了。 \r 現在我們升上四年級換一間教室,許多衝動的行為都不再發生!因此;我懷疑我們的脾氣與急躁和聲音的大小有關,我和幾位同學討論這種情形,有人說:「會影響」;但也有人說:「一點也不影響,再吵我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r 我們討論一直得不出結果,於是我們就請教老師。老師聽了就鼓勵我們做研究調查,於是我們組成「噪音追擊小組」,並請老師指導我們做這項實驗。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