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53屆--民國102年

染色密碼—紅棕殺手NO2的偵測

二氧化氮對人體是有害的氣體(參考資料1),特別是對呼吸系統有危害。而NO2濃度為9.4mg/m3(5 ppm)的空氣中暴露10分鐘,即可造成呼吸系統失調。 所以我們找到有效的NO2的偵測劑與吸附劑:Griess reagent,當其吸附NO2後會產生深淺不一的玫瑰紅顏色,並且Griess reagent在空氣中、高溫中都很穩定,只有在光照時會慢慢失效。根據比色法我們也發現Griess reagent其吸收率亦會隨NO2之濃度升高而有逐漸上升的跡象,並且我們也根據比色法測量出汽、機在發動瞬間與發動一段時間後,廢氣中NO2含量有明顯的差異,我們推測可能與觸媒轉換器的轉化溫度有關。我們也將Griess reagent加入洋菜粉中製作成果凍,並將其定形成為Griess reagent的貼片(GR貼片),可以更加方便攜帶與使用,幫助人們有更便利的方式來偵測二氧化氮。

是誰掐斷了水柱

我們使用攝影機拍攝水柱自由下落的過程,以漸進播放的模式測定水柱的斷點位置,從而測量自由下落的水柱所維持的長度。我們改變不同的水面高與口徑寬,測量其與水柱截斷長度的關係,再運用白努力方程式並參考布魯托─雷利不穩定性(Plateau-Rayleigh instability)的相關資料,提出可經實驗檢驗的模型,進而研究下落水柱所表現的擾動行為。我們發現在測量時間內,雷利擾動振幅隨時間呈線性增長,增長率為17.87 mm/s。

揮發性化合物抑制水稻去白化的分子機制

植物受逆境時常釋出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本研究首度發現一種VOC-月桂烯(myrcene)可抑制水稻芽鞘之去白化現象(de-etiolation)。研究發現水稻在月桂烯處理下去白化現象受抑制,是因葉綠素合成相關基因ACSF被抑制所致。同時有一些參與光合作用光反應、 碳反應基因表現也有受影響。月桂烯影響光合作用相關基因,有三種不同類型:一、黑暗下基因產物幾乎不表現,照光後才累積,累積量受月桂烯抑制,如RCA、 ISP、G3PD;二、在暗處下基因產物之累積就被月桂烯大量抑制,如ACSF,ATPS;三、黑暗下基因產物之累積受月桂烯抑制,同時月桂烯抑制照光後光誘發基因累積速率,如FNR。由基因產物累積量推測轉錄因子MYB-TF1參與月桂烯抑制去白化現象,且推測RCA、ISP、G3PD為其下游基因。VOCs含天然毒素,可抑制附近植物生長,可為天然農藥。

搞什麼?多酚亂變色!

我們用廢棄顯微鏡改造的「終極耗氧測定儀」能更簡單、精準地偵測肉眼觀察不到的氧化反應,因此發現了蔬果中「多酚」及「維他命C」兩者間的相對含量微妙地牽動了蔬果是否「變色」及「氧化」的特性。我們也在「多酚變色」的一連串反應中發現了似乎違背「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的詭異現象,開啟了奇異變色探索之旅,驚訝地發現:「多酚」之所以能與「雙氧水」發生神秘的變色反應,竟然是因「多酚」的氧化電位剛好卡在「雙氧水自身氧化還原」的電位之間,巧妙地啟動了雙氧水在「不同濃度」下「不對等速率」的「自身還原」和「自身氧化」!我們也意外發現了蔬果中竟藏有從不氧化現身的「隱形多酚」,被我們無意間以「強鹼」給「逼」了出來,好奇嗎?一起來玩玩吧!

