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8屆--民國77年

誰控制醡漿草的每天作息

「號外!號外!醡漿草可當菜吃,快來看。」班長發現新大陸般的拿張科學剪貼一酸酸甜甜的醡漿草,給大家看。走在校園裡處處可見到它的影子,我們一見鍾情的天天去觀賞它,哇!醡漿草會運動也會睡覺,就這樣發現它的奧妙,使我們走上研究「黃花醡漿草」的路。

弧的秘密

上美勞課的時候,我們用色紙做摺紙遊戲,在摺紙時,發現每一種摺紙會有不同的線條和圖形出現,有斜的、直的、交叉的……;有三角形、四邊形……。尤其是鮑立羲摺出看起來是一道美麗的“彎曲的線”,引起我們好奇,在老師指導之下,展開了我們的研究。

荒野大鏢客─蝗蟲

我們是好動的一群,常常在野外踏青時,發現令我們感到陌生的昆蟲。而蝗蟲也是我們所常見的,但對它的了解實在是不多,藉著這一股好奇心,我們對它展開了一連串的研究。眾所皆知的蝗災,對人類的損害實在非常慘重,更希望能藉著對它有深入的了解後,能進而想出防治之法。

族群互動的數學探討

看到「數學的神祕與奇趣」一書中對人口成長曲線的証明。而萌發了「何不把這樣的方法推廣到食物鏈,甚至食物網中各動物族群上」的念頭。

玉米芽鞘的背地性

國中生物上冊第六章「植物的感應」這一節中,告訴我們植物能接受環境中光線、地心引力等刺激而發生反應,為了證明植物具有背地性及進一步深入了解,所以就跟老師研討、設計實驗來探討。

老師!它為什麼會這樣?

有一天,老師帶我們去採集標本,在路邊休息時,看見一批正在興建中的房屋,工人們正在忙碌的工作,於是我們在工地附近找個安全的地方,隨意走走,看見地上有許多斷裂的磚塊和瓦片,有些同學在玩扭斷瓦片的遊戲,有的同學在撿拾奇形怪狀的磚塊,在遊戲、撿拾中,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就當場問老師: (一)為什麼斷裂的磚塊裡,有的外圍是橘紅色,中間是黑灰色的? (二)為什麼同樣的一堆磚,有的是漂亮的橘紅色,有的是紅紫色,更有的呈現黑褐色? (三)在扭斷瓦片的遊戲中,我們發覺聲音愈脆的瓦片愈不容易被扭斷是什麼原因? (四)為什麼一堆磚裡,總會有少許磚會斷裂或爆開? (五)在斷裂的磚塊裡,我們特別把外圍是橘紅色部分取下扭扭看,發覺它堅硬無比,中實黑灰色部份非常脆弱,是什麼原因? 老師說:「問題很好,一時也不容易回答,你們現在搜集各種磚塊,按照它們的顏色或軟硬帶回學校去,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美勞教室的陶瓷電窯,燒燒看,也許可以發覺到更多問題,也可以得到許多答案,甚至老師帶你們到桃園縣副季挖掘各處不同特性的泥土,做更多泥土和磚塊關係的實驗。」如: (六)泥土和黏土混合,單獨黏土或普通土形成的磚,各有何不同? (七)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燒成的磚有什麼差別? (八)我們如何根據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判別磚的軟硬程度? 於是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以下的實驗: (一)不同溫度燒成實驗。 (二)同溫不同厚薄燒成實驗。 (三)磚土放置位置關係實驗。 (四)一般土、混合土、黏土燒成實驗。 (五)不同乾溼黏土燒成實驗。 (六)加熱速度影響實驗。 (七)瓦片之燒成實驗。 (八)根據敲擊聲音,判別軟硬實驗。 (九)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燒成實驗。 (十)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和拉坯土混合燒成實驗。

牽情─雙颱風運動交互作用的探討

去年九月在太平洋海面上出現了一個颱風奇觀─芙瑞達、傑魯德及郝麗三個颱風並列成一行(圖一)當時氣象局曾發佈此三個颱風可能會彼此牽制,發生所謂「藤原效應」,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解釋,藤原效應為:「當兩個颱風相互靠近時,他們將繞著相連的直線或大圓圈上的中心相互作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兩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座標。到底颱風在何種狀況下會相互影響?其影響除了行進路徑的改變之外,是否也影響其強度?我們決定整理過去發生的颱風加以研究。

牛頭馬面果─五指茄的研究與觀察

有一天我們在花店看到花瓶裡插著一束奇形怪狀的金黃色果實,樣子很像長頸鹿的頭,花店老板開玩笑的說:它叫「牛頭馬面果」,而且還是從國外進口的。我們對這種奇怪的果實感到很好奇,就拿了果實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我們,它的中文名稱叫做五指茄,是一種茄科植物結出來的果實。為了要瞭解這種奇果生長情形,我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連串的觀察和研究。

比一比,看誰吐的二氧化碳較多?

在上四上自然第二單元時,老師分發給每位小朋友,一杯澄清的石灰水,讓我們吹吹看。我輕輕的吹了幾下,杯子裡的水變得有點混濁。過了不久,好奇特的現象發生了,水底下出現了白色的物體,別人的杯子裡也是這樣,只是有人的白色物體較多,有的人較少,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感到有點疑惑,於是在老師、同學共同努力下,做了一連串有趣的二氧化碳實驗。

Cl-(aq)的催化現象

在實驗中偶然發現CuSO4(aq)+NaCl(aq)+Al(s)會使Cu2+還原析出的反應變得非常劇烈,並生成大量H2,但若只是CuSO4(aq)+Al(s)反應而不加入NaCl,則Cu2+被還原成Cu的速率就非常緩慢,也無H2生成,故探討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