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蒸】的不簡單

本研究是探討蒸籠以電磁爐隔水加熱時,蒸籠內溫度上升的情形。 從研究一知道,加熱過程中,以底層溫度上升最快。研究二中發現蒸籠體積越大,所需加熱時間就越長。從研究三知道蒸籠內的隔層會影響溫度分佈,並且會發生溫度分層暴衝的現象,在研究四發現隔層孔洞越大,溫度暴衝現象就越不明顯。 研究五中,在蒸籠內加裝光敏電阻及扇形雷射光後,發現加熱過程中,蒸籠內的白色水霧量在溫度暴衝發生時,會大幅增加,但之後又會因高溫變成透明水蒸氣,此時,從外接的自製壓力計發現蒸籠內的壓力大於外界壓力。 最後利用前面的研究數據,設計出三款改良式蒸籠。 值得一提的是,完全密封的蒸籠反而不利於加熱,適度將空氣排出蒸籠是有利於加熱的。

發電吧!太陽能彩「漆」

本實驗為製備「第三代光敏染料太陽能電池」之最佳化,並研究出「奈米級光敏染料太陽能漆」。比較七種花青素染料對於太陽能漆之影響,加入同樣具有光電效應的不同形狀奈米銀粒子,藉由照射各種光源與改變照射時間的長短,測定其電壓、電流並計算其轉換率。研究所得到的「奈米級光敏染料太陽能漆」,比較其正、負極條件不同之影響,所得到的實驗轉換率可高達1.43×10-2%。

自然係數不等式ax+by+cz≦n的非負整數解

常我們遇到形如 x+2y+3z≦10 的不等式,而欲求其非負整數解的組數時,我們習慣的解法是:令 z=0 得x+2y≦10,共有( 0 ,0 , 0 ) , ( l , 0 , 0 ) , ( 2 , 0 , o ),…… 及 ( 2 , 4 , 0 ) , ( 0 , 5 , 0 )等 36 組非負整數解。 z = 1 得 x +2y≦7 ,共有( 0 , 0 , 1 ) , ( l , 0 , l ) , ( 2 , 0 , l ),…… 及 ( 0 , 3 , l ) , ( l , 3 , l )等20組非負整數解。z= 2 得 x + 2y≦4 ,共有( 0 , 0 , 2 ) , ( l , 0 , 2 ) , ( 2 , 0 , 2 ) , …… 及 ( 2 , l , 2 ) , ( 0 , 2 , 2 )等 9 組非負整數解。z = 3得 x + 2y≦l ,共有( 0 , 0 , 3 )及( 1 , 0 , 3)等 2 組非負整數解。故合計有 36 + 20 + 9 + 2 = 67組非負整數解,這種解法主要是利用平面z = 0 ,…,z = 3 來逐點截取合適的解,它的精神由下圖(在坐標平面IR 2上)可以明白的表示出來,因此我們稱這種解法為“逐點截取法”。但是,一但n=1000 ,甚至更大,或是一般自然數 n ,如何用逐點截取法一點一點去取?顯然,它是繁瑣得令人厭煩!於是我們幾位同好就著手研究這個問題,希望能從中得到一個較為簡便的方法,下面就是我們的研究過程,請各位老師、先進指導。

鄒之風聲-風笛

「風笛」又稱為「竹製響片 Euvuvu」,曾是鄒族用來傳遞訊號的工具,也可作為趕鳥器。風笛在轉動的過程中,響片會不斷的繞繩子轉動而拍打空氣產生聲音,這是風笛發出聲音最主要的來源。轉速越快、繩子越長、繩子粗細適中、響片截面積越大時,風笛的響度越大;轉速越快、繩子粗細適中時,頻率越高。因為響片繞繩子轉動時,繩子會變形而產生「彈力」;再加上「昇力」方向的改變,使得風笛常常會在「不同平面」上下轉動。

