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中組

翻滾吧!水孩子

水與人息息相關,當然到處也都有水的蹤跡,但是經過搜集,我們發現水的性質十分特 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測試不同的溫度下,水的流動情形。實驗結果發現:水在大於4℃ 的溫度下,溫度越高,密度越小,因此水會上升;水在小於4℃的溫度下,溫度越低,密度 越小,因此水會往上升;而水等於4℃時,密度呈現最大的狀態,因此水會下沉。我們又發 現若兩邊水槽裡溫度都是大於4℃的水,而右邊水槽的水溫大於左邊水槽的水溫下,水的流 動方向則會呈現逆時針狀態;如果兩邊水槽裡溫度都是小於的水,而右邊水槽的水溫又大於 左邊水槽的水溫下,水的流動方向則會呈現順時針狀態。而如果一邊水槽的水溫度低於4℃, 一邊水槽的水溫度高於4℃,水則會呈現雙向的狀態。經過這次實驗,讓我對水的認知更廣 博,而且也讓我們清楚的記下水的流動,永遠不會忘記。

我要不酸的咖啡!!影響咖啡酸度的因素

從磨咖啡豆到泡出一杯可口咖啡是一門學問,本次實驗想藉著在自然課上學到的原理找出泡咖啡所應用到的原理,並印證課堂所學,除了能泡出一杯好而不酸的咖啡外,也在咖啡中找到自然科學的樂趣。一共包含了以下部份:一、濾紙式咖啡、虹吸式咖啡的沖泡與二上自然與生活科技水溶液、溫度與熱的原理應用。二、不同咖啡豆沖泡,越酸的豆子泡出來的咖啡擺放越久,咖啡越酸;虹吸又比濾紙式更酸。三、濾紙式咖啡在水溫越高、咖啡粉越細所得的咖啡越酸。四、濾紙式咖啡剛泡好的咖啡擺的越久、越酸,但加了奶精後可減少酸度。

看聲波的方法及其研究

在做聲波實驗時,只聽見聲音,看不見聲波,俗語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想如果能用看的來配合聽的更能使我們容易瞭解聲波。

點石成金:鋁銅電池—廢鋁罐的第二春

前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慘痛的經驗都讓我們記憶猶新。因為停電全國幾乎都?罩在黑暗之中,電池成了最熱門的搶手貨; 價格當然水漲船高,居高不下!可能是平常的二、三倍,至還可能有錢買不到呢!災區的人們更可憐,不但停水還斷電,沒有電~他們幾乎與外界隔絕,生活變得非常不方便,簡直是寸步難行;而電池在此時,更凸顯出它的重要,但是停電時,不一定家家戶戶都有儲備電池;於是我們便想:利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製做成簡易且實用的電池; 如此一來,就不必害怕沒有電池了!在各界極力倡導資源回收的同時,3R:Reduce' Reuseu及Recycle還清晰地印在腦海中,某日,喝完飲料後正準備鋁罐壓扁丟入回收筒時,突然靈光乍現~為什麼不利用廢鋁罐製作電池呢?況且,現在全球正值能源危機,油品沒幾天就漲價一次,工業發達使石化燃料及各種原料的消耗劇增,研發新能源與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就是我們刻不容緩、責無旁貸的課題

奇妙的晶體.

平常煮菜作湯的?和味精,都是一種漂亮的晶體,何不自己動手來做一些假寶石(晶體)呢?說不定能因此而發現一些規律性呢!

