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最佳團隊合作獎

絕妙好「磁」-磁浮現象在緩降機之應用

德國磁浮列車以磁的排斥力來反抗重力使行駛時速高達 500 公里,如果將磁的排斥力用於逃生緩降機上,更可確保逃生的安全。根據冷次定律當磁鐵靠近金屬導體,產生排斥力阻止磁鐵進入,於是選擇導電佳的非磁性鋁銅管來測試。直徑 16mm、長 30mm 磁場強度 4000 高斯 50 公克的磁鐵在管中運動,使用超音波測距儀發現磁鐵先加速運動,受到渦電流影響呈等速度。在 3mm 的銅管負載到 1100 克,仍維持在 1.4m/s 的安全速度。利用疊加原理在雙層及雙夾層銅管,最大負載更提高到 1.35 及 4 公斤重。分割為相斥的磁鐵在夾層鋁管中,得到相同 4kg 的負載,取代銅管大幅降低固定式磁緩降機的成本。在夾層銅管中更高達 8kg 的最大負載,此結果設計成移動式磁緩降機,對逃生安全及便利性是項很大的突破。

退燒—溫室效應之研究探討

本研究主要透過設計模型的模擬實驗進行溫室效應之探討。研究中設計能模擬實驗之模型,並制訂一套測溫實驗方式,以模型內受光照時的升溫情形,以及停止光照後的降溫情形,作為溫室效應之表徵。研究先探討一定空間內,氣體種類及二氧化碳濃度造成的溫室效應;接著比較模型內「地面高度」、「地表材質」及「天氣狀態」下的溫室效應情形;最後探討如何降低模型內的溫室效應。研究發現:1.各氣體的溫室效應表現不同,其中以二氧化碳的影響最大,而且濃度越高,溫室效應越明顯。2.溫室模型內在「地表高」、「石地」與「空氣對流」情形下,受光照後較不易降溫。3. 利用「消耗二氧化碳濃度」及「設計屏障遮蔽紅外線」兩項方式都能有效降低模型內的溫室效應。

影響菇類菌絲多醣體生成的培養條件研究

本研究以簡易的天然物或食品(馬鈴薯、阿華田)為培養基,來培養松杉靈芝、鮑魚菇、杏鮑菇、金針菇、松茸菇、白松茸菇、蠔菇、香菇等8種菇類菌絲體,篩選出菌絲體產量較高的菌種:松杉靈芝、蠔菇,並研究影響菌絲多醣體生成的不同培養條件。結果如下:1.不同菇類的菌絲體各有其適合的生長溫度,菌絲體的產量與多醣體的產量,並不成正相關。2.菌絲多醣體的生成受培養基種類、培養溫度、培養基起始pH值、培養天數及培養容器通氣與否影響。3.松杉靈芝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PSB培養基、起始pH6~8、溫度26~30°C、培養13天。4.蠔菇菌絲多醣體生成的較佳培養條件為:含0.3%啤酒酵母之PSB培養基、起始pH5~8、溫度16~20°C。

種子飛機-飛翔果實的構造分析與飛行模擬

飛翔種子、果實的優勢是低翼載,有風就能隨風散播,其主要的飛行模式是旋轉與滑翔。\r 旋轉模式是以增加滯空時間來延長受風吹襲的機會,滑翔模式的優點是散播距離長。研究發\r 現造成旋轉的原因是翼面重量分布不對稱。滑翔類種子、果實的翼載小,展弦比不大,重心\r 不位於形狀中心,而是比較靠近翼前緣,才能產生向前滑翔的力矩。

探討碘仿反應的反應速率定律式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在定溫下,以丙酮進行碘仿反應,探究其反應速率定律式。由我們實驗結果得知丙酮反應級數為0.91544 及0.45459;碘反應級數為-0.02585 和-0.53667;氫氧化鈉反應級數為0.9173。我們發現當MI2I2>0.02M 時,MI2>0.15MNaOH 時,反應級數呈現碘有參予反應速率決定步驟; MI2NaOH時,反應級數呈現零級反應;。

