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中組

「色香味俱全」-探討果蠅對不同水果喜好的原因

根據前人實驗研究及文獻記載證明果蠅具有視覺及嗅覺,且能分辨不同顏色及氣味。我們想了解不同水果吸引果蠅的原因是否和顏色、氣味或甜度有關。結果顯示果蠅對紅色、黃色有所偏好,這也顯現在其所喜歡的水果上面,例如草莓、橘子、香蕉。使用人工香料做實驗,我們發現果蠅能感知的濃度為百分之一,且果蠅最喜歡草莓香料,果蠅可將水果氣味及其外觀顏色產生記憶。探究果蠅對不同甜度的喜好時,得知高濃度(1M)的蔗糖溶液及高甜度的水果(香蕉)皆較吸引果蠅,可見甜度會影響果蠅對不同水果的喜好,且甜度與氣味對果蠅的吸引具有加成效果。綜合上述結果,得知顏色、氣味及甜度皆會影響果蠅對不同水果的喜好;不同水果吸引果蠅的因素不盡相同。

親愛的,微生物把保麗龍分解了!

保麗龍是環境中不易分解的汙染物,本實驗將自大麥蟲腸道、麵包蟲腸道、土壤與有機堆肥分離出十三株具有分解保麗龍潛力菌株(ZM1, ZM2, ZM3, TM1, TM2, TM3, S1, S2, S3, S4, OF1, OF2及OF3)進行分解保麗龍測試。試驗結果顯示,液體培養中,靜置培養以菌株TM3有最好分解效果;震盪培養以T all及OF2有最好分解效果。而固體培養中,無法看見保麗龍明顯分解。進一步,將保麗龍拿出利用結晶紫染色,確認菌株附著在保麗龍上。同時將菌株撒入模擬環境中,觀察保麗龍分解情形,結果土壤添加有機肥環境較適合分解保麗龍,其中以菌株組合(S/OF)分解效果最為顯著(P < 0.05)。最後進行菌種鑑定,所分離出具有分解保麗龍潛力菌屬,主要分為八個屬,分別為Bacillus (ZM2), Citrobacter(OF1), Myroides(S4), Ochrobactrum(S1, S3及OF3), Proteus(ZM3及TM2) , Providencia(S2), Pseudomonas(TM3及OF2)及Rhodococcus (TM1及ZM1) 屬。

晶體電視接收機示範教學板

(一)市面上的電視接收機均考慮,體積效用及電路效果而將所有零件集中於基板上,如此老師教學不便,學生學習困難,囚而設計此電路以改善之。( 二)我們利用課餘在老師指導下蒐集線路設計製作基板,考慮電路效果,裝置、配線、檢修、調整而完成本機。

紅!藍!用光譜分析探討平衡系與勒沙特列原理暨其能量變化測定實驗之設計

我們知道用氯化亞鈷試紙可以檢驗水的存在,高中化學課本告訴我們氯化亞鈷之稀水溶液為淡粉紅色,去水後即變為深藍色。氯化亞鈷此種性質可用於製造隱形墨水(invisible ink),另一用途為製造天氣預報計。由課本知道了這些氯化亞鈷性質卻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在高中化學新教材平衡常數和勒沙特列原理實驗中討論到CrO42-與Cr2O72-顏色變化,所以我們想到氯化亞鈷顏色變化是否也符合勒沙特列原理呢?鈷是過度元素,能夠形成特殊化合物是否與錯離子有關呢?氯化亞鈷水溶液顏色變化是否涉及能量變化?為了徹底了解這些問題以揭開氯化亞鈷顏色變化謎底,所以自行設計此實驗來研究氯化亞鈷水溶液紅藍變化有趣的化學反應。

斐疑所思-斐林世紀之謎

斐林是被使用超過百年的試劑,惟我們在實驗室中所得的結果(產物顏色),明顯與教科書不同;且酒石酸鉀鈉大量添加令我們疑惑,搜尋後得知其扮演配位基的角色,故欲了解銅離子與羥基間的配位,故針對下列兩點進行研究。 (1) 產物分析方面: a)斐林試劑分別與甲醛或葡萄糖,在不同溫度下反應,觀察反應狀況並分離產物。 b)以酒石酸鉀鈉添加與否作為變因,探討反應狀況。 c)以定性及定量的方法,比較各反應的產物成分。 d)依檢測出不同時間段的產物,來延伸討論其反應機制。 (2) 配位化學方面: a)Cu2+配位基之配位位置(官能基),及其配位條件。 b)NaOH在配位產生中扮演的角色。 c)延伸探討NaOH與糖類關係,並加以實用化。

矽藻的構造與運動之謎

有海洋珠寶之稱的矽藻( Diatom),長久以來即以它那華麗的外殼吸引許多人的注意,但我們卻被它的另一種能力所迷惑,它們沒有偽足、纖毛、鞭毛等單細胞生物的運動器官,卻能在水中運動,到底是什麼緣故呢?

廢絲襪也有春天—絲襪的回收再利用

我們利用家庭裡常見的廢棄絲襪,將之回收再利用。絲襪中的耐綸成分可溶於甲酸,經純化、脫色後即可得到耐綸溶液。我們將耐綸溶液均勻滴加於玻片上風乾,得到自製薄板層析試片(TLC片),可運用於生物及化學實驗中混合物的分離。分離後的物質亦可通過儀器做定性及定量分析。 耐綸的化學結構含有醯胺鍵,我們從早期的科展報告中發現重金屬鹽類易與蛋白質結合成穩定的沉澱物而析出,得知蛋白質因含有大量醯胺基團,能與金屬離子結合成蛋白質鹽沉澱,藉以除去水溶液中的重金屬。我們利用同樣含有醯胺鍵的自製耐綸溶液進行重金屬吸附實驗,期望能夠達到吸附並除去重金屬的效果。本實驗所使用的材料是家中舊有的尼龍絲襪,以達到廢物利用及環保的最高宗旨。

不均勻介質中弦波形成駐波的研究

高中物理課本提到波動時,只討論到簡單的均勻繩中弦波傳遞的情形。我們想進一步研究不均勻介質中弦波形成駐波的現象。

平行五邊形

食在驚人-樹居舉尾蟻之覓食策略

樹居舉尾蟻(Crematogasterrogenhoferi)是台灣常見的樹棲性螞蟻,擁有完整社會結構的牠們必須有系統地分工、特別是有效率地尋覓食物以維持整個族群生存。過去文獻已提出螞蟻會用費洛蒙留下覓食記號,卻少有針對他們的覓食策略提出探討,故本實驗設計諸多模型欲探討舉尾蟻的覓食行為。我們嘗試以糖水或含糖水果餵養整個舉尾蟻巢,發現牠們不僅喜愛且會選擇最短路徑以到達食物源,並對食物源的位置有一定時間內的記憶性,實驗顯示可能是藉由空間物像、食物源顏色、地磁方向、重力方向與食物氣味等輔助記憶;一旦覓食過程遇到障礙時,舉尾蟻會彼此通知並嘗試突破障礙繼續前進。在面對不同覓食狀況的刺激時,舉尾蟻的反應竟充滿我們意想不到的智慧,值得未來繼續鑽研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