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三名

招蜂引蝶-馬纓丹的色彩語言

這次實驗的主要原因是出自於發現馬纓丹開花過程中色彩變化的好奇,開始透過持續的拍照記錄觀察,確定我們觀察的紫花馬纓丹(L. inuolucrata L. )在開花過程中花色由黃色變成橘色、紅色,最後變成紫色。在觀察中,我們發現黃色花有昆蟲在採蜜,所以解剖各種不同品種的馬纓丹花朵,嘗試找出花色與花朵構造間的關係及對於結果率的影響。想要知道花朵改變花色的目的,我們試著模擬昆蟲眼中的世界,因此以近紫外光及近紅外光為光源進行花朵的拍照,並嘗試進行人工授粉。調查結果發現,花與昆蟲之間似乎存在以顏色作為語言溝通的方式,也因此在馬纓丹生存的環境中產生了生物間相互依存的生態關係。

揭開蚊腳的秘密

我們常常看到蚊子停在物上或人膚的時候,總有兩根長腳翹在背後,這是好玩的呢?或者是有其特用之處,真令人有莫解其所以然之感。又每當蚊子螫叮人膚時,我人舉手打擊之際,為恐被蚊子發現,往往從其背後出擊,可是蚊子常逃之夭夭而打不著,這種逃躲的情況,更令人難於洞知其內蘊。囚此,我們為求甚解上述疑難,就從今年秋末開始做觀察試驗研究工作,研究以前特把疑難歸納成下列兩項,當作觀察研究的鵠的。(1) 翹上的蚊腳是那一對?其對蚊子是否有特殊利益?功用何在?(2)打螫蚊的方法是從蚊前打下好抑或從背後打下好?

『擺』『速』可樂!

我們改良了九年級課本中單擺實驗,研發了四代實驗裝置,而我們的實驗裝置主要是利用單擺的週期變化計算出電梯的最高速度、加速度以及平穩度,後來我們利用第三代實驗裝置測量了台北101的超高速電梯,並和電梯業者所使用的專業儀器加以比對,發現有些許的不同,因此我們分析了第三代的實驗裝置的缺點並加以改良,研發出第四代,在第四代裝置中,我們將儀器加裝粗略真空裝置以減少空氣阻力,並使用光柵作為感應器,增加數據的精確度,希望能使自製實驗裝置與電梯業者所使用的專業儀器數據相符度增加。

利用連通管原理測量液體,體膨脹係數的探討

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物質,就一般而論,物體經加熱以後,都會增大體積,而冷卻時卻收縮。也就是說:物體的體積增加愈多,則溫度愈高;反之,如該物體的體積增加愈少,則溫度愈低。即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在國中物理第十二章第一節「溫度和溫度計」中,談到:常用的水銀溫變計、酒精溫度計,都是利用此種液體熱脹性質來測量溫度的,並且以穿有細玻璃的小燒杯故在沸騰水中,以觀察不同的液體,其在加熱時的膨脹效果, (見物理第三冊,第 28 頁圖 12-l 。圖 12-2 )。我們為了進一步瞭解,各種液體其膨脹的效果一液體的體膨脹係數的大小與其變因之間的關係。另外投計一套實驗方法,利用不同密度的液體在連通管中,測量液體的體膨脹係數。

咦!紙樹怎麼會開花

前一陣子,為了迎接快樂的聖誕佳節,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應景的東西,其中有一種紙樹,說什麼它會開花,好像聖誕樹,大夥兒既訝異又好奇,就爭先恐後的買了幾棵樹來試試,咦!它果真會開花呢?它為什麼會開花呢?是紙樹的關係?還是那包神奇魔術水在作怪?一連串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研究的興趣,便利用課餘時間開始了我們的探討。