春眠怖「孓」曉,處處蚊子咬

本實驗研究斑蚊在孵化、結蛹及羽化各期受外界影響的因素。少數幼蟲缺乏食物時,具抗餓性可活很久。氣溫升高,蛹與成蚊期提前並延長存活期。避光下,幼蟲、蛹、成蚊存活較久。蛹羽化受外界影響小。白線斑蚊在22~25℃和40~45℃易孵化,埃及是在30~35℃。光線對埃及斑蚊結蛹影響不大,卵在正常光30℃與避光25℃適合孵化;白線分別是25℃與22℃,在避光下結蛹率最高。埃及斑蚊在151.55 lux易羽化,白線為503.8 lux。水中1元硬幣愈多,對一齡及三齡蟲生存威脅愈大。一齡蟲無法在銅片和含銅溶液中生存;在含鋅溶液中活久一些;含鉛溶液中仍可結蛹、羽化。水中放含銅較高的1元或50元,可阻斷幼蟲生長,每300ml水中放入4個以上1元為有效比例,揭開許願池中硬幣防治蚊蟲的祕密。

磁場對植物生長之影響

久居鄉村的我無時無刻不與農作物接觸,又親體農家盼望豐收的心情。因此時常想提高作物產量。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些小學生有關磁鐵能促進植物生長的記載,又有此次良好的機會,於是作了下列的實驗。

黑與白的邂逅--探討黑條紋與白條紋升溫降溫的變化

斑馬的黑白條紋被認為可能會降低溫度,由實驗發現,黑白條紋組的上升速度較黑組與白組慢,白組又比黑組慢,接著測量表面溫度,黑白條紋組外部的白條上升速度比黑條快,內部黑條比白條上升速度快。溫度上升時,大瓶升溫的速度較小瓶快;下降時,大瓶與小瓶的降溫速度無顯著差異。改變黑白條紋的方向、粗細,不會影響上升與下降的溫度變化。另外將白條紋換成銀色,升溫時,銀組速度最慢,銀黑組次之,黑白組最快,降溫時亦相同。最後,觀察煙的對流實驗發現黑白條紋組表面空氣具有對流的存在,並推測造成黑白條紋組升溫較緩慢有四種對流可能性。

竹林地區三年來氣象觀測成果報告

本校於六十年一月一日設立兒童氣象觀測教學園地以來,至今已有三年多的觀測紀錄資料,現在將三年來,所觀測的資料互相比較分析一下,就可發現本區氣候的一般現象,足以對以農為生的本社區:區民眾貢獻一些意見或找到一些問題。

利用天然海水培養淡水中綠藻-小球藻的研究

去年著假老師帶我們到鹿港、王功一帶海邊郊遊,看到一大片土地(包括海埔新生地及廢鹽田)任其荒蕪實在可惜。回到學校黃同學問老師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那廣大土地的利用?老師告訴大家:在沿海附近,地表所含鹽分頗高,如欲栽培一般作物,需經洗鹽處理,費時耗資又大,如能就近取材,利用天然海水培養綠藻,則可達土地充分利用,於是老師再度帶我們到伸港鄉的溪流與大肚溪會合的出海處,採回了綠色的河水進行以天然海水培養綠藻的實驗。

氣孔的大小及分布之研究

在學習葉的構造時,課文中說:「一平方公分的葉面約有一萬個氣孔」,使我們想起實驗 3-l「動植物細胞的比較」,老師曾教我們製作玻片標本,觀察洋蔥及鴨跖草的表皮細胞,我們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是長方形的,排列非常整齊,但並沒有看到氣孔,鴨跖草的表皮細胞就比較胖而短,而且看到好清楚的氣孔可是「真有那麼多嗎?」「那麼多要怎麼數呢?」「洋蔥的表皮怎麼沒有氣孔?」於是同學們便在校園採集了許多植物的葉片到實驗室,想看個究竟,但是都不容易剝下表皮,所以我們請教老帥,開始研究如何觀察氣孔?並測定氣孔的大小及其分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