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6屆--民國75年

電解水及燃燒熱實驗的改進探討

我們喜歡動手作實驗,課本裡的每一實驗均被我們作過,理論與實驗仍十分配合。唯有電解水及燃燒熱讓我們感到困惑,或因誤差大,或因裝置不良等。因此請教老師,老師告訴我們:「要有客觀的實驗數據才能支持你們的看法。」同時給了我們兩本科展優勝作品專輯,要我們先收集資料,再作大膽的假設,動手實驗小心求證。

電腦處理函數圖形及其研究

在上數學課時,常常被一些複雜的函數圖形與圓錐曲線的處理搞得暈頭轉向。因此我們便想到利用電腦來處理這些函數圖形,以節省一些浪費的時間,並增加了解。

太陽黑子的研究─繼續研究的成果

本社學長上學年度提出太陽黑子的研究,參加全國第二十五屆科學展覽,榮獲高中學生組第一名,並獲得為參加世界第三十七屆科技展覽候補作品,經評審教授級學校老師指導繼續研究觀測,今年再度提出繼續研究成果,請行家指教。

實驗探討液體的黏滯性

(一)上高中後,得國立成功大學甄試進入南區理化資優生輔導班,一年多以來,每兩個星期日在成大物理、化學系進行研討、實驗等。在研習高二物理第二冊時,對於第十章物體力學甚感興趣。 (二)第二冊物體實驗手冊並未編列有關流體力學的實驗;本校科學教育輔導教師李老師曾製作一套有關流體力學的實驗器材,參加全國第廿二屆科學展覽獲獎(1),在他的指導下,發展出本套器材,不但可用來說明高中物理第二冊§10-5連續方程式,驗證§10-6白努利方程式,還可以很方便又精確的測量液體黏滯係數。

校園旁的象草\n─象草的生態現象及賞玩

時間:74年10月9日上午 地點:二甲教室旁的象草叢 朱進曜拿著一支花穗在玩,逗得大家樂哈哈。 本校西側有一道綠籬,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每年的九月底它就開始開花了,開的花像狗尾巴,很好玩。我們跟著朱進曜一起玩,玩的方法是放在手裡,手指動著它會往上爬往下降;放在褲管理它會往上爬;把它擠一擠,放鬆了,它好像毛毛蟲。 我們玩,哥哥姊姊們也跟著一起玩,把校園旁的花穗都快採光了。這個遊戲被自然科學的老師知道了,就告訴我們說:「除了以上幾種玩法外,還有沒有別的玩法呢?放進褲管裡為什麼會往上爬呢?你們有沒有仔細去研究這個問題呢?如果你們認為很好玩,可以好好研究將成果公佈出來,讓全國的小朋友也能分享這一份大自然帶來的快樂。」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從74年10月開始了這一項研究。

冰山可解旱─海水結冰鹽度之探討

常在想:萬一有一天,地球上鬧大旱災,那該怎麼辦?是否有方法可以解決?在電視上,看到唐老鴨在冰上鋸個大洞,而輕鬆地釣魚,……。這些問題疑惑著我們,要如何揭穿媕Y的奧秘?

堆堆看,誰最遠?

星期日下午,我和黃同學一起到老師家的菜園烤蕃藷,起先,我們各自分開做土?,看誰做得又快又不會倒。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開始做了。黃同學堆土塊時,土塊和土塊重疊的部份太少了,做到一半的時候,就倒下來了,黃同學做了又做,都是倒下來,可是我的土窟卻不會倒下來,因為土塊和土塊重疊的部份大,等我做完了,黃同學才做到一半卻又倒下,真傷腦筋,他問老師:為什麼他做的土窟會倒?我做的土窟卻不會倒?怎麼堆才不會倒下來呢?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下面的實驗。

擺!擺!擺!真有趣

轟隆、轟隆地震了,搖來搖去的,好像坐搖椅一樣,突然我發現,客廳和廚房裡的吊燈搖擺不停。地震過後,客廳的吊燈搖了幾下就停止了,廚房的吊燈還搖擺不停,我覺得很奇怪,同樣的地震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它們搖擺停止的時間不一樣呢?如果能夠找出原因;便能夠設計出使天花板上的吊燈搖擺減到最短時間的方法,這樣它們就比較不會損壞,也不會從天花板上掉下來。我對這個問題感到很有興趣,就找了幾位有興趣的同學請老師指導,一起研究。

會變色的海蟑螂

(一)生物上冊“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節提及比目魚的體色,可以隨背景顏色而改變,藉以得到保護,引起我們的興趣。因媽媽每次從市場買回來的死比目魚,不能滿足我們的求知慾,而讓我們想起是否能以其他的動物來取代從事實驗。 (二)暑假中老師帶我們“北海一週”採集,在和平島和野柳的岩石上爬滿了海蟑螂,這該是實驗的好對象,既多又易見,可惜太難捉了。

基隆河的曲流會切斷嗎?

每當放學回家,看到學校對面的北基公路交通阻塞,貨櫃車相當多,我們猜:一定是基隆河把應有的交通空間給占了。基隆河能否改道呢?基隆河彎彎曲曲,我們猜一定會切斷,那麼它怎麼切斷呢?我們幾個同學感到很有興趣,就請教老師,老師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就指導我們開始著手研究。 基隆河全年水量相當充沛,多彎曲,自然科學課本也有與他部分相關。我的另一位好朋友以前老家住台南,家鄉也有相同的地形,因此兩者拿來做比較。發現大自然瞬息萬變,滄海會變桑田,今年河東,明年河西,真的有可能。好奇心的驅使下,經過長期的考察研究,發現了不少問題,為何水流會有如此大的本能?彎彎曲曲的曲流又怎麼切斷?切斷或不切斷對我們人類影響將如何?所以自然科學的地球科學部分也值得我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