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自然科

舞動的精靈—多光源的成像變化

多個燈泡或燈管的光源投影時,會因觀察者的位置和觀察角度,在螢幕上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光影。線形的燈管會有長短、夾角的變化,多個燈泡光線通過小孔後則會形成多樣化的光影變化,充滿藝術投影的效果,猶如會舞動的精靈。利用自製的觀察器觀察成像,可以發現以下現象:一、孔洞半徑>2.5 公分,物距 191.6 公分時,燈泡的光影會相互重疊,形成不同的影像。二、物距越遠所形成光影越小,亮度越暗。觀察器的像距所能調節差距不大,所以影響較小,像距越大成像的光影也越大。三、彩色燈泡的色光重疊可產生多種的顏色變化,讓投影更具美感。善用面鏡成像與孔洞成像的光線變化,加上改變觀察者的位置和高度,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多樣化的多光源投影。

順應潮流

水流會影響沉水植物的生長,但如何影的呢?我們從實驗中發現當水蘊草\r 種植在環狀水流之中,觀察得知流速越快則其植株之生長速率越佳,可是當水\r 蘊草種植在直流水流之中,流速越快植株生長速度反而比靜止無水流的狀態還\r 差,可能是因為直流水流撞到盆壁而產生迴流,造成直流水流流向混亂所導致,\r 因此我們得到結論:「當水流流向穩定時流速愈大、愈快,水蘊草生長速度越快,\r 當水流流向混亂,流速愈快其生長速度反而愈慢。」 , 且觀察發現水蘊草生長\r 方向會與水流方向一致。\r 在水族箱穩定的環境中種植水蘭、小榕、格莉椒草三種沉水植物,觀察發\r 現水蘭、小榕、格莉椒草的葉長及葉寬均隨著水流變快而生長越良好,其中最\r 特別的是發現水蘭在水流緩慢的環境中雖葉的長、寬均不如在水流快的區域,\r 但單位面積的葉片數量卻比水流快的區域來得多。\r 本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穩定的水流對沉水植物的生長是有幫助,但混亂\r 的水流卻是幫了到忙。而不同種類的沉水植物水流對葉片生長密度卻有不同的\r 反應和結果。

揭開柳丁種子黏膜的祕密

一、柳丁種子黏膜是果膠,它有幾個特性:(一)是一層透明的膠狀物包覆在種子外,泡在水中會吸水膨脹,漸漸的溶解於水。(二)容易發黴,可能是有營養成份的醣類、蛋白質或脂肪。(三)pH值是4。(四)不含澱粉,但含有還原糖,不含小分子的蛋白質、維他命C和葡萄糖。(五)加入NaOH溶液後,黏膜由液體凝膠變成透明黃色固態凝膠。(六)加入酒精溶液後,黏膜由液體凝膠變成半透明白色固態凝膠。二、柳丁種子黏膜可能具有下列的功能:(一)柳丁種子黏膜,有助於種子不被破壞的功能。(二)柳丁種子黏膜,有抑制種子發芽的功能,黏膜的存在,是一種調節機制。(三)柳丁種子黏膜,使外種皮能更快被軟化。

挑戰極限-立可白的組合密碼與凝膠應用

本研究主題是探討如何自製一瓶健康的修正液,代替有毒的化學立可白。我們試驗了各種植物乳汁、白色粉末,添加無毒揮發性的溶劑,比較各種不同的混合順序和比例,不斷的突破不凝膠的極限,成功的製成一瓶覆蓋力好、乾燥快、不凝膠,還有香味的立可白,並且利用凝膠的變色與逆反應,來檢測溶液中的酒精濃度。

