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中組

無毒萬靈丹-過碳酸鈉的過人之處

近年汙染及病菌傳染問題頻傳,在環保意識抬頭下,市面清潔商品添加「過碳酸鈉」,以響應環保並主打其超強效能;因此,我們欲透過改變過碳酸鈉(Na2CO3·1.5H2O2)的濃度,及其中Na2CO3及H2O2之比例,分別探討對漂白、去汙、增加溶氧量與抗菌之應用原理及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8%過碳酸鈉漂白效果最佳,去漬率近九成;由於油受鹼分解之能力較氧化還原高出許多,在相同濃度條件下,Na2CO3比過碳酸鈉去油汙效果佳;因過碳酸鈉溶解較慢,使溶氧量增加較少,因此Na2CO3與H2O2分開加入水中會比過碳酸鈉效果佳;0.9%過碳酸鈉反應十分鐘,對大腸桿菌滅菌率達100%。在總觀儲存便利性、多元性及效能後,8%過碳酸鈉是目前最佳應用條件。

熬夜聖品-咖啡因之探討

高一基礎化學介紹不同烘培方法與發酵程度會影響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本實驗研究結果有: 1. 不同溫度及低溫下紅茶、綠茶咖啡因含量的不同。 2. 乙酸乙酯與二氯甲烷對萃取咖啡因含量有所影響,極性高的乙酸乙酯對咖啡因而言不是最好的萃取溶劑。 3. 咖啡因是神經興奮劑,由水蚤心博實驗證明咖啡因會影響生物。

圖形思考推導階差數列級數和的通用公式

計算二階階差數列級數和的問題,是數學愛好者在接觸數列時常會遇到的入門類型。本研究者在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樣的題目後,乃有興趣再更深入認識階差數列,因而開展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探討各階階差數列特性及發展計算各階階差數列級數和的通用方法。經由對階差數列的觀察,本研究運用創新的圖形來思考階差數列的特性,發現〈三角形排列思考法〉是推導計算階差數列級數和的便利工具,進而從〈三角形排列思考法〉歸納出階差數列級數和計算式的數理性質與原理,並且已發展出計算任意階階差數列級數和的通式。

地震前兆,電離層知道

本研究分析2003 至2006 年全球震矩規模大於等於6.5 之地震資料,並排除電離層垂直全電子含量(TEC)較低的高緯度地震與受太陽活動影響的地震資料,總計分析地震資料73 筆,探討震前TEC 的變化。經分析獲得的結論為:82%的地震事件,在發生前七天至少有一天TEC出現異常現象,顯示地震在發生前的確會影響TEC。岩層因不同的受力形式所引發的不同類型斷層活動,都同樣造成TEC 的震前異常。地震震源位置不論是位於陸地或海底岩層,都同樣引起TEC 震前異常,顯示TEC 震前異常不受海水阻隔影響。震源深度不同的地震,雖然岩層的物理或化學性質不同,但只要岩石發生斷裂錯動,都同樣引起TEC 震前異常。此外地震發生前TEC 異常的時間分布,越接近地震發生日,出現異常的次數愈多。

給電梯一個大腦─電梯邏輯之研究

「 搭電梯」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從走出家門、進人辦公室、出外洽公、甚至停車塔內,無一處不使用電梯,但是您可能會對電梯的「不夠聰明」感到不耐。舉例說:明明電梯內已經擠滿了人,但它還是一層層地開門接客;明明只差幾步就可跨進電梯,但它還是無情地閉門而去。一般人可能認為這個情況並無法改善……。\r 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Otis Elevator Co . )為此利用「模糊邏輯」( Fuzzy LogiC )及「神經網路」等形式的人工智慧,重新設計電梯的邏輯控制,使其提供更好的服務。原本認為電梯的邏輯役什麼好發展的我們也想嘗試看看,要如何改進電梯的效率。