聲音現形記瞧一瞧—聲音Do.Re.Mi

花了不少時間了解聲音的波動現象後,我們由已知音叉自組「U行長管空氣柱測量法」去推測實際聲速大小,結果與標準聲速誤差在10﹪以下,同時也比較出未知音叉的頻率。為了了解聲波與其他介質波動傳遞數率的快慢差異,我們由自製的「自動振動機」已成功的比較出粗繩波、細繩波及緊繩波的波速大小;以自動振動機控制單擺的規律擺動去撞擊自組煙霧箱,感受撞擊時產生的聲音及能量的傳遞,讓煙以不同的速率方式擴散,也從這個實驗比較出:空氣的聲速(20℃下)34300cm/s>>單擺擺動的速率10~20cm/s>煙圈自煙箱出口的速率3~9cm/s。為了讓聲音以更有活力、更有趣的方式具形化,我們以聲音三要素的方式設計了音波功的實驗。以錄影、電腦播放或現場感受的方式,就算聽不見也能看得到聲音的威力!為了讓聲音以另一種型式光來展現,我們以視覺暫留的現象定出音符定點展開的上、下、左、右的光點,再畫出音符的完整畫面;再企圖從跳動的反射光路徑中帶出舞動的Do Re Mi音符及曼妙的音樂。為了留住聲音的軌跡,我們將聲音以色彩的方式舞動出來、以不同紙材吸附對照,以感受古典音樂、搖滾音樂…等節奏下形成的色彩畫面。

談紫色變-探討影響紫蘇葉變色的因素

紫蘇會出現紅葉或綠葉甚至交雜出現的現象,而綠葉品種的白蘇並無此現象,是什麼因素造成?本組以「光照時間、不同色光、照射部位、土壤酸鹼度」來探討紫蘇葉的顏色變化。實驗中發現:葉中紅色部分會從葉脈開始變色,然後由葉脈附近擴展到整片葉子,其中葉背又比葉面快變紅;葉子變綠時會先從葉緣往內開始變綠,最後葉脈才變綠,其中葉面又比葉背快變綠;適度光照(12、16小時)紫蘇,紅色產生的快且紅,光照少則紅色不易出現;照射單一色光時,藍色色光最有利於紫蘇色素產生,雙色光比單一色光更容易使葉片變紅;紅色色素的產生並不受其他部位的葉子的影響;土壤的酸鹼度,對紫蘇葉片顏色的產生沒有影響。

「蝕」破天驚—流水的侵蝕作用探究

我們在雜誌上看見亞馬遜河非常美麗、壯觀,但是為什麼亞馬遜河是彎曲的,而不是成一直線呢?我們研究後,了解那是因為河流的侵蝕、沉積作用造成的。我們研究發現:流速愈快,侵蝕的力量就愈大,而水量和流速與侵蝕力也呈正相關。同一河道中水道較寬時,流速變小,水道較窄時,流速變大。在研究不同深度的流速時,發現愈靠近水的中央處,流速愈快;愈靠近流水底部或水表面時,流速愈慢。研究發現在彎流轉彎處,外側流速最快,侵蝕作用較大;中間次之;內側流速小,侵蝕作用小,沉積作用旺盛;造成河道一邊突出(堆積),一邊凹陷(侵蝕),就成了彎曲的河流。而研究河流彎曲度對侵蝕作用的影響時,發現彎曲度愈大(河岸夾角愈小),彎道中內側和外側流速差距大;彎曲度愈小(河岸夾角愈大),彎道中內側和外側流速差距小。說明彎道彎曲度愈大,加彎的速度就愈快;彎道彎曲度愈小,彎道加彎的速度就愈慢。

「爐」日中天

本實驗主要探討八上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中,3-2面鏡成像單元提到的太陽能集熱器是「利用平行主軸的太陽光,經凹面鏡反射後聚於焦點」。於是我們設計並製作一個焦距為10公分、 研究一:利用數學繪圖軟體GeoGebra設計一個焦距為10公分、口徑60公分、24片組合的太陽爐單片模型,並以厚3mm的壓克力板來製作、組合。研究二:以500W赤外線燈做輻射源,對拋物面太陽爐焦點及其附近作溫度的測試,及探討入射角度的影響。研究三:把太陽爐拿到戶外做焦點溫度測試,及實際煮物(米、蛋、水)。

台灣常見魚類水黴病之觀察

在去年寒假中我們曾經到過台北桃園一帶的魚池去垂釣,發現到魚體上常有許多白色毛狀物。請教老師以後才得知該魚是患有水黴病。因該病發生的時間多數在冬末春初至四、五月間,也正當魚卵孵化稚魚大量繫殖的季節,所以常見有魚卵及稚魚因水徽病的發生而大量死亡,對國民經濟影響甚鉅,為了要更瞭解水黴病對魚體影響,因此我們便開始作這方面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