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三名

為什麼贏家老是我?

有一天,爸爸拿一包旺旺仙貝給哥哥和我倆分。哥哥說:「我們來玩一個爭餅乾遊戲。」 方法是我們先取一塊餅乾,各拿住餅乾的一端(握餅乾的長度相同),然後由爸爸當裁判,喊「一二、三」,兩人就同時用力往下扳折。結果,折斷的兩段大小不一樣長;哥哥折的那一段比較小,我的這一段比較大。於是又繼續做幾次,結果都一樣。爸爸說:「奇怪!弟弟的力氣比較小,怎麼每次都贏得大塊的?」 我覺得很有趣,於是請老師指導,和幾個同學研究這個問題。

那一種洗衣粉去污力最強

一個放假的日子,媽媽正忙著洗我們一家人小的髒衣服,要我也幫忙,否則來不及上街了。只見媽媽像澆水般的灑了一大把的洗衣粉在衣服上,揉了又揉,但是髒的地方,都不能完全洗得很乾淨。媽媽很感概地說:「電視上的廣告,都說這種好,那種好,全是騙人的。」因此,我決定想法替媽媽選擇一種能夠把衣服洗得最乾淨的洗衣扮,我就約了同學,並且請教了老師。

黑妞狂癢曲-防蚊植物果真防蚊?

為了尋找出真正防蚊的香草植物種類,以研發天然植物性配方的防蚊液。本研究係以校園中的香草植物為材料,調查其對白腹叢蚊的作用。依照高職二年級香草調製實習課程內容,利用水蒸氣蒸餾的方式萃取精油,並稀釋成防蚊噴液,觀察其驅蚊效果。實驗結果顯示,含香茅精油的防蚊液具有立即滅蚊效果,供試蟲源經接觸7分鐘始陸續死亡,尤以密閉環境的表現最強烈。驅蚊方面,含尤加利精油的防蚊液在20秒內達70%的驅趕效果。本實驗結果得知防蚊植物以香茅最佳,製成防蚊液再佐以市售防蚊液比較,雖效果不及市售者、但仍具相當的防治功效。

天然多功能黏紙王~天然物質製作黏著劑之探討

本研究主題探討如何利用廚房中可見天然材料製作有效黏著劑。選擇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地瓜粉、糯米粉、太白粉等六種粉類,研究不同比例、製作方法下,何種情況能夠製作出最具黏性及持久性的天然黏著劑。

三輪車,跑得快!四驅車,「衝 」得快!影響四驅車速度之原因研究

嗨!又見面了。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以及四驅車熱持續發燒中,所以我們打算對四驅車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讓四驅車跑得更有效率。\r 礙於四驅車各項零件昂貴,於是我們結合班上人力,大家各自提供自己心愛的四驅車,將它大卸八塊、拆拆、組組,以發揮最大物力;另外我們也利用廢紙箱的瓦楞紙,自行設計直線、爬坡甚至橢圓形、S形軌道,充分發揮資源回收之精神。為了造福人群,希望我們進一步的實驗桔果,能讓四驅車迷做為改裝的參考,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會作出歷史上的名車。請睜大眼睛,繼續佳下看哦!

化鋁牆為綠牆--蔓藤植物生長及減炭效果探討

我們要出適合綠化鋁花格牆的蔓藤植物並探討它吸附二氧化碳效果,結果發現:一、能在鋁花格牆上攀爬良好的植物類型是用蔓莖或捲鬚纏繞的蔓藤植物,例如:大鄧伯、忍冬。用吸盤、不定根吸附的爬牆虎、薜荔在粗糙面的堤防長的很好,但它們並無法攀爬在鋁花格牆上,學校未來選擇物種要謹慎。二、鋁花格牆是蔓藤植物的攀爬架,是否還要再加竹子幫助植物攀爬,須視物種而定,並無一致的結果。三、葉片顏色深的植物減碳效果較佳,葉片顏色淺的減碳效果較弱。我們可以從葉片顏色比較不同植物消耗二氧化碳情形。四、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植物會增加吸附效果,但太高的二氧化碳,會對葉片顏色淺的植物造成傷害,人類必須避免再製造太多二氧化碳,傷害植物。

電從哪裡來?鋁-空氣電池的製作與探討

經過我們努力的實驗後,我們發現:本實驗利用添加活性碳粉可大幅增加電池輸出的電流大小,改善單獨使用碳棒或備長碳得到的輸出電流不大,而且電流強度驟減維持不久的問題;另再添加聚丙烯酸鈉當膠狀劑和當做電解質中的吸水劑,減緩水份蒸發,可發揮防止溶液滲漏的作用外,同時可當黏著劑改善一般黏著劑無法導電的問題,對於電池的保存具有多重的功能。利用碳棒的罐裝圓柱型一般乾電池和白鐵網活性碳粉舖成碳紙電池,都確實可提供電能運用於驅動一般電器,經實驗電池負載低功率馬達下持續放電7天可運轉而不停止。

農業溫室用透明聚氯乙烯(PVC)塑膠布配方研究、改良

頃見農家秧苗、花卉、蔬菓之栽培,使用透明 PVC塑膠布做為溫室,但經日曬或內部恆溫,保溫處理後,在溫室內層膠布表面附著水氣或水滴,致使溫室外觀霧面而模糊,無法看清內部植物之生長情況,甚或影響陽光之照射,造成植物生長畸型或不良,遂引發改良膠布配方的動機。

美麗新住民-野生孔雀魚的研究

野生孔雀魚是外來魚種,目前已經成為台灣水域中的新住民。雄魚成長過程中體型與體色的許多變化會透過遺傳保留下來。孔雀魚以卵胎生方式生殖,無明顯繁殖期,當水溫低時,帄均生產週期較長。每一胎小魚的公母比例會隨著水溫而有變化。水溫高,公魚的出生比例就較高。其次,孔雀魚會因環境污染產生畸形魚,若移到在正常環境下飼養並不會將畸形的體態遺傳給下一代,已經畸形的魚也不會恢復正常。野生孔雀魚有越冬的問題,冬天太低溫就會大量死亡,必須尋找熱源過冬,我們發現牠們會群聚在家庭或工業廢水排放區、溫泉區附近等較溫暖的區域,因此族群生活的水域和數量都變小,若加上無法生活在流速較急的河段、大肚魚的競爭和環境污染,造成牠們在台灣各地呈現點狀不連續的分布。

如何做生物實驗---木瓜種子包膜與植物發芽關係之探討

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我們對於生物學的興趣不減當年。常想,當別人提出有關生物學的問題時,我們將如何去觀察、思考、討論、提出假設,進一步設計實驗,以尋求問題的答案。常我們吃木瓜時”對於晶瑩可愛的木瓜種子發生了興趣,很想知道木瓜種子外面的包膜有何作用?用手剝去包模,現出木瓜種于粗糙的表面時,隨手丟棄,無意中發現去了包膜的木瓜種子較不去包膜者早幾天發芽。此種發現引起了我們無限好奇,遂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以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