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 TiO2 太陽電池研製-兼論利用熱處理方式改良電池品質
傳統的太陽電池大都是由矽、及I-VI 族的砷化鎵製成。除了製作程序步驟繁複外,亦需極昂貴的儀器設備,對高中生研究環境來說算是很難達到的。所以本實驗採用較簡單的凝膠方式製作太陽電池薄膜,而且採用現在最熱門的TiO2 奈米材料製作太陽電池。本實驗之太陽電池曾在早期將TiO2 粉末製作成凝膠太陽電池薄膜,除了在數種不同光敏物質添加研究外,而這次本研究採用較新式的TiO2 酸性溶液為電池製作的主要材料,其間的差距在於實驗過程中添加了噴塗酸性溶液的濾網,使產生光電子的容納空間增加許多,產生光電流效率因而提升甚多。
另外本研究一種較創新的設計是將TiO2 凝膠薄膜(thin film)長時間退火所產生的缺陷(孔洞,void)變化。由退火時間加長及退火溫度提高可知TiO2 凝膠的空洞皆變大且減少甚多。如此本實驗太陽電池的照光電流亦提升甚多。退火後凝膠型太陽電池最大光電流可達80μA,酸性溶液太陽電池最大光電流可達90μA。退火前後的孔洞變化可經由光學(OM)、電子(SEM) 顯微鏡加以觀察TiO2 凝膠薄膜表面的孔洞變化,另再配合孔洞密度計算測試(void density estimate, V.D.E.)去定量記錄退火前後的孔洞改變。本實驗TiO2 凝膠薄膜孔洞密度約為 7~9 x10E12 /㎡,最適當的退火(含退火時間、溫度適當控制下)下,孔洞密度可降至 6 x 10E11 /㎡ 以下,如此使奈米TiO2 太陽品質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