校園螞蟻的形態學和生態學的研究

本實驗是研究校園內螞蟻的形態學和生態學。在本校校園的螞蟻中,我們鑑定其種類,共發現16 種螞蟻,分類關係為五個亞科、十三個屬。在螞蟻的形態學方面,我們找到各種大小差異很大的螞蟻; 研究螞蟻生活史中各階段的成員,有些種類的蛹有絲包圍成繭; 有些種類有兵蟻形態; 也看到多蟻后; 螞蟻的築巢有士壤內、樹木上、也有二者都有、建築物裂縫中; 螞蟻的行為和生存策略發現有七個項目。在生態學方面的內容,我們調查校園中不同生態環境的螞蟻種類; 在樹上活動的螞蟻種類; 在人類活動區或建物內的種類; 並以運動埸草皮區調查螞蟻族群的數量和密度。我們拍攝不少顯微鏡下的螞蟻圖片,做為說明,並統一放置報告最後。本實驗的螞蟻種類鑑定,我們自己鑑定到屬名,種名的鑑定是螞蟻專家林宗岐老師協助完成。

手機電磁波對果蠅生長發育之研究

以果蠅作為實驗對象,果蠅生命週期短、飼養繁殖容易,以其生命週期為主要實驗對象。把裝著果蠅的寶特瓶放在兩支手機中間,然後以同一支手機作為電磁波發射器,另一支為電磁波接收器的方式開始撥打實驗。每天記錄結果,持續記錄十四天。結果發現手機電磁波對果蠅的影響甚大,主要為生命週期的羽化率延後10.6%、死亡率高達18.0%,並且藉各種變因的設計、實驗,提供了電磁波器材使用方式參考,以降低科技對人的傷害。

『先下手為強』……嗎?

一、介紹一個簡單好玩的小遊戲。二、小遊戲進行時,有人先下;有人後下,但先後兩方對下的勝算卻不同!三、研究分析小遊戲先後兩方對下的勝算為何不同?四、根據研究分析小遊戲先後勝算所得的 4 個發現來推算先後兩方對下真正(實際)的勝算!

膜粒通道---蛋膜粒子通道滲透速率之研究

這是一項以蛋膜為對象的研究,並配合化學課及生物課所學的滲透原理。藉由電導度計測量電導度的變化,間接推得濃度以探討粒子經由蛋膜的滲透速率,分別探討不同濃度的電解質溶液、相同陰離子不同陽離子的溶液、及相同陽離子不同陰離子的溶液,並且探討離子溶液受磁場N、S極、不同位置的影響,以及其他粒子溶液通過蛋膜的情形,加以分析討論。一開始使用電導度計測量實驗裝置一號蒸餾水端的電導度變化情形,研究後發現問題,改善成新的實驗裝置二號,確定它的滲透速率情形。再度發現問題,設計實驗三號,測量離子溶液端及蒸餾水端距蛋膜0 cm處的電導度變化情形,企圖了解各種離子的蛋膜滲透、擴散與磁場的相關性。

雨過水留痕-防止外牆汙染之設計

雨水與灰塵時常對建築物外牆造成污染,本研究希望設計出防止外牆污染之裝置。首先,為了模擬污染情境,自行設計組裝一套「擬真裝置」,此裝置包含三大部分:雨滴生成器、抿石子試體、灰塵產生器。將抿石子試體以灰塵產生器進行落塵處理後,放置在雨滴生成器下方,實際模擬出雨水與灰塵對外牆造成污染之情境,結果出現「逕流污染」及「飛濺污染」現象。接著,測試各種防止污染的方法,由實驗結果顯示,採用「U型防污設計」將污水導流至排水管,可防止「逕流污染」;採用「60°斜板組件」,可防止「飛濺污染」。最後,我們整合「U型防污設計」及「60°斜板組件」,自行設計組裝的「防污裝置」可有效防止「逕流污染」與「飛濺污染」。