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二名

七彩的白色小球-探討奈米自組裝變項的交互作用

光子晶體製程,是以苯乙烯為單體,十二烷基硫酸鈉為分散劑,過硫酸鉀當做起始劑,提供自由基誘發自組裝聚合反應,形成奈米到微米級的白色聚苯乙烯膠態溶液。將此膠態溶液滴於玻片上,以50~55℃加熱,在蒸散過程中,藉由毛細、界面力作用,自組裝結晶,從無序結構,變成有序的聚苯乙烯光子晶體,透過光照呈現艷麗色彩。由探討製程條件,發現: 1.加熱時間、溫度、單體濃度、分散劑與起始劑濃度,會影響自組裝晶體球尺寸 2.由球體自組裝變項,歸納製程間的交互作用 3.由球體尺寸對色光波長折射,發展簡易尺寸檢測法實驗發現:利用變因間的交互作用,除簡化流程,降低製作難度外,還可調配製造出不同尺寸的聚苯乙烯球,進而自組裝出各種顏色的光子晶體!

是誰在作怪??—優格作法大公開

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是要我喝杯牛奶再走,媽媽說:牛奶很營養,會讓我長得壯壯的; 可是我喝久了就覺得有牛的道,嘴裡還會臭臭的,很不喜歡喝,能躲就躲。有一天媽媽笑咪咪的端出一碗白色像布丁的食物說:「這是媽媽自已做的優格,你吃吃看!」我試試看,又香又濃,淋上各種果醬,好吃極了!媽媽說優格的作法很簡單,一瓶鮮奶加上一包菌粉,搖一搖,擺一二天就完成了,這麼簡單,連我也會。同學說他媽媽也常做,是用鮮奶加優酪乳和砂糖,我們想一定要用這些材料嗎?有沒有其他替代品呢?影響優格形成快慢的原因有哪些?於是我們決定親自研究看看,最好能開發出既簡單又便宜的產品。

以海帶及豬皮提取物製作抗氧化保濕性化粧品之研究

台灣海帶豐富,從海帶中提取之褐藻糖膠具強抗氧化性、高溫穩定性及吸濕保濕性;從海帶中提取之褐藻酸鈉含(-COONa),(-OH)類活性基團,以0.1%褐藻糖膠、1%褐藻酸鈉、0.1%氯化鈣,以Arlacel83為分散劑,在均質機交鏈下,可製成微膠囊精油,將其置放在面膜、乳液中可增加其速效性。 褐藻糖膠之抗氧化及保濕吸濕性隨其純度之增加而增高。 膠原蛋白之乳化性為52.6%,可有效避免油水分離。 環保免洗面膜無使用不織布所造成之環境污染,其基膜平均吸水率為1.45%,加入褐藻糖膠及膠原蛋白之平均吸水率為11.68%(約為基膜8倍),再添加乳酸,其平均吸水率為22.88%(約為基膜15.78倍),可避免使用過久,造成養份被面膜反吸回來,引起臉部乾燥之缺點。 自製保濕面膜、乳液、油膏及環保免洗面膜,使學生從做中學培養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研發之科學精神,學習後充滿信心、興趣與成就感。

影響菇類菌絲多醣體生成的培養條件研究

本研究以簡易的天然物或食品(馬鈴薯、阿華田)為培養基,來培養松杉靈芝、鮑魚菇、杏鮑菇、金針菇、松茸菇、白松茸菇、蠔菇、香菇等8種菇類菌絲體,篩選出菌絲體產量較高的菌種:松杉靈芝、蠔菇,並研究影響菌絲多醣體生成的不同培養條件。結果如下:1.不同菇類的菌絲體各有其適合的生長溫度,菌絲體的產量與多醣體的產量,並不成正相關。2.菌絲多醣體的生成受培養基種類、培養溫度、培養基起始pH值、培養天數及培養容器通氣與否影響。3.松杉靈芝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PSB培養基、起始pH6~8、溫度26~30°C、培養13天。4.蠔菇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含0.3%啤酒酵母之PSB培養基、起始pH5~8、溫度16~20°C。

環保尖兵 ~ 簡易家庭廢水處理模式

“水”為人類生存不可或缺者。舉凡飲用、烹飪、洗滌或灌溉,甚至工業製造,無一不需要它。是故人類對水的依賴與日俱增,對水源的開發亦不遺餘力。然而在用水的過程中,時常因過量廢料、有毒物質的排放,導致水資源遭受污染,令人無法安心使用。而在造成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工業、農業及家庭所產生的廢水。其中前兩者早就受到各界重視,正日漸改善當中。然而除了大台北地區已將家庭廢水列入管理之外,其他地區似乎鮮少注意到家庭廢水的處理問題。事實上,家庭廢水若不予以妥善處理,同樣也會造成環境衛生不良,甚而生態環境之破壞。因此,身為學生的我們,針對家庭廢水設計了一套簡易的處理模式,希望能將之推廣,為環境保護工作盡一份心力。

