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6屆--民國85年

波動的模擬

高三時,物理課探討了有關波動的概念,對於某些現象,只能靠靜態的圖解,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來理解;對較複雜的現象,更是有如瞎子摸象一般。熟悉電腦的我們於是想到,何不利用電腦來模擬波動,不但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相互證明,也許還能造福困惑的芸芸學子們呢?

三等分─弦之問題探討

在國中數學選修上冊中,第四章討論圓與直線的關係,老師曾講過一個這樣的題目類似此種圖形的題目在考試中也常出現,引起我們研究的興趣。 \r 已知: \r AO = OD = r = EO = FO, \r AD為圓內一弦,被EO、FO三等分 (即AB = BC = CD) \r 求證:∠BOC ﹥∠AOB = ∠COD \r

美,就不要留下痕跡

我爸爸是竹子湖海芋專家,村子裡的人稱他為:“海芋王子”。每當海芋花盛產期(三?五月),爸爸、媽媽總是穿著固定的那套工作服,因為衣服沾上了海芋的乳汁,是清洗不掉的。我很想替爸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就和老師、同學共同研討有關海芋花乳汁所帶來的困擾,希望能為爸爸媽媽訂做一套新衣服。

鉛筆的心事

我們上自然自然科學「岩石和礦物」這個單元時,老師問小朋友:「鉛筆的筆心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全班不約而同的說:「鉛!」老師搖搖頭說:「不對,那是以前,所以才叫鉛筆,現在的鉛筆是用石墨和黏土做成的。」有一天老師發現耀文的作業寫得很整齊,但看起來髒髒的,老師告訴耀文換不同筆心的鉛筆,就能寫成好看又乾淨的字了,大家心中有個疑問:「筆心和字的乾淨、骯髒有關係嗎?」老師說:「筆心的主要成份“石墨”與我們寫的字有很大的關聯呢!我們對鉛筆的 “心事 ”感到十分好奇,於是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幾位同學對“筆心”展開一連串探討實驗活動。

「小洞洞,大學問」─高爾夫球面之探討

有一天我在放學的途中撿到一顆高爾夫球,我拿在手中撫玩著,忽然間,我覺得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高爾夫球的表面會一個洞一個洞的呢?第二天到校後我請教老師,老師說:有洞洞的表面可能可以增加在草皮上的滾動能力,也可能可以減少它在空氣中飛行時的阻力,所以才能把高爾夫球打得很好。真的是這樣嗎?我有點懷疑。如果真是確定如此的話,那麼什麼樣的凹洞才是最理想的呢?多深?多大?多密?什麼形狀?……為解決這一連串的疑問,於是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做這項研究!

中華民國第三十六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化學科評語

優點: 一、高中組作品特多,共有21件,為歷年來所少見,且有多件均以課本教材為主題,深入探討或對於實驗提出改進,均可供改進教材之參考。 二、在國中組有二年前在高小組獲蔣的作品,繼續研究改進,從各總便因探討製造金體之最佳條件,今年終於以「晶生有道(續)」為題,獲得國中組第一名。科展貴在長期而有計劃的科學研習,此為一例。 三、展覽方式與學生表達能力較以前進步。 尚待改善者: 一、多數參展者不了解實驗數據的處理方式(例如多次測定的準確度,數據的再現性等)。 二、多數參展者,文獻的探討不足,對過去是否已有類似作品,並不了解。 三、少數研究題目內容超出作者可理解的程度。

小問題,大祕密!

一天晚上,我正在做功課時,看到姊姊在一張紙上畫了好多的圈圈和線條,我好奇的湊上前去問她在盡什麼。 姊姊說:「這是考師要我們做的問題,它總共有 24 個小點(圖一),看誰能一筆把它們畫完。方法很簡單: 1.每一個黑點只走一次,不能重覆。 2.可以直走或橫走(圖二),但不可以斜走(圖三) " 3.不可以跨過空隔點(圖四)。」 我也拿出筆和紙來畫。 畫呀!畫呀!過了不多久,我開始感到很納悶: 「奇怪!怎麼多了一點?為什麼總有一個小點沒辦法畫到呢?」 後來,我把這個一筆畫的問題請教老師,也同時把我的疑問告訴老師,於是在賴老師和陳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研究這個有趣的一筆畫問題,試著探試 〝 為什麼會多了一點 〞 的秘密。

家有酷貓\n?動物行為面面觀?

半年多前,在我家附近有一隻懷孕的流浪母貓,我看牠餓得四肢無力,可憐極了,我便請求媽媽把牠抱回家撫養,並把牠取名為「ㄛㄋㄧㄠ妹妹」。 一個月之後「ㄛㄋㄧㄠ妹妹」生下了兩隻可愛的小貓。有一天,同學來我家玩,看見三隻活潑的貓,便要求送給牠一隻,我媽答應了,最後只剩下「ㄛㄋㄧㄠ妹妹」和一隻小貓了。在相處的日子中,我發現牠們的生活習慣和我們不大一樣,於是我就邀了幾位同學來研究貓咪的習性。

海洋的誘惑樟湖地區化石對沉積環境的探討

雲林縣為一沉積地形,其中平原佔大多數,想了解一地質狀況,必須了解其中化石的分布情形,於是和老師討論,然後開始進行一年多的研究。

河流的侵蝕、搬運與沉積作用

有一次老師帶學長們去看河流地形,我們跟著去遊山玩水,因討論砂石的粗細排列而去觀察沉積剖面,發現天然的排列非常規則、完美,非人工能比,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連串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