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即時行動安全網

每個人一定親身經歷過或是聽過親朋好友訴說財物失竊的往事,不是抓不到小偷,就是抓到時,小偷已經將財物變賣或花光。 ◎ 人體偵測電路:RF模組把人體感測訊息傳送給單晶片。 ◎ 單晶片:利用藍芽發射是否有人訊息給監控手機。 ◎ 監控手機:透過自動照相、e-mail、簡訊程式,立即傳送小偷照片與簡訊給隨身手機,自動照相程式利用鏡頭伸縮拍到更清楚的畫面。 ◎ 隨身手機:開啟簡訊與e-mail後,打電話給監控手機,監控手機的自動接聽電話與擴音功能告知小偷已經被發現。本作品可以在小偷闖入後的3分鐘內收到照片e-mail與簡訊,人體感測電路很小造成私密性高,小偷在偷竊時間極少且不知道監控手機位置下,偷竊的行動力就會降低,生命與財產的安全更獲得保障。

環境因子對水蚤影響之研究

生物課本上冊實驗 1 - 2 利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小生物,使我們了解到,生物分佈的廣泛與多釆多姿,引起我們對觀察水中小生物的興趣。實驗觀察過程中,我們常可以在採集水中,看到一些長得圓嘟嘟的水蚤。由於在觀察過程中產生許多疑問,因而引發我們去飼養水蚤,並進一步探討各種環境因子對水蚤所產生的影響。

各種地形對氣流有影響嗎?

上學期自然科上到第三課「風的成因」時,老師拿了省立台南高工製作的「空氣對流箱」給我們作分組實驗。實驗中我發覺在實驗箱內放置一個物體,煙霧的流動方向便倉有一些變化。由這一小發現起利用這些空氣對流箱加以改變而放置不同形狀的物體,是否可以看出不同煙霧流動的情形,而進一步探討「氣流和地形」的關係。於是邀請了幾位同學合作,並講自然科老師給我們指導進行研究。沒有想到在研究進行中,又陸續發現了許多有趣而頗有價值的問題。

會呼吸的複合式環保蛋殼植栽容器

為了環境保護,政府推行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我們看到裝著植物的塑膠軟盆,在植物移植至花圃後就被丟棄,因此,我們選擇蛋殼和天然物質聚乳酸,製造出可自行在土壤中分解的植栽容器。 在蛋殼植栽容器中加入菜肥,肥料會緩慢釋放到土壤中並減少流失,還能優化土壤,緩衝土壤的酸鹼性,具有複合性效果,有助於植物生長。透過模擬運送震動,找出了適合蛋殼植栽容器的包裝和運送方式,利於產銷運送。蛋殼植栽容器會在土壤中自行崩裂,尚未完全分解的碎屑,繼續施放養分,有助於植物生長,同時,植物也無須取出再移植,可以取代塑膠軟盆,是一種創新的作法。

讓「氣泡」說話

本研究採用物理製造法來製備無添加糖分和香料的純氣泡水,在【前置實驗】中利用自行研發的「可調式氣體流量計」找出二氧化碳含氣量穩定的氣泡水,發現以RO逆滲透水源、弱充氣量模式所製備而成的氣泡水在長時間中二氧化碳氣體逸散率低且逸散速度緩慢、穩定!接著,以此氣泡水源在【主要實驗】中利用顯微鏡及Motic image plus 2.0、Image-J軟體進行氣泡水不同靜置時間、不同注水衝擊力道、不同粗細顆粒、不同容器材質等變因的探究,藉由量測及分析在不同變因下氣泡生成平均數量及平均面積,發現以上變因都是影響氣泡水中氣泡生成的重要因素。我們用一整年的假日、週三下午等時間完成此研究,發現物理世界中氣泡的奧妙之處,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狡兔八窟

本研究要求對超立方體中,每個頂點開槍以獵捕兔子,每經過一輪後,兔子可以留在原處,或跳動到相鄰的位置,每輪槍數均相同。如此,每輪開幾槍?總共開槍幾輪才能獵到兔子? 本研究先以正多面體和足球探討。經由研究足球的經驗,利用組合數和文字字串解決任意維度超立方體開槍點數量的問題。尤其是,文字字串從建構、組合觀點,提出不同角度的研究。 對於超立方體的輪數問題。發現0維度每輪至少1槍,需要1輪。1維度每輪至少2槍,需要1輪。3維度需要4輪,可以依序用4槍、5槍、5槍和4槍。4維度每輪均使用8槍,需6輪。