我們的電腦語言

當我們寫作電腦程式時,經常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在某個時候會須要某種功能,但是我們正在使用的那種電腦語言( ex : FORTRAN . BASIC )沒有這種功能,而另一種語言有。因此我們便想到要學習一種功能最強大的語言,要能包容其他各種語言的所有重要功能的。但是我們找不到。於是退而求其次,希望能找到一種可以定義指令的語言,這樣我們就可以定義出我們想用的功能。 FORTH可以,但它只能作整數運算,作浮點運算時必須採用模擬的方法,定義起來太複雜。 LOGO可以,但它是Interpreter ,速度太慢。我們理想中的語言要有:Compiler 的速度 FORTRAN 的運算能力 PASCAL 的結構化 BASIC 的簡單易學 LOGO 的定義指令能力當我們 找不到這樣一個語言時,我們就自己動手來創造了。

冷氣機凝結水回收霧化冷卻之研究

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之下,造成全球氣候的不穩定及溫度不斷地慢慢上升,使的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空調設備的需求更加倚賴。在大量使用空調設備的狀況下,我們可以藉由回收空調設備的凝結水將之霧化,達到幫助冷凝器散熱及節省能源之目的。凝結水為冷氣機蒸發器凝結室內空氣中的水份而產生,排放出來後回收於自製的凝結水回收箱內,由霧化器霧化回收箱內的凝結水,藉由冷凝器的散熱風扇把霧化後的水氣吸入冷凝器幫助散熱。在實驗後所得數據資料分析比較結果,發現利用霧化凝結水冷卻冷疑器,可以解決冷氣機凝結水排放不當造成的困擾,並且提高冷氣機冷房能力達5.9%,降低耗電量達29.7%,有效的做到冷氣機不滴水且提高冷氣機效率以及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花蓮地區風向與風速的探討

天氣和氣候對人類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皆有深入的影響,尤以氣溫、氣壓、風、降水為主要影饗因素。台灣地處地球上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的交界處,地形狹長、高山起伏、四面環海,因此其氣候特色與其他同緯度地區並不相同。花蓮全縣,更因山多平原少,將花蓮隔成許多不同的小地形。因此在大環境下,蘊藏了各種不同的小氣候。我們長期居住於此,各種因子組成了花蓮的氣候特色,經常性地影響生活在此的居民。因此,我們想更探入了解花蓮有什麼樣的氣候特性?中央氣象局在廣佈全省的大小測站中選了幾個重要地點,每天釋放兩次探空氣球,以探測天空不同高度的氣象資料。很幸運地,花蓮氣象站即有此項設備。經過討論,我們選擇了「風」做為探討花蓮氣候特色的第一個題目。從風開始,逐步了解主宰花蓮氣候的變因與氣候組成的項別。 由高中基礎地球科學與地理課程中,我們了解了行星風系、季風、地形風形成的原因,到底它們是如何呈現在一個地區呢?本次研討我們想利用高空探測資料和地面逐日逐時資料,去探討花蓮地區一年中風的形態、變化、儘可能探尋其原因,以期了解善變的風以什麼樣的法則進行它的「變 」

洛神花(茶)種子脫子機的研究與製造

每年十二月份農家大大小小都在突洛神花種子,他們是用二分直徑的鐵管子,將花中的種子一粒一粒的突出來,但工作效率非常的慢,一天的工作量對熟練的工人只能突好洛神花約四十多公斤,茶的經濟價值非常的高,一般人民也很喜歡飲用,也有工廠製造鋁箔紙包裝的浴神花茶供應,雖然沒有聽說過外銷,但據報去年台東縣長英國之行時帶了浴神花送給英國的朋友飲用,外國朋友絕口稱贊沒有飲過如此可口的飲料,蔣縣長作了一次絕對成功的外銷前鋒生意及國民外交,但生產農民因為生產成本甚高,可得利益不多,有停止生產的趨向,現在雖然農業指導機構沒有推廣指導。但單位生產量每公頃也有乾燥浴神花茶二千公斤(乾燥比率 l:7 即 7 公斤可以乾燥 l公斤)現值單價一公斤一六○ 元計算也有卅二萬元 · 但減去生產成本後,淨收益不多,尤其是脫子工資每公斤三元,即乾燥洛神花茶一公斤就需要廿一元的成本負擔,單獨脫子工資就佔了生產成本的 18 % ,由此計劃設計浴神花種子脫子機以代替人工而減低成本的意念因而產生。

簡易數學教具之製作研究

精巧且優良的數學科教具,對於數學科的教學將有莫大的裨益,這是無可爭論的事實。有鑑於此,本校數學科教學研究會計劊從本學年度(六十八學年度)起,擬涯聚各位老師之智慧及平日教學心得,發揮教學研究會之殼高功能,噹試從事數學科教具之製作研究,俾能將來在教學上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如比做,但願能為我九年國教蜴盡棉薄之力。現在祇是開始,我們願持之以恆,努力之製作研究,以達成我們頸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