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61屆--民國110年

彩色二維條碼手持產品開發之探討

數位二維條碼的使用日益普及,然而使用手機掃瞄時,常受限於掃瞄距離及拍攝角度,使用上不夠便利。在不增加拍攝限制且增加二維條碼儲存容量的前提下,本研究嘗試設計一款8色10×10模組的彩色二維碼,命名為Colour Matrix。其四個頂角的模組具特定顏色,用來作為定位的特徵,其他模組用於儲存資料。此研究也成功在樹莓派平台上開發專屬的顏色辨識及編碼與解碼應用程式。相較於常用的二維條碼QR Code,Colour Matrix的拍攝傾角限制較小但拍攝距離較短。升級拍攝鏡頭後的實驗則發現鏡頭解像力明顯影響Colour Matrix辨識率,以及研究中所使用的邊緣偵測方法具有極限,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瞞是情?謊是愛?善意說謊與同理心的關聯研究

說謊,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為了不同目的而說過謊。過去主流研究認為:只要是說謊行為,無論動機為何,都代表較低的同理心特質。但本研究認為,並非所有類型的說謊都是如此,基於體諒和避免傷害他人感受的善意說謊,應不是代表較低的同理心特質。因此,本研究以問卷和量表檢驗善意說謊行為與同理心兩者間的關係,發現兩者間存在正相關──善意說謊行為的傾向越高,代表同理心特質也較高。本研究希望這樣的發現能夠讓人們因體諒他人而說出善意謊言時不再感到內疚,也希望能為說謊與同理心的相關研究開啟更多可能。

見「色」思「期」-建立擴增實境(AR)顏色標籤-利用常見指示劑變色製作複合資訊標籤之可行性研究

物品的日期標籤一直是消費者了解商品可實用的重要資訊來源,但有時文字不易識別。有些標籤顯示期限,卻不能真實偵測商品恆溫運送與新鮮度。本研究企圖利用日常生活常見指示劑,透過控制變色條件,建構隨時間、溫度變色的變色標籤並結合手機擴增實境APP,增加使用者方便性。結果發現,加入酵母菌與白砂糖後的發酵過程,能改變與穩定酸鹼指示劑的變色時間。紫色高麗菜汁與本氏液,在調整添加物的比例後,還能控制變色時間與溫度。在製成新鮮度標籤上,以玻璃紙隔開食物較為合適。我們成功完成提供複合資訊的變色標籤,包括:冷藏食品標籤、冷鏈監測標籤、常溫監測標籤等三種標籤,透過連結手機擴增實境APP隨時了解變色標籤顏色所代表的訊息。

DIY天然粉好擦

延續作品DIY可分解環保無毒擦一擦,本研究繼續從廚房尋找天然材料,搜尋資料,探討原理後研究適當的配方、成型方式和比例,調配出含有中筋麵粉、木薯粉、食鹽、溫水的配方,以電鍋蒸煮的方式製作出可被生物降解的天然擦,甚至誤食也對身體無害。 本研究為了要把好擦以科學的方式呈現,自製仿生機器手臂以Scratch程式驅動機具,再以自製的攝影箱拍攝實測的紙張,最後將ImageJ影像軟體分析得到的灰階值轉成圖表比較,以科學方法定量測試自製天然擦的可用性。 某文具品牌從媒體報導中對於本團隊研究作品深感合作興趣,進一步得知本延續作品DIY天然粉好擦,材料為天然素材與該公司「環保無毒」與「地球永續」之經營理念相符,主動表達將與本團隊合作的意願。

火龍升起-探討火龍捲的特性

本實驗分別以50、70、90度三種偏斜角度的12片導流板圍成一圈做為實驗裝置,若導流板偏斜角度、氣流旋轉半徑、燃燒面積越大或是氣流流入速率變快,火焰高度會越高。火苗以下流入的氣流會促使火焰升高,愈低處的幫助愈大,火苗上方流入的則對火焰產生抑制作用。火龍捲的火焰愈高、甲醇蒸發速率愈大,導致甲醇的液體溫度愈低,此結論和科學人的推測完全相反。導流板偏斜 70 度時,甲醇的蒸發燃燒和氧氣的供應組合會使燃燒效率達到最高,使火焰上方燃燒後甲醇蒸氣殘留量最低。對水的加熱結果說明:火龍捲裝置比起對照組,使火焰較穩定、直立,且燃燒較完全,在有開風扇的情況下,也不易被風吹斜,因此能有效加熱,其中尤其是 90 度的表現最好。