弦歌不輟—用圓駐波振盪模式探討彈性模數

行為動機:鐘鳴繚繞,弦歌不輟,探究其奧秘,發現是金屬圈形成圓駐波,不停交織而成。初試啼聲:彈性鋼弦半徑愈小的弦,剛性愈大;共振頻率愈高,波速也就隨之增大。進階認知:彈性線材依其長短、斷面形狀、材質及負荷之分佈,而有不同彈性模數。不能自拔:不同振盪模式,對彈性線材也有不同的彈性行為,進而了解金屬的機械性質。爐火純青:從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及統計,測得環狀鋼弦用圓駐波振盪模式的彈性模數。

利用溶液的導電性觀察溫度如何影響反應速率

在化學課本第四冊第十九章 19~2 的實驗中,介紹「溫度高低如何影響反應速率」,同時上課時老師指導我們以 Na2S2O2的水溶液在20oC,30oC,40oC,50oC,60oC等不同溫度時加入HCl 溶液,觀察反應所產生”硫”的沉澱遠著錐形瓶底"十"字所需的時間,求出時間的倒數代表反應速率,並以探討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但實驗結果均令我們師生不很滿意,我們實驗如下:1.實驗的方法及步驟:(由三組同學分別進行)(1)以Na2S2O3,0.1M 25ml ,及 HC1 0.2M 25ml 測量其初溫,並控制在 2OoC,在錐形瓶內混合,並開始計算時間一位同學由錐形瓶口向下看,觀察"硫"沉澱遮著瓶底紙上的”十”字為止,量出所需時間。(2)以相同方法測定兩液在30oC,40oC,50oC,60oC時相混合反應所需時間(以上為課本內實驗方法)。(備註:課本中實驗係以 Na2S2O3( 60g / l ) 50ml , HCI( ZM ) 5ml 反應,溫度只控制 Na2 S2O3使其分別在 20oC,30oC,40oC,50oC,60oC下和室溫的HCL(aq)反應,HCI(aq),並未控制溫度,除非實驗後以計算方法修正(課本中未提到),否則實驗結果更不準確。2.實驗結果如下:(表一)以20oC 時的反應速率為 l 然後依 R=2 t2-t1/10公式推算出30oC,40oC,50oC,60oC的反應速率。上述實驗只靠肉眼觀察,準確性偏低,故實驗只能看出大致趨勢,即「溫度愈高反應速率愈大」,然而實驗結果與理論上的理想值R=2 t2-t1/10(圖四)卻相去甚遠,因此尋找另外的實驗方法,以求得更正確的結果是同學們大家所期望的。

離 〝 家 〞 出走的小泡泡

夏天天氣炎熱,爸爸最喜歡喝沙士解渴了,有一次他在沙士中加鹽,說什麼可以消暑、解渴、降火氣,沒想到他一加入鹽,卻有一大堆的氣泡冒出來,為什麼沙士加入鹽會大量冒泡泡呢?那是泡泡又是什麼呢?哪些因素又會影響沙士冒泡呢?… 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研究的興趣,便利用課餘時間開始了我們的實驗。以便了解這些小泡泡的離 〝 家 〞 出走的原因。

「沙婆婆」怎麼生氣了

我們學校建在河邊上,這條河流姓「沙」名叫「婆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生成了,因為年紀老,名宇中又有一個「婆」字,所以我們稱呼它為「沙婆婆」。據我們所知:沙婆婆大部分時間見不到她的水影子,偶而下一陣大雨,才會「呵呵地」叫著跑出來,洶湧奔流一、二天後,就萎縮下來,假如不再繼續下雨,很快的又見不到她了。因此「沙婆婆」雖然靠近我們學校,卻沒能給我們就近去游泳玩水或捉魚嬉戲之樂,而她的洪水聲勢也不十分壯大,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沙婆婆」平凡而無趣,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不知怎樣地,兩年前閉始,「沙婆婆」不再安靜和氣了,走起路來總是橫衝直撞,彎來彎去,還把學校邊上的堤防狠狠的扒去一大段,差一點沖毀提防跑進學校裡來,這件事太使我們驚訝了,是不是人們做錯了什麼事,激怒了沙婆婆?或者是沙婆婆生病了導致他情緒煩躁不安,才會變成這樣子,我們希望找出答案來,所以請老師指導我們做觀察、實驗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