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國與台灣北部七星鱧(Channaasiatica)的遺傳多樣性
本次科展以粒線體細胞色素b基因作為分子遺傳標誌,試圖探討中國大陸與臺灣北部地區七星鱧(Channaasiatica)的遺傳多樣性。來自北臺灣三處七星鱧族群的12條cytob序列可歸納出2個新紀錄單型(Cas01和Cas02)。以鄰聚法重建的七星鱧親緣關係樹,支持將臺灣和中國大陸的3個單型區分成兩群演化系群,分別是台灣北部的NT系群和中國廣東省的CG系群。兩系群間的平均遺傳距離為4.61%,仍屬於種內的遺傳變異。臺灣北部深澳坑和瑞芳鎮採集的黃褐色七星鱧皆屬於Cas01,而貢寮鄉採集的墨綠色七星鱧皆屬於Cas02。兩單型在1141個鹼基位址中只有1個變異位址,位在第55個鹼基位址。臺灣北部三處七星鱧族群內均無任何遺傳多樣性(h=0,π=0),而存在於族群間的遺傳多樣性也是偏低(Dxy=0.00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