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小組

保麗龍的剋星-麵包蟲

我們是麵包蟲一族,從 001~012 共有十二個伙伴,去年十月開始養麵包蟲,我們帶著麵包蟲上學、郊遊,看到麵包蟲脫皮、在十分鐘內由幼蟲變成蛹的過程、蛹甩動尾巴去掉透明的薄殼變成成蟲的模樣、我們看到牠們堆疊在一起、爬高、搶食、大幼蟲咬小幼蟲......成蟲交配、打架、產卵......在不同地點看到 331 地震前後麵包蟲驚慌、撞牆的慘狀,也看到麵包蟲大口大口吃著保麗龍的吃相,更令人訝異的是:我們在顯微鏡底下麵包蟲的便便裡面找不到保麗龍原來的模樣。我們從觀察實驗中發現麵包蟲有喜怒哀樂,喜歡陰暗的環境,怕油怕熱和大量的水。麵包蟲雖然有點臭,但是麵包蟲實在是很有趣的動物,牠是保麗龍的剋星,又可以事先感應到地震,或許可以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寵物。

泡泡樂園--魔法泡泡機的製作與進化

吹泡泡,是每個人都喜歡的遊戲,想像身旁圍滿泡泡的情景,彷佛就像是身在仙境般的自在與快樂!我們發現目前市售的泡泡機,都無法滿足我們期待能夠自動填充泡泡水的功能。因此我們這樣想:如果能夠自行研發一台能讓泡泡水源源不斷,並讓泡泡自動吹出的泡泡機,這樣既省事不費力,又可以增加自己快樂的層次,那不是很好嗎?為了能夠達成上述的目的,我們進行了自製泡泡水與自製泡泡機的研究。透過蒐集與實驗的過程,我們自製出?100cc成本約5.41元、且每次可吹出42.8顆泡泡的泡泡水,比市面上販售的聯億及凱成泡泡水成效好。另,透過第一代、第二代與第三代泡泡機的「原理檢驗」、「吹口改良」與「風扇改良」過程,我們成功的研發出一台可自動循環,且每五秒可以吹出50顆以上泡泡的泡泡機。

果真讓我心動

「果凍蠟燭」是近來風靡全台的一項『生活化』商品,特殊的配方使它有別於傳統的石蠟蠟燭。本實驗即在比較歸納果凍蠟燭與傳統蠟燭之差異,並配合康軒版三上單元『物質三態』、『空氣的流動』四下單元『毛細現象』五上單元『空氣與燃燒』等教材,進一部探討影響果凍蠟燭燃燒的各種因素。實驗中,我們發現果凍蠟燭優於傳統蠟燭的地方,以及果凍蠟燭可以燃燒更久的秘密,我們重要的發現有:一、果凍蠟燭燃燒時火焰較小而穩定,無煙無臭,燃燒的時間約為傳統蠟燭的兩倍,但燃燒成本也較高。果凍蠟燭和傳統蠟燭燃燒的原理相同,都是因為蠟油受熱汽化而燃燒。燃燒時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果凍蠟燭的熔點較傳統蠟燭高,降溫的速度不論在水中或空氣中也較傳統蠟燭快,燃燒中蠟液的溫度及火燄溫度也較高。二、燭芯對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有很大的影響,浸過蠟油的棉線,燭芯較粗,燭芯長約1-2公分的果凍蠟燭燃燒時間較久。此外,容器的形狀、果凍蠟的量也會影響果凍蠟燭燃燒的時間,惟氣泡較多並不能增加燃燒的時間。三、把傳統蠟和果凍蠟混合製成的蠟燭,燃燒時間比傳統蠟燭久而且沒有黑煙,色澤溫暖而勻稱,是一創新的環保蠟燭,極具參考價值。

環保滅蚊殺手

從一開始探究肥皂水可以滅蚊嗎?到後來為了尋找更好的方法而做的一連串實驗,我們發現了:肥皂水溶液對吸引蚊子並沒有太大效用。蚊子喜歡的顏色是黑色,喜歡的位置是角落,喜歡沿著牆面飛,最容易受二氧化碳吸引。最後,我們利用很方便取得的發粉和糖,製作出了可以產生二氧化碳發酵糖水,再加上回收的寶特瓶,設計出一個環保、方便、有效又省錢的「環保滅蚊罐」!