探討『碘化鉛的生成』實驗數據誤差及改進

一、國中選修理化第三冊實驗9-1,其實驗目的是以固定量的KI溶液與不同量的Pb(NO3)2溶液,所產生黃色PbI2沈澱的量來探討反應物之間量的關係,並瞭解均衡反應式中各物質的係數和參與反應物莫耳數的關係。但經我們實際實驗結果,凡是過量的KI的試管,其沈澱高度或重量並沒有和Pb(NO3)2的莫耳數成正比關係。探討原因是過量的KI和PbI2再反應形成KPbI3沈澱,使得沈澱的高度或重量與加入Pb(NO3)2的莫耳數沒有成正比關係,但經三天後重測PbI2的高度或重量,也只有KI過量的試管有些變化,探討原因是KPbI3繼續和過量的KI形成錯離子的關係。 二、我們利用滴定方法,逐滴觀察反應沈澱情形,發現反應開始先出現黃色沈澱→黃白色沈澱→黏稠狀沈澱→白色沈澱→沈澱溶解溶液變橘黃色→溶液變淡黃色,可知錯離子形成是變化萬千的。其主要原因是以Pb為中心,而與I2形成多種錯離子,其錯離子的配位多寡是未知數,它隨著兩溶液的濃度比而呈現多變面貌。其方程式如下: 三、我們用透明淡黃色溶液5mL 以蒸餾水滴定發現顏色變化有逆反應的現象。 ※ 以飽和KI溶液來滴定飽和Pb(NO3)2溶液,其顏色變化為:黃色沈澱→黃白沈澱→沈澱溶解→溶液變橘黃色→溶液顏色變淡黃。 ※ 將淡黃色溶液用蒸餾水滴定時顏色有逆反應的現象,其顏色變化為:淡黃色溶液→溶液顏色變黃→白色沈澱→黃白色沈澱→黃色沈澱。上述顏色變化可知:碘鉛錯離子的形成及解離是可逆的。 四、我們利用溶液的總導電量和離子總莫耳數有關來推知有錯離子的存在。在實驗中,發現如果是Pb(NO3)2過量則總導電量和理論值相差不多,但如果是KI過量則總導電量便有異常增加的趨勢,這是因過量的KI和PbI2繼續反應產生錯離子,使得離子總莫耳數增加,總導電量因而增加。 五、實驗改進方法用Na2CO3(ag)與CaCl2(ag),產生白色CaCO3沉澱和NaCl(ag),此反應有三大優點:第一沒有鉛化合物缺點,第二沒有產生錯離子的干擾,第三做出數據能準確表達出均衡反應式中各物質係數和參與反應物質莫耳數的關係。

白蟻消化的功臣---鞭毛蟲的研究

我們到鄉下去,常常在一些古老的木造建築物上看到它們的樑柱上有許多被白蟻蛀蝕的痕跡,使我們想到像白蟻這麼小的生物如何能把這麼大塊的木頭蛀蝕掉,而它們吃進去的木頭又如何能順利的消化掉,暹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記得我們曾在生物課本中學到,白蟻的腸管內有某種鞭毛蟲與其共生,能幫助白蟻來分解織維素。但是對於它們進一步的消化情形尚無法了解。所以我們決定著手於鞭毛蟲的研究,希望能探出一些蛛絲馬跡。

薑、蒜、洋蔥及辣椒對大腸桿菌生活的影響

在高中生物學上冊第九章細菌課文中,曾討論到食物的防腐及如何殺菌,同時在報章雜誌上常常可見一些有關辛辣食物殺菌的記載,使我們懷疑這些辛辣食物殺繭能力強弱如何?我們收集資料及請教老師的結果,找不到關於此方面的實驗資料。所以我們就想以實際的實驗來證明,那些食物確實有殺菌能力?是新鮮的或煮熟的殺菌能力強?但因限於知識,時問及實驗設備的不夠我們然以培養基中菌落的多寡來比較薑、蒜、洋蔥、辣椒等四種材料,在煮沸或新鮮時對大腸菌生活的影響及殺菌的能力。

渡河問題

有一農夫帶著一隻狼、一隻羊及一個高麗菜渡河,而農夫划著小舟,一次只能載一物件。當農夫不在場時,狼會吃掉羊,羊會吃掉菜。只有農夫在場時,才不會發生上述情形。討論其最小移動次數及方法總數。 將菜、羊、狼編號為1、2、3,規定2能吃掉1,3能吃掉2,食性距離為一。其移動次數為7,方法總數為2。再將物件總數增加至n,利用合法狀態、連線數得到移動次數為7,方法總數為。另外討論平均移動次數,以了解物件編號為奇數與偶數不同的移動情形。 當了解距離為一時的移動情況後,延伸至距離大於等於二時,最後分成三個種類來討論。分別為: (一)物件總數:n ? d+1: 走法總數:n2 - n 種走法 次數:3次 (二)物件總數n=(β(d+1)+1): 走法總數:-Y種走法 次數:5次 (三)物件總數n=(β(d+1)+R),其中(R?{2~d}: 走法總數:-Z種走法 次數:3次

大蒜抗菌物質的研究

研究大蒜所含對細菌、徽菌的抗菌物質,以便加以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