花溶試色

本實驗擬利用校內外取得之各顏色花瓣、葉、果皮,分別榨得其水溶液,測試其酸鹼性,再製造成試紙,檢測其是否可測試酸、鹼性溶液,最後將測試結果統計佔有率,並作比較。研究目的:分別為各顏色的花瓣、葉、果皮溶液酸鹼性及所製造的試紙可測試酸、鹼性溶液的佔有率分別如何?並比較。研究結果:多數是酸性的有紅花瓣、葉及果皮,紫果皮、葉。多數是中性的有橙、黃的花瓣、葉及果皮,紫的花瓣,白的花瓣及葉。其他顏色的酸性中性則佔少數。經比較,酸、中性最多的是分別是紅、紫花瓣。沒有發現鹼性的花瓣、葉及果皮。而可以製造酸、鹼試紙及酸鹼試紙佔少數,經比較,佔有率較多的都是藍、紫花瓣、紅葉、紫果皮,其中又以葉佔有率最高。

弄潮精靈—淡水河潮間帶的蟹類研究

淡水河的蟹類約有三十幾種,會因潮間帶、紅樹林、土壤鹽分、土壤有機質、距離河口的遠近等條件下,在最適合的環境棲息下來。本研究內容分為淡水河潮間帶的蟹類,淡水河左右兩岸蟹類的分佈情況,蟹類與潮間帶、土質的相關性,蟹類的聽覺、視覺、嗅覺反應,溫度與蟹類的活動影響,蟹類的季節變化,雌雄數量的比例與行為特性。

氧多起來

不同的植物種類催化雙氧水分解生成氧氣的量不同。同一種植物樣本,因顆粒的大小不同於相同的時間內催化雙氧水分解生成氧氣的量也不相同。根據此次實驗結果,以葉子的催化效果最好。本次實驗所取得的 69 種植物樣本中,前十大排行榜分別為︰構樹﹙葉﹚、桑樹(葉)、地瓜(葉)、牽牛花﹙葉﹚、馬櫻丹(葉)、金露花﹙葉﹚、空心菜﹙葉﹚、紫藤(葉)、金棗(葉)、山櫻花﹙葉﹚。

舞動長臂展風華

我們以探詢柯子湖溪的長臂蝦為序幕,展開對溪蝦的研究。首先了解柯子湖溪現有溪蝦的種類及特性,進而探討溪蝦族群的生活方式、成長過程、生態環境,以及它在不同環境因素下的活動和適應情形。我們拿水營養量、酸鹼值、溶氧量、水流速度等來做研究,進而探討、陽光、河床、植物等環境因素對長臂蝦族群的影響。希望從這些研究基礎上,找出讓溪蝦增產的機制。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長臂蝦,舞動長螯,有著武士的威猛、又能忍飢耐餓,有著紳士的矜持。牠們豐富了河川的生態,也是水中重度污染的指標。我們希望透過這篇研究,提供教師教學、政府及有關單位進行河川保育工作的參考。

螞蟻的地獄使者-蟻獅的觀察與探索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生命的感動有時只是來自生活周邊小小的事物。記得有次參加鄉土踏查課程,在新竹海濱附近的沙丘上,我們發現了一種奇特又神秘的生物,透過隨行的老師介紹,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捕蟻高手----蟻獅』。時間一跳,在一次的魚路古道生態導覽解說課程中,學校老師和小朋友一行人來到了?路古道上,突然發現這條才開通的古道上,竟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蟻獅窩。今年春天當我們再一次造訪時,他們卻消失的無影無蹤,真是叫我和學生摸不出半點頭緒,於是便勾起我們的好奇心,想來研究這生活在我們週遭的小生命,認識他的生活型態,如何捕殺獵物以及跟大自然環境之間的相對關係,藉由簡單且富有科學精神的實驗來一窺造物者無窮的大智慧。

「排水口」上見真章

本研究是從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晝夜與四季」單元出發,先探討地球自轉所造成的科氏力是否對排水時的漩渦有所影響,再探討排水時的各種現象,實驗後我們有幾個重要發現:「排水口」排水時所產生的漩渦位置會因樣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漩渦的方向也會因水槽的對稱性、水管的擺放位置而有所改變,和科氏力無關;更有趣的是,只要「排水口」上小圓洞的總面積一樣,水槽內的排水時間就會相同。自從完成本研究後,我們開始要對生活中平凡不起眼的「排水口」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