野蜂之無形助手-靜電與翅膀結構、狀態對採粉的幫助

本研究以臺灣野蜂(Apiscerana)採集花粉的行為做為觀察標的。檢視野蜂利用哪些身體上的作用,有效率的採集花粉?透過顯微鏡的觀察,我們發現:翅膀上具有針狀凸起物。那麼「針狀凸起物的演化目的是:增加與空氣摩擦,而產生更多的靜電嗎?」實驗證實,我們的推論正確。此外,利用直尺摩擦置放於花朵上方,發現靜電能夠吸附花粉。我們再以電風扇旋轉實驗和夜光粉沾附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臺灣野蜂胸毛以及翅膀狀態(雙翅勾合、後翅下摺),能輔助蜜蜂善用靜電,聚合較多的花粉。因此在花海中,野蜂除了利用腿部構造刮集身上的花粉,「靜電和毛狀構造、翅膀狀態」的功勞也不容小覷!

一張生紙的世界 (窗門遇雨自動關閉裝置)

媽很兇,大熱天時,不准開窗就不准,記得有一次,夜來風雨聲,樓上樓下成了魚塭”某一個中午,驟雨把一張衛生紙從窗口淋斷掉了下來,我看了,不知怎的,好似心中有一團東西塞著,說不出話來,想著!又想著!過了好一會兒,高興的說:媽呀!我發明了;把窗簾捲起來,用衛生紙困住,夜裹雨來了,衛生紙會幫我們把窗簾掉下來,今天起,我們可以開窗睡覺了。哈哈大笑說:大笨蛋!窗簾可以擋得住雨嗎?莫空想”使我又羞又恨,於是咬緊牙根,想著!又想著!把衛生紙弄來弄去不如不覺中,經過很多次長久的研究.及老師的指導,才做出這個玩意來,我想,老師之功不可無,但國科會之功更不可沒,因為國科會免費輔助我閱讀新知,使我若有所思,也若有所失,這就是同學譏笑我說,外國的牛頓有蘋果掉下來吃.中國的牛頓只吃掉下來的衛生紙,問小黃牛為什麼不吃草。

磁力的秘密

使用天平的桿槓原理來量測磁鐵磁力。天平的一邊是磁鐵的吸力,另一邊是塑膠瓶裝水,當天平達到平衡時,水的重量就代表磁鐵的吸力,我們利用這個自己做的工具,進行了許多有關磁力的研究。首先我們用塑膠間隔墊片架高磁鐵和鐵片的距離,發現距離愈小磁力愈大,但並不是等比例的變化;探討不同材料對磁力的阻隔,發現有磁性反應的鐵片,最能阻隔磁力,而無磁性反應的材料,反而不會阻擋磁力;而阻隔鐵片的面積、厚度增加時,阻隔磁力的效果就越好,但並不是一直增加,就可以完全阻隔,有趣的是,到達一定的面積和厚度時,磁力就不再減弱了。

家用冰箱廢熱回收節能研究探討

由於經濟蓬勃發展,而台灣又是位於亞熱帶的島嶼型國家,四季如春的天氣,為了防止食物的腐敗,因此每一戶家庭至少都有一台電冰箱,所以家用電冰箱可說是現代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家電用品。在現今油價飆漲,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對於需要全年24小時不停運轉的冰箱,如何減少其能源消耗,是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目前市面所銷售之家用冰箱居多採用電熱除霜方式,以節約能源而言,採用電熱除霜是一種較耗能的除霜方式,若能將壓縮機所產生之熱量回收再利用,利用原本要排除至大氣之熱量儲存於儲熱桶中,於除霜時,利用其熱來除霜,不僅能減少能源消耗,亦能達到節能減碳等目標。

泡泡排球

「一顆」泡泡的極限在哪裡?捨棄了以往泡泡實驗追求「久」、「多」、「大」,以及用自製泡泡水來取代市售泡泡水的實驗目的,將本次實驗的目的定位為找出最耐打擊的泡泡。泡泡要能耐打擊,第一泡泡時間需要能持久,同時也需要有彈性,最後要用什麼東西來打擊它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經過文獻的收集,我們找出能延長泡泡時間以及增加泡泡強度的原料,調配出不同濃度的泡泡水後,一一進行實驗,最終找到了最耐打擊的泡泡,並找出適合打擊泡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