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三名

太陽能氫氧燃料電池複合發電裝置

一、本研究呈現一套零污染的小型能源發電系統。二、本系統名擬定名為 小型太陽能及燃料電池復合發電系統。三、本系統系使用太陽能電池,得太陽光轉換為電能,經過氫氧產生器產生氫氧後即可直接使用輸入燃料電池產生電力,或輸入儲氫金屬罐儲存及運送至使用燃料電池之地點產生電力。

水中的殺手--漩渦

水中漩渦是個十分神秘的東西。根據我們的研究,一旦被捲入漩渦中轉速可達到 1 秒 5 圈的自轉速度。再利用紅色的色素水觀察漩渦的水流流動後,我們知道在水面沒有明顯旋轉現象時,水裡已經有旋轉的產生。水底孔徑越大的漩渦產生速度越快也越大,外加力量旋轉後,漩渦的形成速度也更快。在漩渦漏斗中間,部分以螺旋狀向下旋轉的水流會有反彈的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們找出來的一股由漩渦底部逆流而上的水流所造成的。我們進一步利用小白菜種子代替紅色色素水後發現,這種像毛毛蟲般逆流而上的水流,他逆流而上的動力可能是來自漩渦結構快速旋轉時造成的。最後我們又利用旋轉石在底部沒有洞的容器中產生漩渦,結果一樣很特別,值得深入研究。

色彩魔術師~紅色蠟蟬與藍色蠟蟬的秘密

紅翅蠟蟬(Lycorma meliae)與藍翅蠟蟬(Lycorma olivacea)自發現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不同種的蠟蟬,雖然最近有些人提出可能是同種的看法,但皆未被證實。 經由野外長期調查與網室內累代飼養觀察,發現其成蟲階段,紅翅型會慢慢變成藍翅型,變色的原因翅膜內色素由紅轉藍的正常生理作用,而藍翅表面的白斑是分泌白蠟覆蓋在黑斑上所致。因此證實紅翅蠟蟬與藍翅蠟蟬實為同種但不同時期之個體。 一年發生一代,生活史經卵、若蟲(1?3齡藍黑色 → 4齡橘色)、成蟲(紅翅、夏型 → 藍翅、冬型),不完全變態。卵產在枝頭下表面或是樹幹斜背下表面,以卵越冬,翌年4月若蟲孵化,經四次蛻皮,約6、7月開始羽化成紅翅型, 10月全部變成藍翅型,才會交配、產卵,成蟲壽命長達4?8個月。

硫酸銅溶液濃度的測定

有一天,在上完硫酸銅沈澱的實驗後,老師說:「硫酸銅是一種具有毒性的化學藥品,實驗完如果倒人水溝,會把水中生物都毒死了,流人河川,河川也會被污染,所以實驗完的硫酸銅水溶液,要用容器裝起來,以免造成污染」我當時便問:「回收的硫酸銅水溶液,只能等它慢慢蒸發成固體,才能再使用嗎?」老師回答說:「我們不知道這些倒回來的水溶液,濃度是多少,假如實驗時需要濃度 10 %的溶液,那就沒辦法調成想要的濃度了,除非已知這些回收液體的濃度是多少。」我接著問:「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測量硫酸銅液體的濃度呢? 」老師說:「您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起來研究看看。」於是,老師便找我和同學,利用課餘時間,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們一連串的研究活動。

黑妞狂癢曲-防蚊植物果真防蚊?

為了尋找出真正防蚊的香草植物種類,以研發天然植物性配方的防蚊液。本研究係以校園中的香草植物為材料,調查其對白腹叢蚊的作用。依照高職二年級香草調製實習課程內容,利用水蒸氣蒸餾的方式萃取精油,並稀釋成防蚊噴液,觀察其驅蚊效果。實驗結果顯示,含香茅精油的防蚊液具有立即滅蚊效果,供試蟲源經接觸7分鐘始陸續死亡,尤以密閉環境的表現最強烈。驅蚊方面,含尤加利精油的防蚊液在20秒內達70%的驅趕效果。本實驗結果得知防蚊植物以香茅最佳,製成防蚊液再佐以市售防蚊液比較,雖效果不及市售者、但仍具相當的防治功效。

