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61屆--民國110年

漫漫上學路--以空間分析探討專車路徑規劃

高中生就學常面臨跨區的通勤問題,學校專車接送幾乎成為各校必備的交通服務之一,但大部分的學校仍採用人工方式規劃專車路線,不符經濟效益,本研究利用高中所學的地理資訊系統,以南部某公立高中109學年度上學期11條專車路線為研究對象,針對該校一、二年級學生回收有效紙本問卷1,003份,調查搭乘專車需求的人數及建議的停站點,運用環域、疊圖等空間分析,評估既有路線調整及新闢路線規劃的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重新規劃4條既有路線及新闢1條新路線,預估平均搭載率可從87.5%提升至93%。本研究希望能提供給無專業交通設計背景的學校行政人員,輔以地理資訊系統為工具,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規劃專車路線。

利用深度學習將黑白影片色彩化

本研究旨在解決以往無法將影片色彩化的問題,設計方法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我們在基礎的生成對抗網路上加進了多個模組如:殘差模組以及特徵提取模組,我們實作多種不同組合的生成對抗網路,並比較其成效。其中,我們利用COCO dataset來訓練我們的的基礎模型。本研究以風景影片為主,因為風景影片的震盪和變化較小。在進入第二階段前,我們利用Kaggle風景圖片資料庫來微調最優的模型。而在第二部分,我們發現生成出的影片會有色彩不連續性的問題,於是我們提出了三套方案來提高影片整體品質來抵銷模型在前饋過程中所產生的不確定性以及隨機性。分別為H.264編碼技術,ORB預測個別幀,以及HSV提高色相穩定度。

「蛋」然處之~探討以黃豆餅蛋白與小花蔓澤蘭製成複合材料修飾牆面裂縫之可行性

本島地震頻繁,校園建築物常因地震後會有裂紋,雖無安全之虞,但實在不美觀,我們就想可以自己來動手修補嗎?本組自製複合材料,取自榨取沙拉油後的廢棄黃豆餅,以加酸變性測試,發現在pH3以及100℃下,得到最多的變性蛋白質,另用影響生態的外來種植物小花蔓澤蘭,其莖部作為複合材料的纖維;本組發現,將莖部纖維製成粉末,以60 mesh過篩,含20%纖維的複合材料,有最大的拉力,含20%粉末纖維的複合材料作為填縫劑使用,其拉力測試為市售批土的5倍;本材質無須加熱即可以使用,多為廢物利用,自然分解容易,成本極低,各種組合材料可適用各類用途,沒有塑膠微粒與有毒化學品的問題,為綠色環保盡一點心力,值得大力推廣。

「風」功偉「葉」

以往進行風力相關實驗時都是利用手工製作各種葉扇材料,其成品會因人為因素多有差異,不耐用且無法做到商品化的程度。本研究利用Inventor3D繪圖軟體進行繪製各種形式的葉扇以及板擦吸塵器的各層構造,找出最佳配置製作出一台客製化且符合人體工學的3D列印板擦吸塵器,以測量吸取保麗龍球的數量來作為判斷吸力大小的依據,並且自行設計Webduino空氣盒子檢測程式進行擦拭黑板後的PM2.5數值變化為量化標準,來評估效能。吸塵器的原理是利用馬達高速運轉,在內部產生負壓,將灰塵吸入集塵袋。實驗結果發現,葉扇攻角、數量、葉扇形式、進氣口型態,…等,都會影響板擦吸塵器吸力的大小以及穩定度。本次我們發展出效率高且商品化的板擦吸塵器來解決教室內粉塵汙染的情形。

「藻」到「白」頭~綠藻(礁膜)褪白探究

在校訂課程清洗「遛海菜(礁膜)」時,耆老說沾染到露水的礁膜會變白,因這句話展開這次的研究。 我們探討不同來源水、日照、紫外線燈照、溫度、脫水時間等變因,再利用手機光譜儀與ImageJ軟體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浸泡過海水的葉綠素萃取液優於其它來源的水,其餘各來源水的差距不大,所有淡水接觸皆易造成礁膜褪白,並非僅有露水。 二、日照會影響礁膜褪白,紫外線對褪白的影響勝於日照;此外,以碘液檢測澱粉反應亦可是檢測指標。 三、氣溫對於礁膜褪白並無影響。 四、以海水清洗,脫水時間對於礁膜褪白無明顯影響;但以自來水清洗,脫水能明顯改善礁膜褪白。 五、澎湖日常清洗礁膜的方法,以海水清洗時,礁膜較不易褪白,優於自來水。