虎媽保護你-智慧型AI導護桿

偶見一則【學校導護發生意外】新聞,看完後在我們內心衝擊非常巨大,於是想要解決這問題。又從日常觀察校門口發現不論有無紅綠燈、斑馬線等,導護的生命安全一直存在危險之中。於是利用micro:bit藍芽功能設計中控台,配合超音波、紅外線來測量是否有來車的訊號與行人端人臉辨識鏡頭、PIR偵測是否有行人的訊息,決定何時控制導護桿的收放、紅綠燈閃爍。也導入自動語音播放功能來協助視障人士,可以知曉所剩餘的通行時間。導護桿上裝置超音波感測元件,可於發生車禍時透過IFTTT傳簡訊通知導護和警察局,達到即時救援。最後再加強行人穿越道上裝置地面紅綠燈,警示低頭族注意狀況。希望這項作品能夠讓導護降低發生車禍的機率,減少遭受危險。

利用植物菌質體探討菟絲子的蔓延與攀附

本研究利用植物菌質體找出菟絲子蔓延與攀附之調控機制。首先,觀察發現感染植物菌質體之平原菟絲子(C. campestris Yunck.)會產生多分支及莖短化的病徵。接著,測定感病之菟絲子體內植物菌質體SP1蛋白的表現量。本研究利用MEGA-X軟體,依照保留性高的TCP domain序列進行親緣演化分析,找出分別屬於TB1/CYC和CIN群的菟絲子TCP1與TCP2轉錄因子;利用RT-PCR確認平原菟絲子TCP1與TCP2基因表現;以pBA-N-SFP載體進行分子選殖,透過農桿菌浸潤法短暫表現菟絲子TCP1 與TCP2轉錄因子(CaTCP1、CaTCP2)及植物菌質體SP1蛋白。最後,利用西方墨點法確認植物菌質體SP1蛋白能降解CaTCP1及CaTCP2。因此,本研究推測感病菟絲子產生多分支及莖短化的機制,為植物菌質體分泌的SP1蛋白降解平原菟絲子TCP轉錄因子所致。

週期性變化磁場對複合磁體磁浮特性的影響

此研究期望找到穩定磁浮的方法及探討產生磁浮振盪的變因。首先利用吸附上鐵材的磁浮體,觀察其造成的磁浮減震。實驗過程藉由變動磁場,發現週期性變動的磁通量對鐵磁體的磁化及渦電流產生影響,進而改變磁振盪振幅及阻尼係數。研究結果得知磁場的交變頻率越大,會導致磁浮體所受斥力增加且鐵磁體形成的減振效果減緩。另外,複合磁體中受硬磁磁化的鐵磁體在頻率到達一定區間時才能觀察到渦電流的影響,而此區間受複合磁體排列、磁化強度等變因控制。

日羽聚增-變焦控溫太陽爐研究

如何協助非洲落後國家發展太陽能,解決日常生活的煮食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根據生活科技課本所學,太陽能的應用分為太陽能光熱及太陽能光電轉換,為了利用太陽能實踐低碳生活,我們嘗試製作各類聚光太陽爐,並比較其運作差異,了解如何提升太陽爐的效率,進而設計一款有別於市售的變焦控溫複合式太陽爐,大膽的提出改變距離的變焦方式來控制溫度,有效整合菲涅爾透鏡與凹面鏡,達到雙邊同時加熱之聚光太陽爐的設計。另外,搭配360度升降的聚熱旋轉雲台之輔助,讓食材有效均勻受熱,同時考慮天氣不穩的因素,結合太陽能板所提供的電力能源,供給ZVS低壓高頻加熱器,輔助聚光太陽爐的不足,根據不同食材提供多元性的烹調方式,並縮短煮食的時間。

「冰清玉潔」 --- 「結冰法海水淡化系統」的設計

本報告研究加速結冰的容器與分析結冰、解冰過程,盼以高效能結冰容器進行海水純化,幫助解決水資源缺乏。依實驗結果提出建議:1.海水前處理:(1)溫度50℃到60℃時製冰效率最高。(2)海水稀釋至濃度1%,結冰速率最快,但涉及解冰實驗後發現,濃度高低(2%-5%)對海水鹽分影響不大。2.結冰容器設計部分:(1) 容器中段與底部是最佳溫差的接觸區。(2) 細長狀容器設計為佳-上方80%絕熱區,下方20%面積為吸熱區。(3)在容器中添加與開口面積比例25%之金屬凝結棒更能幫助海水傳導與對流。(4)採用上述設計的結冰容器,其結冰效能比不設計(對照組)高出6.72倍。3.解冰部分:(1)解冰範圍對水質鹽分無影響。(2)解冰時間越末段的水質鹽分越低,時間末段80%-100%的水鹽分可作為家庭生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