滴水不漏~節能環保自動澆花器

在家中的陽台或庭院種些植物可以綠化環境,令人賞心悅目,可是照顧起來很麻煩。有時候一、兩天忘了澆水,或是上學來不及、或是晚上回家太晚,錯過了最佳澆水的時間,植物就會變得奄奄一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決定以「環保節能」為考量,希望能夠利用取得方便的回收資源做為材料,應用自然課所學的虹吸現象及毛細現象,設計出環保又實用的自動澆花器,讓家裡種的花兒可以一直保持活潑生氣。

天生好鬥-泰國鬥魚與蓋斑鬥魚習性差異之探討

此研究想了解是本土種蓋斑鬥魚或泰國鬥魚(本文簡稱蓋鬥及泰鬥)對孑孓防治較有效,在探討鬥魚的生態棲位時,發現其有趣的繁殖習性與打鬥行為,藉此對蓋鬥與泰鬥做深入的比較與探討。研究發現,兩種鬥魚的型態與習性大為不同:泰鬥好打鬥,蓋鬥食性廣、吃孑孓能力較強且能跳躍捕食捕食六公分高的蚊子;繁殖期公鬥魚喜歡在隱密環境下吐泡巢;母泰鬥會吃卵、母蓋鬥則會幫忙啣卵;鬥魚呈U 型交配後,會痙攣並暫時昏迷。根據實驗結果的比較,本土蓋鬥除了捕食蚊蟲與孑孓的能力較強,其生態棲位相對於泰鬥而言,也較適合台灣的環境。

鐵觀因-鐵生鏽的改良實驗

五上鐵生鏽單元,我們各組實驗的結果不太一樣,課本利用鋼棉與封口袋來觀察生鏽的快慢,我們推測是實驗的方法有問題,於是我們展開實驗,研究鐵為什麼會氧化生銹並改良鐵生鏽的實驗方法,同時找出鐵生鏽的誘發變因及鐵銹的性質與預防方式。我們最後了解直接影響鐵生鏽的原因有:鐵的材質、水、和空氣中的氧氣。而間接因素則有:水溶液種類、溫度、鐵材粗細、二氧化碳等因素。在改良實驗方面,發現了使用鐵粉代替銅棉,玻璃針筒代替封口袋或瓶子的實驗方法來測不同變因都能得到精確的結果,而且觀測容易,加上使用的材料都很少,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及藥品汙染,所以是值得推廣的實驗方法。我們研究內容與翰林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五上的鐵生鏽內容完全相關。

『笛』我不分---吸管笛之鳥笛製作研究

這個研究主要探討影響鳥笛聲音的因素,鳥笛是傳統的「臺灣童玩」,能吹出如鳥類一樣悅耳的聲音,我們覺得很有趣,在參考網站之後,我們嘗試用容易取得且操作方便的吸管來吹吹看,在課本中我們學到空氣柱的長短、粗細會形成不同的聲音,除此之外,我們探討吸管的角度對聲音的影響以及將吸管笛放入水中對聲音的影響,最後我們比對真實鳥聲,模擬鳥類的聲音,判斷哪一種鳥要用哪一種吸管,角度要多少比較悅耳。

飛吧!紙蜻蜓

竹蜻蜓常常在卡通影片「多啦A夢」中看到,大人、小孩都喜歡來轉一下,想像在空中飛翔。所以我們決定製作紙蜻蜓,探討如何能讓紙蜻蜓飛翔在空中的時間拉長。

風「磁」電掣~自製Q版磁浮小火車

玩磁鐵時,對於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現象感到有趣,因此想要自製磁浮小火車。製作的方法為:將長方形磁鐵緊密黏貼製作磁軌道和車體底部磁鐵,軌道底板為薄木板,兩側牆壁要以厚木板固定,使牆壁平行並與底板垂直,車體上黏貼馬達風扇和電池盒,用水平儀調整車體平衡,讓小火車平穩懸浮,再打開風扇推動前進。 進一步探討使小火車速度更快,實驗結果發現:車體一側緊靠牆壁,另一側與牆壁的間隙以0.5~1.0mm的寬度能讓小火車快速前進;壓克力板車體的前進速度最快;牆壁材質以壓克力板最好;轉速6000-8000RPM的馬達配合葉片長4.0cm的塑膠風扇推動力最佳;長條磁鐵做磁軌道時,疊成三層時車速較快。 除了用風扇外,還可用重力或磁力使小火車前進,就是好玩的磁浮小火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