誰是鎘鬥大明星

為了受重金屬鎘污染土地尋求最友善的復育方法,我們嘗試在不同環境下,探討在模擬的鎘污染土壤,添加不同比例的天然資材對小白菜吸收重金屬情形,結果顯示,澆灌酸雨,添加「牛糞」或「稻草桿」堆肥後種植小白菜,可以促進受鎘污染土壤的鎘移除率,達到友善復育土地的效果。本實驗結果「稻草桿」及「牛糞」成為復育受鎘污染土壤的「鎘鬥大明星」。

天生「火柴」必有用-幾何圖形的變化與多元性之探討

本研究從探討右圖中一種益智火柴遊戲開始,我們在反覆的尋找解答與討論中,發現其解答的個數與圖形之間有某種規律。因此,第一章,我們從一些相類似的題目,歸納出一套解題的方法與技巧。第二章,我們定義「拆解後火柴棒數與原有火柴棒數的差」為「重複」,「重複」是圖形的其中一項要素,且在下一章探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第三章中,我們針對有關益智題型的「移除」做探討,瞭解「移除s根火柴棒使其變成n個正方形」之題型,尋其規律。

好聽的鐵板燒─低溫液體撞擊高溫金屬板之聲音研究探討

我們將水滴滴向高溫金屬鋁板發現其有高頻的聲音產生。推測聲音產生的機制應由底部水分子在短暫時間內迅速沸騰氣爆所致;同時也發現其聲音波形應是由多個接觸點產生的聲音疊合而成。透過實驗結果可知:滴落高度差、水滴與鋁板溫度差、酒精重量百分濃度皆與聲音頻率呈現正向關係,而液滴質量與聲音頻率呈現負向關係,此外鋁板大小及厚度不影響聲音頻率。

未來明日之星-地下路段工程環保「車馳掣電」 (玩具四驅車激磁發電)

一、現況局部地下工程的開發(一)供水電地下化。(二)電訊地下化。(三)商業街地下化。(四)交通地下化。(五)污水處理地下化。二、未來局部地下道路工程的開發與應用道路地下化發電(環保能源)的探討。三、此單元活動(玩具四驅車激磁發電)(一)以構思探討說明未來地下化發電的一些概念架構、原理、應用與一些須考量因素等可行性。(二)用模型車子、軌道、發電組、地下化的設施來模擬探討,並以動態玩具四驅車模擬激磁發電方式來完成此作品。(三)透過磁鐵與各項發電組相互激磁實驗的數據來分析比較探討發電量(電壓、電流、功率)之間關係並作結論,可延伸應用於地下路段工程發電實用性的依據。

LED「油亮」小球藻

微藻行光合作用,為生長最快速的植物,其養殖具有二氧化碳減量、生產質柴油之功能。為了使微藻的養殖更具有效率,可夜間養殖施以人工光照,而LED因具有省電、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加上部分LED所發射的光波長為植物行合作用之需,因此本實驗探討LED光照利用於微藻養殖的可行性。本實驗主要結果如下:(1)在紅光與白光LED光照下,微藻生長速率比藍光LED光照顯著快速,但與一般的T5燈管光照相近;(2)在紅光LED光照下,小球藻生長速率隨著強度增加而上昇;(3)紅光和藍光LED光照的微藻油脂含量藻油脂含量為17-18%,而T5燈管光照之微藻油脂含量約18~19%。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紅光LED可用於微藻的養殖,唯目前LED的生產成本仍高,因此用於微藻養殖的經濟效益仍須評估。

膠囊妙計─人工種子保存之研究

人工種子在種苗生產技術上雖處已開發狀態,但在普通環境下不易儲存、運輸。本研究主要探討於不同作物頂芽、胚及細小種子等培植體包入藻膠製成人工種子後進行乾燥,最後放入膠囊中測試儲存活性並培育生長成完整植株的可行性。由實驗結果得知製作人工種子時培植體選用及養份多元的配方是成功誘導再生植株發育的關鍵。人工種子栽培初期須提供濕度較高的環境;乾燥後覆水對培植體生長最大的關鍵在於細胞膜通透性的維持。人工種子經過冷風乾燥保持低於13%含水量、溫度在5~10℃存放2~3個月尚具有活性,放在透明膠囊密封儲藏在21℃環境亦可維持1個月以上的活性,顯示膠囊保存人工種子可達到種源保存、方便運輸與統一規格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