不離不棄的保麗龍箱-模擬高速行駛下小貨車後斗空氣流動的變化及應用

我們發現了一段離奇的新聞:貨車上的保麗龍箱在快速道路上掉落後,竟反彈回車上,究竟是什麼力量造成的呢?實驗發現,當小貨車行駛時,後端因為形狀而產生卡門渦街,當靠近後斗口中間的渦街把空氣帶入後斗口內,就會造成一個往內的吸力。且隨著速度變快,吸力也逐漸增強(約可增加1.2-2倍)。我們經過不斷測試,發現風洞兩側鑽洞後,會在後斗口除卡門渦街外,另外造成一個上進下出的氣流,所以最後成功的還原出當時比中獎機率還低的新聞畫面。我們也研究這個吸力是否能成為車子前進的助力,經實驗發現,其空氣阻力減少率不論是無門後斗或是另外兩種改良型,都比有門後斗多出20%以上,其中V型後斗門甚至可以接近40%,明顯達到減少汽車油耗的效果。

豆在土中戲–土耕豆芽的可行性與方法流程設計

本研究主要探討土耕豆芽的可行性,並研究其種植流程與器材,希望能推廣給民眾在家種出高品質安全豆芽。為了要準確測量,我們使用「自製脆度計」、「自製土壤濕度計」、「流水附著力測量法」、「紅墨水法」、「糖度計」對豆芽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土耕式豆芽不僅脆度、甜度比水耕式高,更可以省去每日換水2次的步驟,只要放著等收成就好。有利於土耕豆芽的條件如下:(1)土壤覆蓋2公分;(2)綠豆浸種1天;(3)土壤的土水比為1:3;(4)不同環境溫度對應不同生長天數;(5)土耕豆芽器內部要透氣;(6)可添加碎蛋殼增加脆度。 最後利用這些條件打造出低成本的「土耕豆芽器」,不僅種出甜又脆的豆芽,也能快速幫豆芽去頭去尾,輕鬆獲得「銀芽」!

探討空氣鳳梨吸收鹽類的構造與運輸鹽類的機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空氣鳳梨吸收與運輸鹽類的機制。首先,製作空氣鳳梨石蠟包埋玻片以觀察其表皮和內部構造。再來,分別以浸濕硝酸鉀水溶液的棉花包覆葉子不同部位,和對空氣鳳梨噴灑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水溶液,觀察空氣鳳梨在短時間內(1-3小時)與長時間下(14天)運輸硝酸鉀的情形。本研究發現:毛狀體是空氣鳳梨吸收鹽類的構造;空氣鳳梨吸收硝酸鉀後,短時間內會將其由高往低濃度區域運輸;長時間下硝酸鉀則由葉基部向尖端運輸,以抵抗高鹽逆境。最後,本研究提出空氣鳳梨運輸鹽類的路徑為:溶於水中的鹽類經由毛狀體進到植物體內,透過水的蒸散拉力將鹽類由葉基部運輸至尖端。未來,希望能以空氣鳳梨作為檢測環境汙染物與酸雨的指標性植物。

塵土飛不飛-土磚對揚塵抑制之效力分析

抑制揚塵是一項重要環境議題,本實驗嘗試利用含不同比例(0%, 3%, 10% w/w)樹葉粉的紅土磚,探討其抑制揚塵之效果。由抑制揚塵實驗得知,三種土磚塊,均展現良好的抑制揚塵效果。三種磚塊的平均密度(g/cm3)依序為:1.78±0.091、1.88±0.081及1.63±0.065,而在流量4 L/min、20分鐘的沖刷試驗中,其沖刷前後平均重量變化比例依序為:-25.30%、-2.79%及-0.64%。由各式土磚分析可知,含10%樹葉粉的紅土磚對雨水沖刷具有相對較好的抗性;此結果在植草試驗中,亦得到進一步驗證,可供後續實務施作參考。

天搖地動~耐震屋研究

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常常會有地震發生,我們自由創作、設計耐震的房子,然後進行一系列有關耐震屋的研究。結果發現: 一、模型屋中樑柱結構:樑柱分段的振動時間>不分段振動時間,房屋樑柱不分段較快停止振動。 二、模型屋中振動時間長短:模型屋Ⅱ>模型屋Ⅲ>模型屋Ⅳ。相同面積下,愈接近正方形的模型屋震動時間較長。 三、模型屋在垂直振動下:不管是幾層屋,樓層越高,振動時間越長。 四、模型屋在水平振動下:四層屋以上,樓層越高,振動時間越長;三層屋以下,樓層越高,振動時間越短。 五、減震效果:X型減震器>滾珠型減震器>阻尼器型減震器。 六、根據研究最佳耐震屋:房屋樑柱不分段、X型減震器、三層屋以下是頂樓;四層屋以上是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