殺菌大對決~如何確保食用生魚片的安全

2008年衛生署公佈國內食品中毒通報統計,1-6月已發生133件食品中毒案件,而中毒原因以細菌引起比例最高。由於大部分的細菌可透過煮沸法殺菌,只要注意食物的加熱時間、衛生和正確保存,大部分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相對於吃生魚片,由於沒有經過烹煮過程,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大增。本報告經過抽檢市面上生魚片的生菌數,發現市面上生魚片生菌數含量超過衛生標準的比例偏高。透過實驗和研究,測試各種生活中殺菌物質是否可應用在生魚片殺菌上,並找出不影響生魚片口味而且具殺菌能力的方法。最後建議吃生魚片時,先將魚肉浸泡5%檸檬水加1%食鹽水15秒,再用冷開水沖洗10秒,然後再沾調味料,既可享受美食又能吃得健康。如果當時沒有檸檬,可用可樂代替,也有部份抑菌效果。

中古屋改建成綠建築之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如何將中古屋改建成綠建築,以製作縮小1/25和1/30比例的平屋頂之中古屋建築模型,包含:傳統雙拼之中古屋、增建雙層牆、增建通風塔、含雙層牆以及通風塔等。另改變屋頂形式為斜屋頂,經由比較屋頂形式測試其功效。實驗中通風塔採用形式亦是關鍵,故亦單獨測試各種形式之功效及環境變異之差異。實驗方式為利用電子溫度計觀測各層樓在不同時間之溫度。以及觀測不同形式通風塔之溫度,進而找出最佳之改善建築物室內環境舒適度的方式。根據實驗數據顯示,改建為具雙層牆、通風塔和雙層斜屋頂之中古屋較傳統雙拼中古屋之室內溫度下降約4度。通風塔形狀為矩形、厚度越厚、高度越高、斷面積為2×2時最有效果。

電池 DIY

本實驗使用日常生活中隨時能找到的硬幣與金屬和一些電解質,希望能做到點亮燈泡的目的。經由先導試驗的電極材料測試選擇後,以銅、鋁作為陰極和陽極,廚房紙巾承載電解質,利用三用電錶測量多種電解質製成電池之電壓與電流。系統化地測量後,找出其中最安全、最具經濟效益的電池組,加以串聯點亮燈泡。一、本實驗發現:(一) 電池電壓的大小隨電極材料而改變;(二) 電池電流量的大小與電極面積、電解質濃度、電解液厚度、電解質種類有關係;(三) 硫酸和鹽水是最具經濟效益的電解質,其中又以鹽水為最安全與最容易取得的電解質;(四) 電池串聯時,電壓能夠累計;(五) 緊密度影響毛細現象。二、本實驗成功製作出能夠驅動小型電器的電池,並能持久使用。

液體的重量和浮力的探討

從前學習過「水的浮力」。記得課本上有記載「科學家告訴我們:任何東西放在水裹,都要受到水的浮力。但是,只有比水輕的東西,才會浮上水面。」這段話我們也討論過”鐵船會浮”是因為把它的體積改變得很大,使得它的重量比同體積的水輕,超載的輪船會發生危險,潛水艇要下潛時,就要把海水引入艇內的水櫃裹等間題,感到很有趣。但是對同體積的重量,浮力等關係,自己覺得好像懂又好像不懂,現在學習過「物質」的性質,在實驗中認識一些液體,於是想起對「液體的重量和浮力」的問題,做深入的探討,所以就由我們少年科學研習會的同學,共同做實驗。

十根火柴棒的數學遊戲

上學期老師要我們帶火柴棒到學校,做10以內的加減演算,並且告訴我們火柴的危險性,要全班小朋友特別小心。正巧一連幾天,外面都下著雨,下課時我們都不能跑到寬闊的操場去做遊戲。一些同學便把火柴盒拿出來當積木玩,或把火柴棒取出排加減的遊戲,越玩越覺得好玩,有意思,我們也都很注意不敢把火柴棒擦出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