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0屆--民國79年

螳臂擋車的玄思

我們常用「螳臂擋車」這句成語形容一個人不自量力,想用細小如螳臂去阻擋車子,結果只是無濟於事,有一次觀賞電視節目,介紹歐洲某地舉行用乾麵條紮成橋樑吊重的比賽,比賽冠軍者紮製的麵條橋居然可以吊起 10 公斤重物達 10 秒鐘之久,真是不可思議!回想國語課本曾有一則團結就是力量的故事;一支筷子容易折斷,但一把筷子就不易折斷了。將這個故事和電視的麵條吊重比賽節目對照來看,不禁令人猜疑,究竟筷子是捆成一束,或是紮成橋樑形狀,或是就做成像屋樑般瘦瘦寬寬的形狀,比較能掛載更大的重量呢?假設螳螂手臂長成屋樑一樣的形狀,說不定就能擋住車子的前進呢!於是我們便向老師請教,老師便和我們一起擬定一個物體形狀和載重能力關係的實驗計劃。我們親自動手,用麵條紮成各式各樣,希望經由實驗來體驗物體形狀和載重能力的關係。

三角形分割線形成的包絡線

三年前,在老師的指導下,以「n等分三角形面積」為題,參加了數學科展,並得到很好的名次,但在研究的過程中,卻發現了許多無該解決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何以有些點無法作出直線等分三角形,而在學過解析幾何,微積分後,遂欲利用這些工具解此問題。

化學股走勢圖─跌停?漲停?

在一次理化實驗課上,做有關上壓力的研究時無意中發現,內管之硫酸溶液,會經由塑膠片中之小孔滲出,但一段時問後則又停止,且此現象反覆進行著,似乎有週期性的變化,這奇特的現象引發了我們對於本實驗的研究動機。

輻射計旋轉方向因素之探討

在偶然的機會中,觀察到輻射計轉動的方向與我們預測的方向相反,本以為輻射計上的亮面所受到的推力該大於黑色面,但事實卻相反,因此引起我們對它作更深入探討之興趣。

不可思議的軌跡之研究

由於參觀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中的砂擺和去年“擺動與振動交替變換”作品榮獲全國優勝的影響,而讓我們對不同情況下物體擺動的軌跡產生極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希望能繼續對它們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和瞭解作為第二期研究計劃。

方塊奧秘大

還沒放寒假前,常聽到同學說到「魔術方塊」的速度、難度使我非常好奇,便到電動場所一探究竟,看了之後便更下定決心,研究魔術方塊的奧祕。

奇妙的澱粉

糟了!已經晚上十一點多,勞作卻沒做好,漿糊已經用完,附近又沒24小時商店,沒有漿糊,勞作要怎麼完成呢? 啊!我想到祖母說過,凡是像麵粉啦,米等含有澱粉的東西,都能做成黏劑,我何不來試一試呢? 呼!總算把勞作做完了,但這些東西能做成漿糊,那麼,如果用在萊米粉、玉米粉等東西是不是也能做出漿糊呢?

太陽能的利用,你知多少?

在第一學期剛開始,大家忙著整理校園環境,完後回到教室前面洗手台,扭開水龍頭洗臉、洗手,唉呀!好燙!受不了!經過一陣子,涼涼的水才流出。我們就請教老師:怎麼會有如此又熱又燙的水流出呢?老師說:囚為水管受到太陽光強烈的照射,管內的水變成了熱水;我們也可以自己收集太陽能,加以保溫應用。大家一起來做太陽能溫水器,一方面能節約能源,另一方面能向大自然挑戰,吸收太陽能造福全人類。

人工智慧之另一方向─專家系統

每當我們到醫院看病時,醫生總是不厭其煩地詢問病人有什麼病情。如有沒有發燒呢?有沒有頭痛呢?有沒有流鼻涕呢?問了些問題後,醫生就可以下判斷:你得了 × × 病。由此可知,似乎只要有一些規則,我們就可以判斷有何結果。例如:你既頭痛頭昏又打噴梯,你可能得了感冒。當然,以上的例子只是隨便說說而已,但若是實際上請醫術高明的醫生,把一些診斷疾病上的徵兆或條件,寫成明確的規則,交由電腦去處理,如此診斷的工作就可交給電腦,而一般不懂醫術的人也可藉助電腦自行判斷疾病。

奇妙的圖案

我們在二年級時,學過玩磁鐵;在三年級的團體活動時間,我們選擇科學小組。有一天,老師拿來磁鐵,過了一會兒,老師好像變魔術般的變出了許多奇怪的圖形,我感到好奇,問老師是否可做更多這樣有趣又美麗的圖形;是否可以把圖形固定起來。於是老師就和我們討論並指導我們做各種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